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引言分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本单元系统阐述了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救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形成,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2、两汉时期——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4、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的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5、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请教老子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互相诘难、批驳)的局面。“百家”是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也称“诸子百家”——百家是泛指,形容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各种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阶层)或本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这些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诘难、批驳。阴阳家:用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和社会人事的思想流派【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相胜)两大定律】——代表有齐国的邹衍。名家:善于辩论和语言分析的思想流派(如白马非马)——代表有赵国的公孙龙。纵横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思想流派——著名的代表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派思想的学术流派——代表有吕不韦(代表作《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代表作《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代表有楚国的许行。小说家:主要记录民间的街谈巷语的学术流派。(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1、社会性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阶级关系: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新兴地主阶级),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3、教育学术:政治经济的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和学术的局面(学在官府)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私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学在民间)——前言。4、政治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春秋五霸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斗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思维拓展:从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认识?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四)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1、道家:老子(春秋晚期)、庄子(战国中期)2、儒家:孔子(春秋晚期)、孟子(战国中期)、荀子(战国末期)3、墨家:墨子(战国前期)4、法家:商鞅(战国中期)、韩非子(战国末期)(五)百家争鸣的特点:彼此互相诘难、批驳,又互相吸收、融合。(六)百家争鸣的意义:1、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5、儒道法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以德治国)和道德准则(人道主义精神);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儒家学派(一)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创立儒家学派,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他不满统治者所为,周游列国,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他对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先后传授弟子三千人,学业优秀者七十二人,时称“七十二贤”。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二)孔子的思想1、哲学思想(仁):①思想核心是“仁”(进步方面)——仁的思想:a.认为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即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b.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2、政治思想——“仁”在政治上的体现②民本思想(德):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进步方面)——通过德规范统治者的行为保证“仁”③保守思想(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制度)的要求(保守方面)——通过礼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证“仁”,实质是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3、教育思想——“仁”在教育上的体现④首创私人讲学——意义:扩大了教育范围,培养了大批人才。⑤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意义:使平民子弟开始接受教育,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⑥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⑦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学而优则仕”——实质是举贤思想,通过教育的途径,培养和选拔治国人才。这是对我国奴隶社会“世卿世禄”制的否定,对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具有积极作用。4、伦理观(人性论)⑧主张“性相近,习相远”——生下来的时候性情都是相近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5、学习方面⑨在学习方法认为要经常温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⑩在学习态度上认为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孔子的教育学术贡献1、首创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培养大批人才,形成一整套教育和学习思想。2、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成为儒家主要经典。3、其言行载于《论语》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四)孔子思想的评价1、“仁”和“德”的思想有利于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性——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2、主张恢复周朝的“礼”制,实质是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具有保守性。3、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4、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经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西汉汉武帝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五)孔子的思想如何体现人文精神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2、“礼”强调社会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同文门孔林: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至圣林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圣府大门杏坛2005年9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孟子儒家学派(一)孟子的生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与孔子合称孔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生以教书为主,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采用,晚年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一书。(二)孟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仁):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核心)。2、民本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人性论):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4、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5、等级观: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质: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三)孟子的历史地位1、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调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3《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4、孟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形势下单靠“仁政”是不能实现国家统一的。荀子儒家学派(一)荀子的生平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著作《荀子》系统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二)荀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王道:以德服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