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非政府政治•一、利益群体与政治•二、非政府组织•三、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四、公民与政治参与一、利益集团与政治•“十人说话胜过千人沉默”——拿破仑一世,《格言》(Maxims)•社团(association)在行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团体,反映了对共同利益与共同关怀的认知。•团体分类:•社群型团体(communalgroups)•机构型团体(institutionalgroups)•社团型团体(associationalgroups)(一)利益集团的概念、特征•利益团体(interestgroup)或压力团体(pressuregroup)•1、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在政治学中至关重要,“它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试图解决其领域内两个古老的问题,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在什么程度上形成政治系统的规范、机构、冲突和决策?反过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在什么程度上受这些政治形态特点的影响。”——(美)戴维·格林斯通•集团=活动=利益——阿瑟·本特利TheProcessofGovernment,ArthurBentley,1908“充分叙述了团体,也就叙述了一切。”(p.208)•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具有共同态度的集团。当它通过任何一种政府的机构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它就变成了政治利益集团。——戴维·杜鲁门TheGovernmentalProcess,DavidTruman,1951•利益集团:一群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目的和要求的个体。——多元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达尔“人民当中的所有积极与合法的团体,在决策过程的某些关键阶段,都能使自己的声音为人所知”(1956:145)西方多头整体中企业团体享有特权地位。•经济学上,利益集团为分利集团。——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PublicGoodsandtheTheoryofGroups,MancurOlsen,1968)、《国家兴衰探源》TheRiseandDeclineofNations,1982)对经济兴衰均起着重要作用•2、利益集团的概念•指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的,为实现这种群体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政策的一种社会团体。•特征•(1)集团利益是利益集团存在的基础•(2)这种利益是某一集团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3)影响政府政策过程是利益集团实现集团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利益集团影响政策的主要途径•1、院外游说•利益集团的代表向政府官员或会议议员进言,说明他们反对政府某项公共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如果坚持这一政策可能有什么困难和不良后果;建议政府采取别的做法,并强调这些做法的好处。•LobbyLobbyist•2、影响选举•在选举活动中,募集捐款,筹措资金,积极为自己支持的政党候选人进行活动。•美国的劳工集团大多支持民主党,而工商企业集团多支持共和党。•英国的产业工会支持工党,企业团体则支持保守党。•3、公开活动•公开活动的形式包括投书电台、报社、公开演讲、张贴标语和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向记者提供新闻和真相,由电台、杂志、报纸等加以报道。其主要目的在于制造公共舆论。•1988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首次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到2004年,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人。谁埋单?二、非政府组织•No-GovernmentOrganization•TheThirdSector•(ThePublicSector\ThePrivateSector)(一)、非政府组织及其界定•1、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及概念•(1)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的古代社会,任何独立于国家(皇权)之外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2)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领域(市民社会)从政治领域(国家)分离出来。•(3)市民社会的继续分化•市民社会分化为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哈贝马斯的三元分析框架•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国家•私人领域包括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以及其中的私生活。•公共领域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还包括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组织等。•美国哲学家柯亨和阿拉托•把市民社会同一个由党派、政治组织和政治公共体构成的政治社会区别开来;把市民社会同一个由生产和分配的组织构成的经济社会区别开来。•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介于经济和国家之间的社会领域。市民社会——经济领域——国家•美国学者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部门”有别于“政府”和“营利部门”(企业)的“第三部门”•政府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部门)•国家国家市民社会经济领域私人领域营利部门非经济领域公共领域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是指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特定人群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是对政府(计划)失灵、集权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反应。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公共物品。•美国目前大约有100万个非政府组织,每年有1000多万人在非营利性组织工作并领取薪金。•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近100万专职工作人员受雇于各类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的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8%。•德国的各种社会组织中的福利协会、志愿团体非常发达,它们提供了90%的助残服务、70%的家庭服务、60%的养老服务、40%的医院病床。•1988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首次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到2004年,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人。何大明(云南大众流域)汪永晨(绿色家园)梁从诫(自然之友)•2、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1)组织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6)公益性•秦晖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国家以强制求私益的机制势必要为另外三种机制所取代:A.市场:以志愿求私益;B.国家:以强制求公益;C.第三部门:以志愿求公益。•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组织(部分)可按公益与私益、志愿与强制这样四个纬度,形成四个逻辑组合:以强制提供公益的部门,这就是政府部门;以志愿提供私益的部门,即市场(企业)部门;以志愿提供公益的部门,即第三部门。以强制提供私益的“部门”,它在前近代的传统专制时代弥漫于所有部门之中,现代化与公民社会的任务就是消除这一部门。私益公益强制剥削掠夺国家部门志愿市场(企业)第三部门(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媒体宣传•组织集会•罢工•游行•院外游说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政权夺取政权提名候选人影响选举影响政策影响政策道义支持三、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1、大众传媒的内涵•新闻传播工具(Massmedia&news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2、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大众传媒的宪政地位•公共舆论:民主的社会基础•意见领袖:在舆论与政府之间•第四权力:社会主导国家•政治社会化:民主价值的代际传承•政治说服:政治候选人对选民、总统对公众•公共通道:媒介“制造”政治产品四、公民与政治参与•(一)公民的内涵•公民、臣民、村民•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地域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占据主导)公民文化稳定的政治体制顺从型政治文化公民文化的特点:其一,个人的政治意识强烈,关心政治与政府事务,对政治过程的知识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其二,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政府当局的政策有着较高的期望,能够主动参与政治过程,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其三,社会成员对宪法、民主、自由、平等持有很高的评价,并愿意实践上述价值。•(二)公民参政的方式•(1)选举投票•(2)政治结社•(3)公民有时也参与政府政策的创制、复决以及对某一公职人员进行罢免等活动。•(4)公民不服从•(5)政治集会、游行示威政治体系结构模式政府(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团体(经济性组织、第三部门)政治性组织(政党)个体公民个体公民个体公民知青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