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陈拓其教授国家安全评价师省高校教学名师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安全教学团队2020年5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解析关于“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的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建议;表彰奖励YPFJ;职务晋升、行业准入、城市规划杨杰代表关于加强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实行“入企先入校,招工变招生,校企双师订单式培养”国家煤监局局长黄玉治两会提案:去产能煤企资产债务问题突出;税费种类多负担重;融资难度大关于加大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的建议;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建议;先进产能的建议;关于将煤炭产业安全高效智能化发展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建议全国两会煤炭行业代表性提案●2015年12月习总书记在127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对安全生产提出5点要求:一、安全风险辨识二、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三、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四、公告警示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安全生产文件)。七大部分,三十条款(二十条)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二十二条)建立隐患治理监管机制●20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要求:“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概念由来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必要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于风险基于后果纵身防御关口前移提升事故预防能力的根本途径学习内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学习目的——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事故纵深预防过程安全管理识别危险源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有组织有系统、有规范风险分级管控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管控过程区别与联系隐患排查治理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管控结果1概念2风险管理3隐患排查治理4风险等级管控体系5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讲课提纲6安全生产破解探讨几点说明需要大家弄清基础知识和原理,为推行提供支持建立在“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理念基础上在做好隐患末端治理的同时,向源头推进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改变以前的风险分级划分认知落实主体责任1、法律法规2、标准规程安全文化危机四伏高度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安全生产法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安全理念某个周期未出事故风险管理不实施安全生产形势的最大禁忌——误判≠真安全构建两个体系的最终目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事故致因理论告诉我们:——管理缺陷是事故的根本原因美国杜邦自1912年开始统计事故规律发现:——96%的事故是人的因素双体系与OHSAS18001&AQ3013关系如何?Page15与当前推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系如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中4.3.1危险源管理Page16与当前AQ9006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关系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绩效评定持续改进21435679811101213风险管理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应急管理作业安全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隐患排查与治理绩效评定——持续改进安全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目标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安全标准化创建核心——持续改进1概念1.1定义与术语1.1.1危险源•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设施、行为等等。(1)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第一种分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四类:①人的因素;②物的因素;③管理的因素;④环境的因素。人的因素“核心”模型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物的因素第二种分类法: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第三种分类法: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第一类危险源的类别(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和设备。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3)能量载体。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液氧储罐、LNG储罐等。(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6)危险物质。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质。(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场所、装置或设备。如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释放的物体。如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第二类危险源的类别(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的缺陷(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例如: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主要包括: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主要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主要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主要包括: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例如:物的不安全状态(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诸如: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防护缺陷(诸如: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电伤害(诸如: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伤害)——噪声(诸如: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诸如: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诸如:紫外辐射、激光辐、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运动物伤害(诸如: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其他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体(诸如: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体)——低温物体(诸如: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体)——信号缺陷(诸如: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诸如: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例如: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室内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室内地面湿滑、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地面不平、梯架缺陷、洞口防护缺陷、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等。——室外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恶劣天气条件、场地杂乱、防护围栏缺陷、地面湿滑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隧道/矿井顶板缺陷、冲击地压、地下涌水、自发火灾等。——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如强迫性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及其他上述未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因素等)例如:管理的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等)(4)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5)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6)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7)其他管理因素缺陷等1.1定义与术语1.1.2风险Risk表述1: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早期的OHSAS18001给出的定义)表述2: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可能性(L)×后果(C)●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风险的特点:1、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2、偶然性——风险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3、损害性——风险的变现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4、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会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5、相对性(或可变性)——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认知就会不同。6、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损失。说明1:(1)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2)风险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一切的安全事务(建章立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控制风险;(3)风险管理——是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说明2:(1)控制风险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减弱事故后果。(2)影响可能性大小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状态,在未采取减弱事故后果的措施前,后果的大小往往是可以客观推定的。(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大;事故发生的频次高,而后果相对较轻,则风险很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趋向无穷小,即使客观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但不论后果多么轻微,在风险控制上均应期望可能性趋向无穷小。说明3:(1)风

1 / 1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