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3.结合案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三、教学难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投影)练习: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1、2箱急救药,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生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至,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师: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生: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师:很好!同学们,从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I的选择。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投影图片:高速列车和普通火车)师: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高速列车子弹式的车头设计有助于速度的大大提高。目前,世界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高速列车的发展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生:高速化。师:对!同学们对世界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了解吗?(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师:“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最高时速可达310千米,列车的高速化有多种技术,同学们知道吗?生:磁悬浮技术(投影图片:上海的磁悬浮铁路)师:这是上海浦东的磁悬浮铁路,于2003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磁悬浮技术尽管可以大大提高列车的速度,但投资很大,所以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商用一直是褒贬不一。同学们如果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投影图片:高速公路)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3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师:课本图5.2是日本于198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海上巨型油轮,载重达56万吨,甲板上能容纳4个足球场。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生:大型化(投影图片:集装箱运输)师: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的是那一种交通运输技术吗?生:集装箱运输技术师:集装箱运输技术有什么好处?生: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师: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生: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师:为什么呢?生1:因为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铁路的建设。生2:东部地区经济比西部地区发达。师:说得都不错!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作进一步的认识。(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思考下列问题)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3.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4.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师: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生: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到云南的昆明。师: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分别大致是多少?南昆铁路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生:南宁的海拔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2000米,两地海拔差异很大。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高原。投影资料: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242千米,可溶l性岩IK375千米,膨胀:L~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师: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生:交通运输的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