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解剖与组织学南通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管怀进眼球眼视路眼附属器第一节眼球外观:近似球形大小:前后径24垂直径23水平径23.5位置:眼眶前部突出度:12~14mm两眼间差2mm重量:7g构成球壁眼内容角膜(1/6)外层(纤维膜)[保护、维形]巩膜(5/6)眼虹膜球中层(葡萄膜)睫状体壁[遮光、营养]脉络膜内层(视网膜)[感光]一、眼球壁角膜外形:稍向前凸的透明盘状组织解剖数据:横椭圆形横:11.5~12mm纵:10.5~11mm前表面曲率半径水平7.8mm垂直7.7mm屈光力+48.8D后表面曲率半径6.8屈光力-6D中央厚0.5~0.57mm周边厚1mm角膜组织学上皮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上皮层厚50-100UM,5-6层细胞组成,与角膜缘上皮及结膜上皮相连续。表层:扁平鳞状上皮细胞,无角化,核小而扁2~3层,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糖原中层:2~3层多边形翼状细胞,体积大基底层:单排圆柱状细胞,半桥粒与前弹力膜粘连紧密,炎症和水肿可使之与基底膜分离再生能力强:在角膜缘存在干细胞感觉敏锐: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丰富上皮层特点前弹力层厚度8-12um,不含细胞非真正弹力膜,属浅基质层的特化部分前弹力层特点对机械损伤及病原微生物抵抗力强损伤后不能再生实质层最厚,占角膜厚度90%,由三种成分构成1、胶原纤维2、角膜细胞3、细胞外基质实质层板层结构特点每层厚1.5~2.5um200~250个板层前面1/3排列稍乱,后部2/3板层排列较为规律同一板层内并行排列不同板层间成直角交叉板层间存在少量游走细胞和固定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后弹力层结构前1/3,厚1~4um,胚胎性后2/3,厚5~15um,无定形,颗粒状纤维交叉处形成六边形结节,间距100nm后弹力层特点弹性大、坚韧阻止细胞和血管通过抵抗自溶内皮层幼儿圆形成立方形,核大胞浆少青年六角形核变小60岁多角形,大小不均,胞核更小数量3.5×105,厚4-5um,宽18-20um细胞间紧密连接,具有泵功能内皮层特点随年龄增加而数量减少幼年:3500-4000成人:1400-2500角膜移植术后1000修复依靠周围细胞的滑行和增大角膜透明性保持与解剖的关系(1)无血管、无色素(2)纤维小板晶格状排列(3)上皮、内皮屏障作用(4)泪膜角膜营养来源1、角膜缘血管网2、房水3、空气角膜的神经支配三叉神经节睫状长神经环状神经丛失去髓鞘分叉上皮下神经丛终末小球临床定义:角巩膜移行区,半透明,宽约1.5-2mm,上下宽内外宽解剖定义:前界为前后弹力层终端的连线;后界为自巩膜突向眼球表面作的垂直线;又以Schwalbe线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后部内表面含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角膜缘角膜缘角膜缘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多达10层,增生形成放射状排列的Vogt栅栏栅栏作用:增加基底细胞面积,有利吸取营养,从而有利细胞再生基底细胞层含有干细胞外观:瓷白色解剖数据:巩膜厚度:0.3~1mm前接角膜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巩膜筛板最薄处:巩膜筛板,直肌附着处、角巩缘最厚处:视神经周围外被:眼球筋膜巩膜巩膜的组织结构巩膜上层:纤维组织松弛,血管丰富实质层:结缔组织/弹力纤维,紧密,血管少近角膜处环形排列,其它部位与眼子午线同巩膜内层(棕黑层):弹力纤维多于基质层,棕色,与脉络膜外表面存在潜在腔隙,即脉络膜上腔血供直肌附着点以前:睫状前动脉形成的表层巩膜血管网直肌附着点以后:睫状后短动脉和长动脉分支供应神经支配:睫状神经分支巩膜的血液应和神经支配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虹膜外观:富含色素(棕色)的圆盘状膜解剖标志:瞳孔位于虹膜的中央,2.5~4mm,大小可变,并非居中虹膜卷缩轮:距瞳孔缘1.5mm虹膜根部:与睫状体连接处,很薄,易离断虹膜纹理:表面不平的皱褶和隐窝虹膜组织学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瞳孔括约肌,位于瞳孔缘部色素上皮层:瞳孔开大肌内界膜:视网膜的虹膜部,为两层上皮细胞所组成,前层扁平梭形,后层多边立方形虹膜生理特点瞳孔,调节入光量富含血管,渗出性炎症富含神经,炎症致痛矢状面呈三角形宽约6mm的环状组织前接虹膜很部,后移行于脉络膜,是葡萄膜的间部分,外侧与巩膜毗邻,内侧环绕晶状体赤道部,面向后房及玻璃状体睫状冠(1/3)(2mm)前部肥厚部,其内侧表面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睫状环(2/3)(4mm)后部扁平部锯齿缘为界,移行于脉络膜。