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一篇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21篇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1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管党治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必须千方百计加强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的巩固建设。开展好新形势下的党支部建设,我们不妨从建筑业的“砌墙功”得到一些启发。砌墙是筑墙,最坚固的筑墙方式是有序逐块搭砌,砖与砖之间粘合紧密,墙体抹刷水泥罩面,这样的墙体坚固、耐用、防腐。筑牢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也需要用好这种“砌墙功”。人尽其才,焕发活力,让每个党员坚守好战斗岗位。好的瓦匠,会根据砌墙建屋的需要,把每块砖用得恰到好处,或是打地基,或是垒主墙,或是砌墙脚,即便被一分为二使用,也会遵循黄金分割法,使整个墙体浑然一体、和谐完美。雷锋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加强党支部建设,就要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坚持公正用人,根据支部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要求,尊重党员的个性特点,发掘党员的优势特长,在开展支部自身建设、推进单位重点工作、宣传服务群众方面委以适切的任务,让每个党员在重要岗位、重要任务中找准战斗岗位,人尽其才,焕发活力。创建品牌,凝聚团队,为支部团结战斗添加“粘合剂”。砌墙一般需要水泥砂浆作为粘合剂,确保每块砖与砖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共同筑起一面坚固的墙体。《易·;系辞上》记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加强党支部建设,就要精心培育团队精神,以党建品牌的创建凝聚党员共识,汇聚党员智慧,构建支部文化,把每个党员的意志、行动牢牢统一到党支部集体的总目标上来,使每个党员愿意共同担责,共享荣辱,在支部这个光荣团队里相互学习、磨合,在战斗实践中一同历练、成长,使整个支部形成一个团结坚固的堡垒,焕发出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精于教育,勤于“体检”,为党员理想信念涂好“防腐剂”。砌墙的最后工序一般要为墙体抹刷水泥罩面,防止墙砖因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沤泡而被风化、被侵蚀,保持墙体坚固、耐用。列宁曾经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能养痈遗患。加强党支部建设,就要突出政治功能建设,不折不扣地严肃组织生活,认真设计实施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让党的方针政策在每个党员身上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要创新教育方式,围绕党性修炼、挺纪在前开展主题教育,既要用身边榜样激励引导人,又要用反面事例警示教育人;要建立谈心交心工作制度,让“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苗头问题抓早抓小,为党员理想信念涂好“防腐剂”。从而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名副其实、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2如果说党和国家是一艘巨轮,那么作为党的基础组织的党支部就是一艘帆船,支部书记是掌舵手,党员是水手。要建设好、掌舵好、运行好“支部”之舟,组织引领广大党员群众乘风破浪抵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彼岸,首要问题是要一部能够规范党支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涵盖总则、组织设置、基本任务、工作机制、领导和保障等八章37条规定,系统地阐释了党支部工作是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条例》举旗定向、程序规范、要求严明,为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指明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和提升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把牢“方向盘”,扬起“政治”风帆,组织建设只顾“风雨兼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保障,不能“敷衍行之”“落实走样”,更不能“本末倒置”,必须要摆在首要位置、贯穿始终、持续问效。《条例》总则中明确规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党章,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根本和目的,能让党支部建设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方向定位精准,底盘坚实稳定,动力供给有力,最终实现行稳致远。建好“船体”,搭起“水手”之家,全体党员不再“飘无定所”。党支部是党员的庇护所和承载体,是党员干部能够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大舞台,也是党员始终与组织保持联系,始终参与组织生活的基础保障。《条例》第二章组织设置中要求,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都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对于流动党员较多、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应成立流动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同时通过限定党支部人数和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个数,不仅保证党的组织全覆盖,党员不再“漂泊在外”,做到有归宿,有归属感。还对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制度保障、作出具体要求,让每一个支部成员有目标,有存在感。制定“操作指南”,用好支部“舵手”,基层管理不耍“虚假把式”。船在起航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操作指南和职责分工,确保有人开船、指挥,有人拉帆、撒网。《条例》的印发给“支部”这艘船提供了“航行图”“工具书”,概括成十条基本任务、三条工作机制,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到群众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再到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机关等党支部建设职责,有广度有深度,有强度有力度,有机制有保障,让基层党支部建设有了遵循。《条例》的贯彻落实,最终体现在党支部书记领导、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具体执行要求的过程中。《条例》第六、七章,给班子建设和领导作用发挥打造“样板”、介绍“途径”,指出要充分发挥支部“舵手”引领作用,强化班子建设,净化班子队伍,完善巡察监督机制,树立事业为上的支部工作导向,铲除一切不利因素的滋生土壤,切实保障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地位,推进党支部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支部”之舟能够稳定前行,除了方向精准、船体坚实、舵手给力、责任明确之外,也离不开“水”的承载、驱动作用,即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支撑。