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推拿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临床医学院《推拿学》教研室沈国权概念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使周围的软组织受害所引起的症候群,轻者只影响肩颈部肌肉,严重者可影响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颈椎病还可通过间接的途径影响身体的其它气管和组织,引起所谓的“颈椎相关性疾病”,症情更为复杂多变。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颈椎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概念病因病理颈椎病的内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椎间盘厚度的缩窄,使得连接颈椎活动节段两骨性结构间的韧带组织出现相对的“过长”。病因病理韧带连接结构的相对“过长”会导致另外两种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一是颈椎骨质的增生,其二是活动阶段内在稳定性的下降,病因病理骨质增生减少了椎间孔、椎管的有效空间容积,而颈椎功能活动节段因稳定性下降又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及继发的炎症反应。肿胀的软组织与增生的骨质共同形成所谓的“混合性突起物”,使已经降低的椎间孔、椎管容积与内容物之间脆弱的平衡进一步破坏,产生对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机械压迫和化学性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临床症状的发生。病因病理病因病理颈椎X线片(1)病因病理颈椎X线片(2)颈椎X线片(3)病因病理颈椎病的外因有颈部外伤、慢性应力性劳损及不良气候条件如风寒湿对颈部微环境的影响等。肌肉、韧带作为脊柱的运动和稳定性装置,与脊柱的退行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双向性因果关系。病因病理病因病理神经组织的刺激而产生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链。退行性变化导致肌肉、韧带在椎骨上附着结构的自发性损伤;肌肉、韧带组织的外在损伤,必然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及力学平衡肌肉、韧带组织的损伤,又能引起继发的微血管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严重的疼痛和肌痉挛病因病理病因病理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职业人员不良的微气候环境如风、寒、湿则通过颈部的微血管反应及使颈部肌肉处于加紧收缩而影响颈椎的内环境稳定。中年之人,天癸渐竭,肝肾精血亏虚,筋骨失其濡养,筋不能束骨,骨不能张筋,关节不利,以致颈项强直,屈伸不利,且容易发生“骨错缝、筋出槽”病理现象,以致影响颈部经络气血的运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病因病理示意图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椎间盘处于退变的早期阶段,可有纤维环结构的部分破坏、椎间盘组织的轻度膨出及椎骨骨质的轻度增生,尚未构成对神经、血管组织的实质性压迫,但可刺激分布于其间的椎窦神经感觉纤维。后者则向中枢发放传入冲动,经脊髓节段反射及近节段反射的的途径,致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域的肌紧张性疼痛。颈型颈椎病同时,由于颈椎稳定性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易由过度运动而造成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活动节段错位。肩胛骨内缘肌肉附着处酸痛的感觉,颈部易于疲劳;颈型颈椎病出现“落枕”的频繁发作;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张力明显增高,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大小圆肌处往往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时,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颈型颈椎病X线检查并不与患者的症状完全平行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由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的软组织共同形成混合性的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典型的放射性神经痛。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椎骨错缝与神经根的伤害往往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错位椎骨使一侧椎间孔及神经根管的内径减少小,进一步加剧了其减少的容积与内容物体积之间的矛盾,引起临床症状的急性发作。神经根型颈椎病突出的表现为向上肢传导的放射痛。放射性神经痛往往呈急性发作,或在慢性疼痛的基础上急剧加重的特点。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肤在急性期可能出现痛觉的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的减退;所支配的肌肉则往往出现肌力的减弱,但明显肌肉萎缩者罕见。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活动范围减小,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的运动范围,出现更为明显的限制。特殊检查中,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扣顶实验和椎间孔挤压实验使椎间孔上下径进一步减小而引起上肢放射痛加剧,呈阳性反应;颈椎拔伸实验则因扩大了椎间孔上下径的尺度而使放射痛减轻,亦呈阳性反应。有时可见患肢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示意图表现为两下肢的波浪型、进行型麻木和运动障碍。患者感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笨拙,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上肢症状不典型,主要为沉重无力,根性痛并不多见。脊髓型颈椎病检体见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膝、踝反射亢进,可见到髌阵挛及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障碍不平衡,一般是痛、温觉感觉障碍明显而触觉障碍较轻或正常,下肢感觉障碍较重而躯干部感觉障碍较轻。X线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赘和(或)出现椎体沿后关节突斜面向后下方滑脱,但确定是否存在颈脊髓的机械压迫需依靠CT或MRI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的病理特点是因椎间盘退变及上位颈椎错位、横突孔骨性非连续管道扭转而引起椎动脉扭曲,或因椎体后外缘、钩突的骨质增生而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因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导致动脉终末支痉挛,使脑干、小脑、大脑枕叶等椎动脉供血区缺血。解剖示意图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①因椎动脉长期供血不足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的眩晕②因椎动脉供血短暂的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的发作往往和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视力降低。临床表现脑超(TCD)可透过颅骨而检测椎动脉颅内分支的血流状态,理论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椎动脉造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由于增生的骨赘、痉挛的椎前肌群及炎症介质刺激了颈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交感神经紧张性的异常增高或抑制,出现身体上象限区域内腺体、血管、内脏功能活动的失调解剖示意图慢性头痛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最突出的症状。