从睫状体至晶状体赤道部有纤细的晶状体悬韧带与晶状体联系,血管少,压力低。睫状体睫状体组织学结构睫状肌:纵形房水排出放射状房水排出环形调节睫状体组织学结构实质层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基底部含虹膜动脉大环。睫状上皮层外层色素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延续;内层无色素上皮,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延续,分泌房水。两层连接牢固。生理特点1、生成房水:营养、眼压2、调节位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的富含血管和色素的组织,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锯齿缘:虹膜与脉络膜交界处分层: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玻璃膜脉络膜脉络膜生理特点1、暗房作用2、营养视网膜外五层3、血液丰富易发生炎症或感染前接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位于眼球内表面的一层透明组织,外邻脉络膜,内含玻璃体。解剖标志:视乳头:纵椭圆形,淡红色,1.5mm黄斑:视乳头颞侧缘3mm处,约1~3mm,色素较多视网膜组织学RPE层光感受器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最外层,单层六角形细胞,核位于基底,充满色素颗粒,顶部有很多微绒毛伸入光感受器,色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参与血视网膜屏障的构成;与神经上皮层有潜在腔隙。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吸收光线储存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吞嗜视细胞外节膜盘视网膜光感受器层——视杆细胞分布:1.25亿个,距中心凹0.13mm处出现,距中心凹5-6mm处最多,往周边渐次减少结构:分内外两节,外节呈圆柱状,由600-1000个扁平膜盘堆叠而成,膜盘内有微小颗粒,内含视紫红质;膜盘与外部胞膜不相连;脱落后由色素上皮吞嗜视网膜光感受器层——视锥细胞分布:主要位于黄斑部,距中心凹10度始迅速减少,周边部很少结构:分内外两节,外节呈圆锥状,较短;膜盘不含视紫红质而含视紫蓝质;膜盘与外部胞膜相连;外节不被色素上皮吞噬视网膜外界膜:邻近的光感受器与Muller细胞结合形成,不是真正的膜。外核层:杆、锥细胞的胞核构成杆细胞核小,圆或椭圆形锥细胞核大,椭圆形于中心凹处最厚,约10层视网膜外丛状层:光感受器轴突与双极细胞轴突构成,亦有水平细胞Müller细胞的突起黄斑处最厚,周边最薄视网膜内核层水平细胞:内侧,横向中间神经元双极细胞:中间,主要成分,二级神经元Müller细胞:穿插细胞间,支持、营养、绝缘作用无长突细胞:外侧,无轴突,横向中间神经元视网膜内丛状层双极细胞轴突与神经节细胞轴突构成神经节细胞层节细胞胞体构成。周边大细胞;黄斑小细胞;中心凹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节细胞的轴突,含Müller纤维、胶质细胞、视网膜血管;视盘周围最厚,周边薄;黄斑与鼻侧纤维直达视盘,颞侧绕过黄斑达视盘。内界膜:盘无细胞性膜,Müller纤维止于玻璃体后界膜所致,厚1-2um生理特点:1、视乳头没有视细胞、无视觉、生理盲点2、视细胞视杆细胞:弱光(暗视觉)视锥细胞:强光(明视觉)色觉3、黄斑视细胞密集,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为视觉最敏锐处视网膜4、视色素视蛋白+VitA视杆细胞——视紫红质视锥细胞——视紫蓝质、视紫质、视青质——红锥、绿锥、蓝锥5、光感觉器电位:Na+内流减少,细胞膜超极化6、RPE:(1)吞噬外节盘膜;(2)转运VitA;(3)传递营养;(4)血-视网膜外屏障7、信息传递:三级神经元二、眼的内容物(一)前房与后房前房:角膜后面、虹膜和瞳孔区晶体前面容积0.2ml轴深2.5~3mm,周边浅1/2CT后房:虹膜后面、晶体及其悬韧带前面的环形间隙,容积0.06