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Feb.2005,Volume2,No.2(SerialNo.3)美中教育評論US-ChinaEducationReview,ISSN1548-6613,USA1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齐学红**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学校德育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认为这样一种模式化研究反映了人类思维“简化”的陋习,以及学科化的研究取向,不利于深入揭示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学的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关键词:德育模式;知识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一、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义涵学校德育模式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存在着相对独立于一般学科教学的进行德育的特有的内容、方法体系以及价值体系。它体现为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课程体系(如思想品德课),以学校书记、教育处、党团少先队组织、班主任等组成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化组织,以灌输、训导、言传身教等为特征的方法体系,以及以德育为首,渗透各科教学中的教育性原则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学校德育模式这一社会事实。社会学作为一门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科学,重在揭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学校德育模式是如何被建构成今天的社会事实的。作为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首先是要对“模式”本身进行研究:为什么会有“德育模式”的存在?德育模式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模式研究”?即对模式研*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02-0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主持人:吴康宁,齐学红。项目批准号:02JAZJD880013**齐学红,南师大教科院教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通讯地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邮编:210097;电话:025-86272496、85279377;E-mail:qxuehong@sina.com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2究本身做元研究和元认知的分析与批判。研究发现,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存在着以下两个弊端:第一、模式化取向。在一系列的模式研究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人类思维的“简化”的陋习1: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程式化,而模式化本身是有违于人类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的做法,尤其是对于像人类的道德生活这样极富人文色彩的研究领域,一旦把德育从具体而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来进行简单的纯学理的分析,它就变成了毫无生命力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说教,而且还会导致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盲目崇拜(如“知识即美德”)。如果把所谓的道德知识神秘化,绝对化,科学就变成了“科学迷信”,以及对于学校德育功能的盲目乐观。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品德现状以及大量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不断证明:这样一种盲目乐观是令人担忧的,而目前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当下德育现实的严峻性显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觉。第二、科学主义取向。我们过分强调了学校德育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性,这恰恰违背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逻辑,即道德主要是体现在人类对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它具有日常性、生活化、情境化、片断化、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同人类其他的认识活动相比,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不存在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孤立的德育。除了我们一味强调的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之外,学校德育模式被建构成为今天的社会现实,还源于学科的制度化以及知识的生产方式,只有作为学科存在的学校德育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学校德育在它的制度化生存过程中,无疑已远离了人类道德生活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异化的手段。作为学科与知识分类体系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隐含着这样一些命题:道德同知识一样是可教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学校不仅可以习得知识,同样也可以习得美德;以及教师作为道德权威与知识权威的合理性问题等。我们质疑学校德育与德育模式存1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著.走出思维的误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3在的合理性问题,其实是在质疑学校教育以及学校道德生活的合理性,质疑传统学校教育的两大职能——传道与授业。同时也是在质疑教师的两种权威——知识权威与道德权威的合理性。作为学科分类体系的德育学与学校的道德实践似乎是两条路上跑的马车,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内在逻辑。如作为学科的德育学按照科学的逻辑,在做着从目的、内容到方法、途经的构建,而学校的德育实践则遵循着实践内在的逻辑,作为德育实践主体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无不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已有的德育理论作着某种程度的剪裁与删减。正是这些实践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才筑就了今天的德育现实。着眼于学校德育模式的实然状态的科学研究,必须兼顾德育学的理论状态和德育实践两个层面。随着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角色的转变,作为为道德立法的德育学,其学科合理性的问题同样也面临着挑战。二、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前提性质疑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与以往德育研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理论上的批判色彩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实证性。从理论批判的角度,首先要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进行质疑:如,道德是否可教?道德认识如何转化为道德实践?儿童是否有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儿童能在多大程度上自我决定?道德是否可以不教而能?它同一般的认识活动有何区别?道德如何习得?人如何能够过有道德的生活?以及对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的审视:从能否教,到如何教?是直接地教(传递美德,知识)还是间接地教(实践者的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学校德育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问题:区分哪些是学校德育应该做而没有做好的,哪些是学校德育不应该做的,即使做,也是没有效果或适得其反的?有关的学校德育研究揭示出,学校德育存在着以下几点悖论:(1)德育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似乎要遵循反道德、反教育的原则进行。(3)德育原则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距离,好的德育并不能保证学生选择某种行为。