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连接党群之间的精神“纽带”,做到不断地丰满支部自身“羽翼”,极力“护”好身后的人民群众,给百姓创造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抵达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光明彼岸。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3灯塔是船的眼睛,在浩淼辽阔的大海中破浪航行的船,如果没有划破阴霾与黑暗夜幕的灯塔引领,就会迷失航向失去目标。我们的“复兴号”巨轮同样需要党的“红色灯塔”引领,才能坚定航向、劈波斩浪,胜利抵达中国梦的光辉彼岸。屹立在大海上的灯塔必须设计的足够结实,才能抵御风浪,发挥导航的作用,支部“灯塔”也需要有完整的设计图,才能更好的发挥红色力量。近期,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为每一个支部“灯塔”提供了最佳的设计图纸。筑牢理想信念防御塔,强化支部政治功能。灯塔坚定而执着,始终坚守在大海,为迷失航向的船带来希望。坚定理想信念同样是党支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只有将这份对党的信仰融入支部灵魂,才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才能以信仰之光穿透迷失与彷徨,才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条例》规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党支部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把政治建设作为支部“灯塔”建设的“地基”,全面强化政治教育,将政治教育作为坚定信念、纯洁思想、提高党性的“砌筑砂浆”,以每一名党员为砖,建起最结实的防御塔,真正激发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力量。点亮担当作为长明灯,凝聚支部发展力量。灯塔为迷航的船指引前行的方向,勇于承担,责任重大。担当作为亦是党支部干事创业的制胜法宝,只有担当作为的“长明灯”占据支部的精神“高塔”之时,奋斗的红色光源才能凝聚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条例》指出村党支部要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贫困村党支部应当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发展才能兴村,而发展的核心“链条”就是党支部,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党支部的红色引领,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同样需要党支部照亮前行。党支部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热血为能源,燃起担当作为的“长明灯”,引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做好为民服务守灯人,弘扬支部奉献精神。灯塔,为一切夜里行船的人照亮航路,没有条件,无私奉献。“民之所需,支部所向”,党支部要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守灯人,把奉献的集合号吹起来,用心意换民意,让群众更满意。《条例》规定,党支部要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党支部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每一个党支部必须会的“看家本领”,党支部要紧握人民群众双手,真正做到群众有呼声,党组织有回应,拿真情换来人民群众的亲情,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凝心聚力推动“复兴号”劈波斩浪、砥砺向前。一个支部就是一座灯塔,以《条例》为总设计图,建最坚固的支部“灯塔”,做最坚定的“守灯人”,让支部“灯塔”绽放最美的红色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航。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4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面对社会新形势、新任务,党支部建设的确存在重稳妥轻创新、重形式轻落实、重规定轻实际等现实问题。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做好支部工作也应“因材施教”。组织上因地制宜。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顺应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根据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党支部的设置和成立,能够显著提高党组织的灵活性、机动性、实效性,有助于党各项决策、部署、举措的落实。条例指出: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流动党员较多,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这些原则将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现实需要相统一,促进和保证了在各个领域发挥党组织总揽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任务上因事分工。辩证法启示我们,各支部的党建工作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紧盯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杜绝形式主义,着眼实际问题。根据支部所在平台的任务目标和轻重缓急,来布置各项共性工作以及个性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例如村党支部,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国有企业党支部,应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创造一流业绩;高校中的党支部,应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行各业群策群力,将振兴中华民族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单位,具体到项目,落实到支部。营造各党支部分工有重点、工作有抓手的良好局面。管理上因人而异。党支部的管理,既要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又要确保党员对不同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从党员管理来讲,定期召开党小组会,针对每名党员的自身特点,主动介入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工作上的想法、意愿。并且细致耐心地做教育和引导工作。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和先锋示范作用,同时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悉心关怀、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从服务群众来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宗旨意识,主动换位思考,了解特定群众的自身状况、利益诉求、存在问题,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找准症结,实现精准服务。应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蓬勃的朝气、力争上游的锐气不断探索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创新,根据不同条件、不同人员、不同任务“因材施教”,推进支部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5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