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分子运动论(a)•1.物质由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宏观表现为扩散。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如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的总体积。•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常温下,针筒内空气体积不易压缩也不易增大,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宏观扩散也越快。反之,分子运动越快,物体的温度也越高。•2.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大约为其固态、液态时分子间距的10倍,所以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约为液态时的1000倍。•3.气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两者达到平衡后,就能保持一定的间距,也就使气体保持了一定的体积。【知识拓展】»二、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a)•物质构成: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某些化合物:CO2、NH3、CH4等;②某些气态单质:H2、O2、Cl2等。•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所有的金属单质:Au、Ag、Cu、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C、Si等;③稀有气体:He、Ne、Ar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OH、NaCl、CuSO4等各种碱和盐。分子原子离子»三、原子的结构(a)»1.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铅球模型或实心球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西瓜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发现原子核):核式结构模型或行星模型。•玻尔:分层模型。»2.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由________构成。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克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3.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对质量没有具体的质量单位。一般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四、组成物质的元素(b)•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总称。4.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如126C和146C等。核电荷数质子数»物质的元素组成:•1.物质组成: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2.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化合物: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元素符号的意义•①宏观: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微观:微观上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________;•③物质: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也表示该种物质。元素同种不同种原子原子»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虽然只有一种氧元素,但它是混合物。•3.化合物和混合物不能相混淆,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空气、溶液、合金等都是常见的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知识拓展】»五、元素周期表(a)•把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形成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现有的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族(Ⅰ~ⅦA族、0族、Ⅰ~ⅧB族)。每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代表一种元素,按照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每一格中都可以查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类型一分子运动论•典例[2018·杭州余杭区一模改编]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气体热胀冷缩:分子间的空隙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C.水的三态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可以变化•D.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解析】“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总体积小于2L”只是一个科学模拟实验,黄豆之间的空隙并不等于分子之间的间隔。D•跟踪训练关于分子运动论有关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同的状态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都是:气体>液体>固体•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当温度为0℃时,分子将停止运动•C.扩散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固体不会发生扩散运动•D.只有一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D–【解析】在不同的状态时,大部分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都是气体液体固体,但水是个例外,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即其分子间距增大。理论上,当温度为绝对0度即-273.15℃时分子运动才停止,0℃的绝对温度为273.15K。液体、气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运动,如将铅块和铜块长期紧密压在一起后,铅块中会有铜原子,铜块中会有铅原子。»类型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典例[衢州中考]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知识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图3-1B•A.甲B.乙C.丙D.丁–【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因汤姆生发现的原子是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两部分组成,所以“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乙(原子核)。•跟踪训练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①③④B.①②•C.④⑤⑥D.③⑤–【解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有些原子可以独立存在,如稀有气体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前提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A»类型三原子的结构•典例[温州中考]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图3-2•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A–【解析】由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跟踪训练[2018·杭州江干区三模]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D)、氚(T),与氧原子形成的水分子也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三种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基本不同•C.三种氢离子都可以表示为H+•D.三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类型四组成物质的元素•典例[江西中考]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解析】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图3-3B•跟踪训练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解析】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互称为同位素,也属于同种元素。C»类型五元素周期表•典例[2018·绍兴义乌]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由图可知铟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9•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解析】该元素的名称是铟,汉字名称的偏旁“钅”,属于金属元素。铟原子中质子数为49。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符号是“1”,不是“g”,省略不写。铟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图3-4B•跟踪训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表中信息填空: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23Li锂6.9414Be铍9.0125B硼10.816C碳12.017N氮14.018O氧16.009F氟19.0010Ne氖20.18311Na钠22.9912Mg镁24.3113Al铝26.9814Si硅28.0915P磷30.9616S硫32.0617Cl氯35.4518Ar氩39.95•(1)从表中查出: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________,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元素所在的周期为第______周期,属于第________族。•(5)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30.96NaNe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ⅢA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