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天出炉,提出夯实社会财富储备,着力健全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结构合理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等8方面27项主要任务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1+8”体系健全、为老服务队伍提质增量、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年健康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试点、打造老年教育“空中课堂”、长三角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等7项重点项目。前言/preface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经济社会全局、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目录/Directory第一部分发展基础第二部分面临形势第三部分总体要求第四部分主要任务part第一部分:发展基础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目标定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设施建设、巩固基层基础,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本市老龄事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第一部分:发展基础老龄事业发展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01老年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0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03老年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04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05part第二部分:面临形势第二部分:面临形势一、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为老龄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期间,要顺应形势变化和群众要求,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的目标指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改革创新制度保障。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不断推动老龄事业资源跨区域配置,为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不断增强的城市经济实力,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老年人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消费能力日益提升,正逐步成为促进老龄产业升级的新亮点。第二部分:面临形势二、老年人口总量与结构持续变化深刻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老龄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趋势特别明显。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与少子高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纯老化等趋势交织共存,2020年全市独居老年人数、纯老家庭老年人数已分别达到30.52万和157.79万,预计“十四五”期间仍将持续增长,社会与家庭负担不断加重,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等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2020年,全市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为40.9%,近十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的过渡期和宝贵的窗口期,要为未来人口高龄化高峰期的到来提前做好部署。第二部分:面临形势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深刻转型当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智慧养老等发展提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的更好手段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老龄事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科技创新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老龄产品的供给结构和发展质量。智慧养老有望重塑养老服务市场模式和发展格局。现代医学特别是老年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老年人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要主动顺应老龄事业智能化、创新加速化等趋势,加快为老服务体系重塑和老龄产业发展变革。四、老龄事业领域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改革发展提出新需求新发展阶段老龄事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面向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格局的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布局和效率与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矛盾凸显。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养老床位中心城区“一床难求”与远郊地区部分空置现象并存,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城市适老设施存在较大缺口和短板,相关建设规划标准有所滞后,与老龄化程度持续提高不相适应。养老队伍建设与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待进一步丰富,高龄、失能、纯老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仍是民生痛点。老龄产业发展与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相匹配,异地康养模式有待破题。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力量薄弱,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part第三部分:总体要求第三部分: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要求,促进老龄事业发展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相融合、与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相契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把提升便利性、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系统化构建新发展阶段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持续推动共建共融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最大程度激发老年人活力,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推动实现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第三部分:总体要求坚持“四个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坚持党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基本格局,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充分激发市场和全社会的活力。2.坚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确保全体老年人依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建共享。同时,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教育、金融、地产等深度融合发展。第三部分:总体要求坚持“四个原则”3.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加快养老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养老领域数字化赋能及服务与管理流程再造,提升老龄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4.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着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调结构,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应保尽保”,服务好、关爱好独居、高龄等重点老年人,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水平,更加突出五个新城优质资源的集聚辐射、更加重视对城郊结合部、郊区薄弱地区的倾斜扶持,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事业产业协调。第三部分:总体要求健全“三大基石”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夯实“三个支柱”健康参与保障第三部分:总体要求在“三化两高”上取得新突破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幸福老龄化、促进老龄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老年群体高品质生活。2个社会保障类5个养老服务类5个健康服务类6个精神文化生活类2个社会参与类5个老龄产业类2个宜居环境类part第四部分:主要任务第四部分:主要任务提出24个规划指标,其中共提出8方面27项任务(一)夯实社会财富储备,着力健全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结构合理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老有所养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二)优化养老服务,着力构建更加充分、更加均衡、优质精准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推动全覆盖、成体系、均衡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推进健康上海建设,着力打造更加便捷、更高品质、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四)提振银发经济,着力推进老龄产业优质化、集群化、创新式发展推动老龄产业高质量供给。坚持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双轮驱动,推动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宽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第四部分:主要任务(五)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着力构建总量有保证、素质有提升、参与更充分的老龄事业劳动力供给体系构建老有所学的老年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加强老年人政治思想教育。(六)推动科技创新,着力强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支撑聚焦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七)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着力打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城市风景线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八)深化长三角老龄事业协同,着力探索大城市群应对人口老龄化新路推进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天出炉,提出夯实社会财富储备,着力健全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结构合理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等8方面27项主要任务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1+8”体系健全、为老服务队伍提质增量、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年健康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试点、打造老年教育“空中课堂”、长三角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等7项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