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微机监测曲线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时间特性1、T2-T1=1DQJ吸起时间+2DQJ转极时间≤0.3s2、T3-T2≤0.05sZD6电机上电时间3、T4-T1≤0.6s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动作时间。4、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变,一般取T4~T7间的平均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5、T8-T7≤0.25s尖轨密贴至道岔锁闭的时间,其电流值对应道岔的密贴力6、T9-T8≤0.05sZD6完成机械锁闭,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断开电路的转换时间7、T10-T9=1DQJ缓放时间≥0.4s曲线各段的含义1、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值过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2、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造成解脱困难。3、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段为一大半径,方向朝下的弧,谷底值与T4-T5或T6-T7段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4A,若大于则说明工务尖轨有转换障碍(根部阻力、滑床板缺油、尖轨吊板等)。4、T4-T7段平均值为转辙机工作电流。曲线应平滑,若电流幅值上下抖动则有如下可能:滑床板凹凸不平、炭刷与整流子面接触不良或有污垢、电机有匝间短路。T4-T7段曲线若有大量的回零点,则为电机转子断线。5、T7-T8段为锁闭电流,一般高于T6-T7段,但不应高出0.25A以上,若有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当道岔进行四毫米试验时,在T8后有一串逐渐下滑的波动段,波峰与波谷间的电流之差不应大于0.35A,若大于则为磨擦带不良。6、T9-T10段为1DQJ缓放时间多动道岔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1、正常曲线2、典型的异常曲线A、启动延迟曲线:特点是启动前有一段时间(大约是零点几秒)道岔动作电流为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启动电路中的某一个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或继电器本身不良造成3-102、异常曲线C、锁闭电流超标曲线特点道岔锁闭电流增大产生原因:道岔调整过紧,齿条块缺油等多种原因。处理方法:密贴调整,注油等。2、异常曲线D、动作电流不平滑曲线特点动作电流呈锯齿状,不平滑产生原因:(1)电机碳刷与转换器面不是圆心弧面接触,只有部分接触,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环火。(2)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机换向器面清扫不良。(3)滑床板清扫不良。2、异常曲线E、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过小曲线特点动作电流曲线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内,道岔不能锁闭,转换过程超时产生原因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特点动作电流曲线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内,道岔不能锁闭,转换过程超时产生原因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2、异常曲线F启动电路断线曲线2、异常曲线特点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产生原因一是动作电流过小或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1DQJ继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继电器保持不住。G道岔动作电流过小或1DQJ不良曲线H转辙机定转子混线曲线2、异常曲线H转辙机定转子混线曲线2、异常曲线从下图可以判断为双动道岔的第二动产生抱死曲线。卸下电机后,用手摇把摇,能摇动,说明为电机抱死;摇不动,是减速器抱死。二、轨道电压曲线分析1、分路不良曲线:当轨道区段有车占用时,轨道电压出现不同幅度的不正常的波动,有时会突破分路上限。多见于雨后或长期不走车的轨道电路区段。2、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电压曲线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一般多见于轨道电路扼流变压器不良、分割绝缘不良、道岔安装装置绝缘不良、轨道电路限流电阻簧片接触不良、轨端接续线、跳线塞钉或连接螺丝接触不良等,这些都会造成轨道电路电压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和曲线波动:3、电气化接触网停电作业时,往钢轨上挂临时地线造成轨道电路电压时高时低、曲线异常波动4、接收器不良曲线接收器不良轨道电路曲线有时可能没有变化,但有时也能够导致轨道电压较大幅度的升高或下降:5、一送双受轨道电路区段受端电阻短路造成的故障曲线当DG轨道受端电阻短路时,造成本区段轨道电压升高。同时,DG1轨道电压略有下降6、轨道电路区段严重漏泄曲线7、室外轨道变压器抽头端虚接曲线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