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海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研究作者:李宁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倩.LiQian欧盟信息产业特点及竞争力分析-中国信息导报2007,(10)欧盟信息产业在世界中占据重要位置,产业规模约占全球1/5.欧盟通过制定整体政策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值得关注的特点.欧盟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在各细分行业中也各有不同,计算机和套装软件是最主要的产业弱势,其他领域优势突出.面对挑战,欧盟的ICT企业需要更加认识到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并且融入其中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2.学位论文周飞中国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004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随着信息产业自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演进而逐步积累,其形成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对信息产业竞争优势的定量化描述.科学界定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对于研究信息产业发展规律和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产业竞争战略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确定该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对信息产业的内涵、信息产业竞争力概念以及评价方法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决定信息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并通过深入分析这三个层面,构建了较为客观的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模型.同时对中国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和比较分析,进而为准确把握中国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制定合理的信息产业发展策略与措施提供了依据.3.期刊论文张可为.ZHANGKewei交通信息产业的维度审视-交通与计算机2008,26(2)提出了以现阶段中国交通信息产业为对象的六维度分析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产业竞争力分析、经济学分析印证了六维度评价体系的价值,以RCA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对中国交通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六维度的分析,为该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4.学位论文谢强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2008成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是中国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信息产业在四川和成都发展基础良好,具有辐射中西部地区巨大市场的优势,被同时确立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一号工程”。成都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代表性城市相比较,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还是国家批准的成渝经济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唯一的“重点开发区”,同时,成都市也是国家批准的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此,研究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不仅可以以成都市为案例,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特殊规律性,而且有助于探索和揭示在当代中国怎样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一般规律性。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竞争力。本文以国际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对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有关理论的研究,在剖析成都信息产业构成、研究成都信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动态产业理论模型,对成都信息产业做了初步评价。通过对成都市的系统评价,本文得出:在宏观层面,成都市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优良的大环境。国家日益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给成都推进信息产业带来契机。但是,在中观层面,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竞争力与东部相比较仍然有一定差距,与国际先进城市比较,差距更大。在微观层面,成都市的企业在规模上具有带动整体信息产业发展的企业还为数不多,集团企业比重不大,企业的合力效应不强,规模经济效益不算理想。小企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生产经营粗放,企业间低水平、无序的价格竞争仍然存在。同时,在企业自身发展投入上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基础设施层面,成都地区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不够完善、区位条件优势不明显。同时,信息人才结构不够理想,高端人才匮乏。在对成都自身评价基础上,本文选择具有一定比较意义的城市进行横向竞争力的对比,找出差距,这对于透彻分析成都信息产业现存问题、提出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可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拥有四大区域性信息产业集群:珠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长三角信息产业集群、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其中上海是长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的龙头,深圳是珠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而成都是中西部产业集群的代表,所以上海、深圳两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对于成都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对成都、上海及深圳这三个城市的信息产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并找到具体差距十分必要。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模糊的、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概念范畴,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模型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从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文运用AHP方法,对上海、深圳、成都三个城市的信息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相比较上海和深圳,成都发展信息产业发展程度不够深入,在产业规模、集群规模、金融支持、人才吸引、研发投入,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差距,竞争力偏弱。结合成都市的系统评价和与上海、深圳两个城市的横向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成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首先,制度创新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制度创新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其它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智力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对内部创造激励制度。因此,信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其他产业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竞争、纠纷及保护问题;加之该行业具有技术创新周期短、投入大、依赖智力资源强等特点,决定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政府有制度保障层面的长远谋划,积极谋求制度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政府职能,吸引高素质IT人才;本文认为应从人才培养与吸引、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信息产业政策改进等方面进行入手,保障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产业园区是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载体。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能够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产业园区是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是推进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优势显现,已经形成五个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为进一步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加速一流产业园区的实现:强化高新技术园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突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差异化发展。第三,推广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正在引起社会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产业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决定信息产业的成长和结构变迁。市场需求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出新的课题。推进信息化应用,才能够带动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信息产业是高固定成本(如高研发成本)行业,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需求的规模,规模的扩大可使生产者获得较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文章对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及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剖析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同时,结合成都市自身信息化特征,本文认为对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娱乐、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旅游业信息化等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实现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第四,通过招商引资与对外合作,融入全球信息化产业网络。全球化和信息化都是本世纪的关键词,电子信息行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信息产业有极强的内外部渗透力。信息产业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靠内部生产过程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竞争,而是作为整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竞争。因此,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勇于跻身国际竞争,融入全球信息产业链,大力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对外贸易,通过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和资金,为成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一个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大势所趋,也是契机所在。本论文在学习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产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存在的,都是同特定区域经济内客观配套条件相依相存的,都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产业系统中存在的。文章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视角,着眼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是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城市经济学融合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创新。第二,本文特别选定四川省成都市来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针对成都市这一特定经济体的特定产业竞争力的系统研究方面,论文选择了研究成都信息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成都信息产业现状、成都信息产业六大领域市场以及成都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这一研究视角具有探索创新意义。论文通过对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及园区建设、信息应用和对外开放的理论探索,提出了符合成都现阶段实际的、有利于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第三,本文发现中国多数产业集群只是在产业园区实现了空间上的物理聚集,而缺乏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企业之间的互动。因此,本文对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重视了“四个结合”,即产业(产业链)—产品—企业的结合,产业(产业链)—高新技术园区—企业的结合,产业(产业链)—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的结合,产业(产业链)—资金—筹融资渠道的结合等,这四个结合,贯穿本文的体系结构及分章论述中。第四,本文在对产业园区实行监管的政府部门的职能描述和分析中,发现它们在监管职能的划分上有诸多的重复与遗漏,提出了在推进信息产业竞争力中的“大部门制”管理思路,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并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为例对这种整合思路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本文力求科学严谨,但由于研究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从而使论文的研究存在以下局限:第一,本文力求将理论与实务完美结合,但是理论与实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本文更多的实务探讨,对成都市信息产业比较深入的分析,对相关对策的解析有一定深度,但是,相关的理论分析则显不足,这是作者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地方。第二,本文在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期,对成都市信息产业的自身评估,以及将成都市与上海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在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对策部分,定性分析显得更多一些,而定量分析显得不足,对数据资料的深入分析与挖掘比较不足。第三,由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本文对成都市信息产业的竞争力研究,主要侧重于在对比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和差距,然后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信息化运用,以及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可能忽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提高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与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关系等,这只有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充实和补充了。5.期刊论文马广青.张东风.MAGuang-qing.ZHANGDong-feng信息产业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28(4)提出了信息产业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此设计开发出完整的评价方法和流程,为信息产业企业管理者评价企业自身竞争位势,改善企业经营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6.学位论文何亚琼信息产业成长的内部机理分析及竞争力评价研究2000该文对信息产业成长内部机理的研究宗旨是能够对信息产业中观的经济分析上有一个准确可行的切入口.首先,构建了一个信息产业成长内部机理的分析框架.其次,作为分析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机理的前提,论文系统地构建了信息产业成长的四大支撑要素,并分析各要素对其成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协同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信息产业成长的多元论动力机制模型,并着重考察了信息产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即创新问题.第三,为深入揭示信息产业成长的内部规律,论文提出了一个信息产业成长是由以信息工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到以信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