ml前房角位置:角膜缘后面和虹膜根部前面结构:小梁网Schlemm管小梁网切面三角形,尖端与后弹力层相近基底部向后与巩膜突相接前部3-5层,后部15-20层分为角巩膜部,葡萄膜部,近小管结缔组织小梁薄片是其基本单位小梁孔眼12-20um小梁网的神经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睫状神经丛和睫状体上腔神经丛Schlemm管管径:350-500um周长:36mm管腔内壁为单层内皮细胞10um外集合管25-35条房水静脉无血细胞蛋白含量低(1/200)的水样液体(来自血液)房水循环功能:营养、维持眼压房水性状(二)晶状体外形:双凸透镜位置: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状体碟状凹内,借伏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以固定位置曲率:前9-10毫米;后5.5-6毫米直径:约9—10毫米厚度:厚约4--5毫米组织学构成晶状体囊膜:赤道部最厚23um,后极部最薄4um前囊下有一层立方上皮细胞,而后囊下上皮细胞缺如.晶状体上皮:终生保持增生能力晶状体纤维:由赤道部上皮细胞增生所致,向前向后伸展,其前后止端组成“Y”字形或V形缝合线。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增生,形成晶状体皮质层,旧的纤维被挤向中心,形成晶状体核。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核呈黄色,老年人黄色加深,甚至呈淡棕色或深棕色。晶状体生化成分晶状体含水约65%,蛋白约为35%,其中大部分为可溶于水的白蛋白,少部分为不溶于水的类蛋白。少量类脂质、糖类、维生索c及无机盐类。随年龄的增长不溶于水的类蛋白及胆固酵、钙、磷等有所增加,而对细胞呼吸起主要作用的半胱氨酸则逐渐减少。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房水,通过晶状体囊扩散和渗透作用,吸取营养排泻代谢产物。房水若发生病理改变,常影响到晶状体的代谢。谷胱甘肽、维生素c、核黄素等对晶状体代谢有重要作用,若减少,可导致晶状体代谢障碍。晶状体悬韧带连接晶状体赤道部和睫状体的组织。三个起点:1、起自睫状突,附着于晶状体赤道部后囊上2、起自睫状体平坦部。在其向前伸展过程中,与一部分睫状突相接触,然后轻度转弯,与起自睫优实的部分相交叉,而附着于晶状体赤道部的前囊上。3、起自锯齿缘,与玻璃状体前界膜接触,止于晶状体赤道部的后囊。晶状体生理特点屈光19D调节玻璃体结构透明的胶质体,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眼球腔内碟状凹:容纳晶状体,在儿童及青年人与晶状体附着颇紧,至老年变得容易分离,因此在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意义。玻璃状体周边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称玻璃体皮质;其间以视神经周围和锯齿缘前2毫米处结合最为紧密,称玻璃体基底部。Clouquet管:中央部可见密度较低的狭长管道,两端分别与晶状体和视乳头相连。在胚胎期间,此管内有玻璃样动脉通过,出生前完全消失,但有时于晶状体后或视乳头前可见此种动脉的遗迹。玻璃体Cloquet管玻璃体生化成分玻璃体99%为水,其余成分为胶原及透明质酸,另有微量盐类。透明质酸:具有粘性及高度透明性,能与大60倍的水结合,因它在外围含量较高,故玻璃体周围比中央浓稠,称为玻璃体皮质。玻璃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脉络膜、睫状体和房水,本身代谢作用极弱,无再生能力,损失后留下的空间则由房水填充。玻璃体生理功能屈光作用支撑视网膜的内面,使之与色素上皮层紧贴减震第二节眼眶及眼的附属器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一、眼眶眶骨构成:腭骨、蝶骨、筛骨、额骨、颧骨、泪骨、上颌骨眶腔特征:四边棱锥形,尖向后与颅内相通,开口对外;容积25~28ml;眶深4-5cm;内外侧壁交角45度眼眶四壁眶上壁:眶内侧壁:眶下壁:眶外侧壁:眼眶三孔眶上孔眶下孔视神经孔眼眶二裂眶上裂眶上壁与眶外壁碟骨大小翼构成通过Ⅲ、Ⅳ、Ⅴ1、Ⅵ、眼上V、脑膜中A眶支眶下裂眶下壁与眶外壁通过眼下V眶下神经、眶下AV眼眶二窝泪腺窝:眶上壁外侧方的宽大凹馅泪囊窝:上颌骨和泪骨形成二、眼睑上下睑、睑缘、内外眦、睑裂、泪阜、睫毛、睑缘的前唇与后唇、灰线、泪小点眼睑解剖眼睑分上睑和下睑,覆盖眼球前面,有保护眼球,防止外伤和干燥的功能上下两睑间的缝隙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