头痛往往呈持续性,主要出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影响到眼睛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房水的分泌受到的抑制,眼压下降,患者往往出现眼珠疼痛,伴恶心、呕吐,临床表现累及咽喉、食道粘膜时,可产生咽喉不适、干渴和异物感、嗳气等症。干扰心脏交感紧张性时,可引起所谓的“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感到胸前区憋闷,心悸怔仲;心电图检查有窦性心率不齐,室性早博,陈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导致全身性交感紧张时,可引起颈性高血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颈椎病常见有以下证型:(1)椎骨错缝型呈突然发作或突然加重,颈部摸诊可触及棘突、横突的偏凸,并有压痛,X光正位片显示该病变颈椎骨旋转倾斜的改变。(2)气滞血瘀型颈项疼痛剧烈,可向上放射到枕顶部向下放射到臂、指,颈部肌肉紧张,病变节段椎间隙摸诊有肿胀感,并可引出枕顶部或上肢的放射性神经痛。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3)风寒外袭型颈项疼痛僵硬,牵及臂指,头痛头重,畏寒,每遇天气变寒而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浮紧。(4)痰瘀交阻型颈项疼痛,头晕目眩,沉重如裹;心悸,恶心,倦怠乏力嗜睡;咽部哽塞不利,咳喘痰多,胸闷胁胀,胃脘胀满,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5)肝肾亏虚型颈项酸痛,腰膝酸软,头目昏沉,耳目失聪。偏于阳虚者面色桄白,肢体不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迟。偏于阴虚者面色潮红,舌红少苔有裂痕,脉沉细数。(6)督阳不通型下肢痿软,筋脉拘急,步履浪跄,甚则卧床不起;腰膝酸软,两便艰难,性功能障碍。舌质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诊断要点颈型颈椎病1.反复出现“落枕”现象。2.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3.排除颈肩软组织风湿及颈椎损伤。4.颈椎平片可见退行性变化。神经根颈椎病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3.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4.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脊髓型颈椎病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出现脊髓长传导束受压的症状体征。3.脊髓损伤的平面不易确定,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呈不完全性。4.脊髓损害症状呈波浪型逐渐发展和短暂缓解的趋势。5.X光平片显示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6.CT、MRI片显示脊髓受骨赘及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压迫。7.排除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椎动脉型颈椎病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3.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头颈的位置有关。4.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5.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的病变。6.X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有慢性头痛史。3.出现上象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4.排除器官的器质性病变。5.X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鉴别诊断1.颈型颈椎病引起的肩胛骨内上角及内侧缘酸痛及皮下肿胀感容易与局部软组织本身的损伤或劳损相混淆。2.神经根颈椎病的颈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与胸口出口综合征引起的放射性疼痛相似。3.脊髓型颈椎病缓慢进展的下肢运动障碍和深感觉障碍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相鉴别。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症状容易与内耳眩晕相混淆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须与其它脏器的本身疾病相鉴别。辨证施治推拿治疗原则:放松紧张肌肉,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有效空间,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态应力平衡。手法上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主;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结合,而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推拿治疗1.颈椎常规操作2.颈椎拔伸法拉开椎间隙,纠正微小错位和扭曲的椎动脉。3.颈椎调整手法(1)颈椎调整手法作用机理前伸运动后伸运动示意图旋转运动侧屈运动颈椎旋转手法的现代进展斜扳法冯天有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拔伸下旋转定位扳法上颈椎短杠杆旋转微调手法颈椎侧屈手法现代进展颈椎侧屈扳法下颈椎短杠杆侧屈微调手法3.整理手法辨证加减颈型颈椎病若常规操作后患者的肩胛骨内上角或内侧缘仍感到酸痛牵紧,为椎间盘退变后膨出的纤维环组织刺激椎窦神经感觉纤维,引起肩胛提肌及斜方肌反射性紧张所致。可从病变节段所在的横突后结节开始,以轻柔的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循序逐渐向下推移到主观酸痛所在,使该紧张肌纤维松弛,即可阻断肌紧张—疼痛—肌紧张病理循环链,使症状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注意用手法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和椎管内外的软组织炎性肿胀,消除因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继发性颈神经炎。解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主要是为神经根所在的内环境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尺度,可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或特殊的颈椎整复手法来实现之再以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揉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序推移,以消除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神经干炎性反应和由运动神经受刺激、肌肉反射性紧张引起的应力性筋膜劳损,并对椎管内的损伤性炎症的消散起到促进作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性颈椎病患者慎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①根据临床观察,多数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存在第三颈椎以上的椎骨错缝。对于该一类患者,应用拔伸下微调手法或特殊的颈椎调整手法后,其眩晕症状可即刻出现减轻或消失。②如果体检中未发现上部颈椎的错位,但患者同时具有枕部疼痛,临床检查中也发现其枕下诸小肌群存在明显的痉挛和压痛,则可能是由于枕下肌群的高度紧张压迫了从中穿过的椎动脉枕下段,可在强化常规操作的第二步,并在常规操作以后仿寰枕关节按压整复手法多次推冲枕后隆突,以抑制枕下肌群的持续痉挛③如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