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下水导则在重庆地区执行的解决办法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版地下水导则----重庆地区执行的解决办法探讨安强博士、副教授anqiang@cqu.edu.cn13996036767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06.29汇报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环评单位的困惑解决办法探讨(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三)调查评价范围确定(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五)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七)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八)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注意分散式水源地调查3、随意确定评价范围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深度不够5、未按照正常和非正常工况分析6、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缺乏针对性2、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不完善7、没有地下水跟踪监测和应急计划8、水文地质图件不满足要求环评单位的困惑水文地质背景的欠缺导致评价范围、评价目标确定的不准确性;经费问题导致的现状调查的不规范性;新版导则理解不深入导致的影响预测的不合理性;水文地质图集获取难度过大导致的图件缺失性。解决办法一----补充水文地质背景知识可以下载的地址:地下水环境网(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要求: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详细调查,给出其基本情况表,并说明评价范围内居民生活用水来源。评价等级的界定;潜水、承压水的界定;分散式水源的界定;基本情况调查表。(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专业术语泉砂岩灰岩机井(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泉的分类及含义上升泉下降泉侵蚀泉:地形切割,切入承压含水层顶板接触带泉:岩脉或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地下水沿冷凝收缩形成的裂隙上升形成泉断层泉:地形切割导水断层,断裂带侧压水头高于地表,形成的泉侵蚀泉:切割潜水层形成的泉接触泉:地形切割到含水层下面的隔水层,地下水被迫自两者的接触处涌出地表溢流泉:潜水在流动方向上受阻力形成的泉(承压水)(潜水)(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敏感点基本情况调查表(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沙溪庙组泥砂岩嘉陵江组灰岩(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识别其“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环境影响识别(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HJ610-2016正常状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均达到设计要求条件下的运行状况。如防渗系统的防渗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防渗系统完好,验收合格。非正常状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因系统老化、腐蚀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保护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的运行状况。事故状况的预测评价纳入风险评价导则已经依据规范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渗措施的建设项目,可不进行正常状况下的预测。(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工业类项目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固体废物对土壤、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固体废物渗滤液对土壤的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防渗层填埋渗滤液回收系统渗透层在水位以上低渗透土壤水位水位特征污染物可渗透土壤渗滤液被淋虑液污染的地下水基岩(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关于特征因子个人意见:参照地表水现状监测因子来确定地下水特征因子注:不是所有的地表水因子地下水都可以用,比方说SSGB/T14848GB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39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GB5749DZ/T029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地下水水质标准(93项)应用的一般原则:1)以GB/T14848为基本依据;2)在GB/T14848中没有的,参照其他三个标准,建议的优先顺序为:GB/T14848优先于GB3838优先于GB5749优先于DZ/T0290(三)调查评价范围确定•公式计算法----基本不适合•查表法----部分区域可以选取•自定义法----重庆比较适用的方法,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自行确定,需说明理由。•也就是说可以找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分水岭边界加河流边界•这里特别注明,以前很多环评单位喜欢以项目厂区周边200米或者500米作为边界,而新版导则明确规定,只有线性工程才以周边200米作为调查范围。(三)调查评价范围确定分水岭边界河流边界(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地貌特征防污性能岩性类型渗透系数地质构造ASISTOBE厚度分布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类型地层岩性补径排关系重点关注(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任务与相应工作级的评价技术要求,进行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模版(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常见岩性地层岩性一评价区内地层结构简单,分布均匀,主要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不存在液化土层。主要岩性包括砂岩和泥岩,岩层从新到老分布。地下水埋藏及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原始谷底中、沟槽中相对低洼地带堆积层中。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未胶结或半胶结的松散沉积物。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侏罗系砂泥岩的风化网状裂隙中,属浅部风化网状裂隙发育,为潜水。地层岩性二评价区内地层结构简单,分布均匀,主要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不存在液化土层。主要岩性包括泥岩和灰岩,岩层从新到老分布。地下水埋藏及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原始谷底中、沟槽中相对低洼地带堆积层中。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未胶结或半胶结的松散沉积物。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和岩溶管道中,具有呈带状分布、在局部系统补给量较大地带地下水较丰富的特点。(四)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水文地质图(五)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对于监测点的布设以及数量,新版导则“监测层位应包括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影响的开采目的含水层”,仅关注监测层位,不对监测井施工做出规定。这比较合理。但是监测点位的数量新版旧版导则并没有做太多的调整。对于重庆地区特别是渝东地区,可以重点关注这两条“管道型岩溶区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下水现状监测点应视情况确定,并说明布设理由;在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的评价区或监测井较难布置的基岩山区,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无法满d)要求时,应视情况调整数量,一般情况下应满足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3个监测点(上中下游分别1个),二级项目不少于2个监测点,三级项目不少于1个监测点。”但是要充分说明理由。(五)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2-a)检测分析地下水中K+、Na+、Ca2+、Mg2+、CO3、--2-HCO3、Cl、SO4的浓度。b)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原则上应包括两类:一类是基本水质因子,另一类为特征因子。1)基本水质因子以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以及背景值超标的水质因子为基础,可根据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污染源状况适当调整。2)特征因子根据5.3.2的识别结果确定,可根据区域地下水化学类型、污染源状况适当调整。这里个人认为需要探讨(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对地下水水质产生的直接影响,重点预测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说明预测评价方法选取的合理性及基本参数和污染源强确定的依据;附污染因子预测浓度等值线图等预测评价结果图。(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泄露点设定(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新版导则在预测难度上对比旧版导则,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新版导则加强了水质预测要求及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将预测时段修改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选取可能产生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段,预测污染发生100d、1000d服务年限或能反应特征因子迁移规律的其他重要的时间节点。”这里我的建议是,重要时间节点一般包括污染晕到达场界的时间点、污染物到达环境敏感点的时间点以及污染物到达河流边界的时间点等。(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七)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11.2.2.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工程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给出不同分区的具体防渗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应以水平防渗为主,防控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已颁布污染控制标准或防渗技术规范的行业,水平防渗技术要求按照相应标准或规范执行,如GB16889、GB18597、GB18598、GB18599、GB/T50934等;b)未颁布相关标准的行业,应根据预测结果和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特征及其防污性能,提出防渗技术要求;或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提出防渗技术要求防渗分区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污染物类型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弱易-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中-强难一般防渗区中-强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弱易-难其他类型中-强难简单防渗区中-强易其他类型一般地面硬化(七)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2016/3/15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主要特征难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易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表6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参照表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强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中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弱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条件。表5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分级参照表(七)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分区防渗图示例新版导则对于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分区防渗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判别依据和防渗规范,已经将防渗措施进行了量化考量,因此下一步的环评项目里面需要大家补充防渗措施的性能论证以及投资概算问题。(八)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条款概要导则要求11.3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11.3.1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11.3.2跟踪监测计划应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建设项目特点设置跟踪监测点,跟踪监测点应明确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给出点位、坐标、井深、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相关参数。一、二级评价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3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上、下游各布设1个。一级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总图布置基础之上,结合预测评价结果和应急响应时间要求,在重点污染风险源处增设监测点。三级评价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1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置1个(八)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监测频率和监测时间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要求。①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③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一次。(九)其他注意事项目前水文地质资料,包括水文地质图、地形图在我国属于严格的保密级别;个人建议:环评单位在文中出现的水文地质图上要标注“仅限于XXX项目地下水环评使用”,类似于资质页。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建议评估中心在要求环评上网公示的时候,隐去水文地质图件。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