(4)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使价值观的抉择与推行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4学校德育的三种困惑:(1)何谓正确的道德观?(2)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立德育的目标。(3)在德育实践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2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对学校教育以及德育的研究,发生了如下的变化:从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变为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从对“道德是否可教”的追问变为对“谁的道德”的追问。道德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统治者的道德与作为被压迫者的道德肯定不是一种道德。学校德育从“教会服从(顺从)”转变到了“教会选择”3。同时对于“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理论界在认识上无疑发生了质的转变。学校道德生活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人为的生活,是一个人类有意识地营造的,并被认为有利于年轻一代成长的学校小社会,而一个对学校生活适应良好的人未必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学校培养的人未必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若果真如此,学校德育的合理性何在?学校应该使学生形成怎样的品质?如何能够确定这是好的品质?谁有权利、有能力为未来社会立言,为一个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德育如何能够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德育如何能够从外在的价值诉求转化为行为者内在的需要?“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如何可能?学校德育存在的另一个前提性的假设是,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世界:即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儿童世界被作为一个预备的成人世界,儿童是“小大人”,他们与成人没有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个“未成年人”,成人世界完全可以为他决定一切,而这样一个前提性假设已受到来自现实世界的严峻挑战。人们发现,儿童完全不同于成人,而成年人对现在的儿童在某种程度上也知之甚少。于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最初三年里,实际上发现了三种新型人类”,其中之一,是“由P.Aries的《儿童的世纪》发现的儿童”4。作为2张人杰.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J].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2(12)3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思考[J].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9(3)4贺晓星.作为志业的教育社会学——也谈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使命[C]教育社会学2004年学术年会上的论文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5这样一个成人未知的世界,它的游戏规则与成人世界有何不同?儿童有没有道德行为能力?他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另外,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还面临着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问题,如中国传统的美德如何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赋予传统美德以新的内涵?道德有没有一个限度?如诚实,善良,信任,孝敬老人等。如果有,这个度如何把握?如,孩子撒谎是不是绝对不允许的?大人会不会撒谎?我们教育孩子必须做的,是否自己也如此去做?作为教者,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有无必要言行一致?如果言行不一,何以教人?我们要求学生做的,自己是否确定无疑等。因此,学校德育的问题是一个人类的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作为一项指向未来的,培养未来社会一代新人的事业,其困难在于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决定了文化的传承不再是按照前喻文化一条路径。在信息化社会里,文化的多元、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决定了新生代受到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向下一代学习将成为一种文化传递的新形式和师生关系的新内涵,“闻道在先”不再成为教师职业合法化的主要理由。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三、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结构性分析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为制度层面的学校德育模式进行分析,重在揭示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如何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发挥作用的;主要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从微观层面研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实践,特别是班级作为社会体系,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功能,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中的德育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研究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制约机制,如文化传统,社会控制,学校、家庭与社区的相互关系等。在这里,我们把学校德育界定为一种实践活动,它不是一种道德的说教,而是体现为师生之间的道德践行。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6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就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结构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制度层面的“规范”和“组织”,即作为社会控制手段之一的学校德育,如何发挥对师生的控制作用。分析以学校书记、教育处、少先队、班主任等组成的德育管理系统,以德育大纲、教科书、思品课为载体的教学系统,以及以各种活动为主的组织系统构成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内在运行机制。在强调外在制度对人的控制与规训的同时,也要看到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人对于制度、规范、道德的需要。个人与社会应该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客观存在。有关的研究已经针对学校德育对学生的控制进行了深刻揭示,例如:“单极统治”——学校生活的控制性5,即有形的控制与无形的控制。军训——控制意识的无意识流露。有形的控制包括通过制度与纪律对时间、身体和资源等方面进行控制。时间控制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时间表对儿童生活进行划分和编程。身体控制包括对服装、群体组合、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控制。对身体控制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分班、分组,甚至是安排座位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组合,并划定活动空间。无形的控制是指控制的形式是无形的,但控制本身则是实实在在的。制造紧张的生活气氛是无形控制的一种。紧张气氛的制造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考试,一种是通过匿名的监视与“间谍”的培养来制造紧张气氛。本项研究试图从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对学校德育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批判。第二、非制度层面的人际互动关系研究。如在班级中教师如何界定、执行班级纪律,师生如何发生互动关系等。主要是对实践层面的德育实施过程的动态分析。分析直接的德育过程与作为一种影响的间接的德育。分析隐含在人际互动中的控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