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五章认知与行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认知与行为第一节一般认知规律与管理第二节社会认知与行为风动?幡动?心动?——感觉与知觉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记载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正当暮夜,风吹幡扬。有一僧说这是风动,另一僧说这是幡动,议论不已。这时六祖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听者骇然。这两个僧人依靠自己的感官直接作出的回答,与惠能在知觉中排除了一切心外的因素,从而得出的结论相比,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第一节一般认知规律与管理一、感觉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认识活动的起点。2、感觉分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3、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测人的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说明人的感觉能力(如飞行员能力测试)。感觉能力一般不影响人的职业,但一些特殊的行业要求一些特殊的感觉能力,如香水品评师、品饭师,染织技术员。有一染织工人能够分辨40多种不同的黑色。二、知觉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2、带有主观性,注意到了就是知觉到了3、知觉可以分为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对他人的之间、对人际知觉、对角色知觉、对自我知觉)。4、知觉的特性A、相对性(选择性):背景与对象的转换。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对象的运动都会有影响。1213AC14B、理解性:知觉是主动寻求解释的过程,往往会叫出名称、说出用途、归入类型等。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的任务、个人下去爱好等都会有影响。怎么看都立体在路上还是在树上在《循环瀑布》中,瀑布既象在平面流动,又象在上下之间流动,水由下往上的循环在画面视觉中似乎可能C、整体性: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然保持完备的特性。如主观轮廓。D、恒常性:知觉条件变化后,知觉印象依然不变。三、感知觉规律在物理环境设计上的应用1、照明:亮度、光线分布、光源性质、都会有影响2、噪音:噪音会影响人的情绪,还会造成身体伤害3、色彩正确使用色彩可以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色彩还可以作各种特殊的标志符号:防火设备是红色、危险场所是黄色、急救物品是绿色。色彩还可以防止眼睛疲劳。也能够改变人的感知(如冷暖色),不同场所用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受。设备往往也有一些特殊的颜色4、音乐: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但80%的人认为音乐可以降低疲劳、提高工作效率。5、温度与湿度:研究认为,最舒适的温度是19.5℃—22.8℃,最理想的湿度是25%—50%。不良的温度会影响人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情绪。6、气味:有研究证明,不同的气味能够带来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一些办公场所利用通风口在不同的时间送不同的气味,以改变人的身心状况。如薄荷能够提神。感知只是信息的获取过程,信息的存储是记忆,其中有质与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即思维。但在管理中除选择人员外,这些方面研究很少四、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一)知觉者的主观因素:人是认知吝啬鬼。1.兴趣爱好:通常是最感兴趣的或者厌恶的事物容易被知觉到,并引起相关知觉;反之则被排除。2.需要和动机:合乎动机和需要的事物容易被知觉。3.知识和经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4.个性特征: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范围广,但不细致粘液质的人知觉速度慢,范围窄,但比较深入细致此外,价值观、身体状况等因素也影响知觉的结果。(二)知觉对象的特征1.接近律比如,在企业中,一个部门中的几个职员同时要求辞职,人们容易觉得他们串通一气,其实可能只是巧合。2.相似律3.闭锁律在组织中,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并不存在的整体,例如项目组长知觉到组员们在某个既定项目上达成了一致,而实际上一些组员是有抵触情绪或反对的。4.连续律此外知觉对象的颜色、强度、声音、温度、形状大小、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知觉的结果。(三)知觉的情境因素1.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3.敏感化:4.感受性降低:“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第二节社会知觉与行为一、什么是社会知觉1947年布鲁纳首先提出。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由于社会知觉不仅仅是知觉的过程,应该属于认知的过程,包含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二、社会知觉的种类(一)对人的知觉[他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了解其动机、感情、动机、意图的认知活动。人的外部特征包括容貌、穿戴、仪表、风度、举止、言谈等。《三国演义》: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用之”。如何认知他人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表情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面部表情目光表情身体动作言语表情在说话之前能够用自己的身体传达自己的信息的能力就是魅力。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a)快乐,b)惊讶,c)害怕d)悲伤,e)生气,f)厌恶(二)对人际的知觉定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大标准,是社会知觉中的核心成分从主体角度看: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影响因素:A、人际特点:真实与否、长久与否B、主体特点: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个性等(三)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对人们在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判断一个人是做什么工作的(认知判断角色)如何表现自己(把握标准)。(四)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包括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我认识的形成A、以人为镜:别人的看法象镜子一样反馈给自我。“镜像自我”什么样的人的看法才会产生作用?如果任意一个人都有此影响,说明此人心理有问题。B、扮演角色C、通过社会比较社会化比较过程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比较?D、通过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了解自我概念:我是——了解投射我:父亲眼中的我、母亲眼中的我……了解价值观:最珍视的五种东西了解兴趣与愿望:生命线(五)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B、影响扩散效应(光环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定势)D、制约现象E、其他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首因效应是首先出现的信息对知觉者造成的强烈影响。又称为第一印象效应。它影响着以后的交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多,第一印象也是可以改变的(二)近因效应是最后出现的信息对知觉者造成的强烈影响。首因效应的经典实验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S.洛卿斯杜撰描写了一个叫吉姆的学生的两段生活片断作为实验材料:第一段生活片断“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位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着售货员对他的注意,一面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前一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就分手了。”第二段生活片断“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马路上,路上阳光非常耀眼,吉姆走在马路最荫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上服务员的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了。”晕轮效应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以点代面”这种现象往往在判断一个人道德品质或性格时起作用。防止以点代面;避免强加于人。实验实验:心理学家H.Asch,请一位研究生给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班的大学生代课,课前将两份书面介绍材料分发给两组学生。I、此人是本校经济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今年26岁,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服过兵役,已婚,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情、勤奋、讲求实际而又果断的人。II、将“热情”换成“冷漠”实验结果上完课后让学生填写问卷,说出对此老师的印象,结果第一组的学生对老师有更好的印象,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能够体谅他人、不拘小节、幽默、脾气好的人。实验表明,热情和冷漠两种品质起了光环作用,影响了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中心品质的研究Asch(1946)的经典研究: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联想)社会刻板印象(定势)对社会上某种类型的人的固定看法如:由地理位置产生的:山东人由性别产生的:女人,男人由年龄产生的:老人、小孩由职业产生:教师、屠夫有积极作用(当情况没有变化时,日常管理规范化):工作程序设计等要培养人们的定势效应,使工作有序也有消极作用:墨守陈规与我相似效应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拉帮结派近亲繁殖大学不能流本校毕业生任教,反歧视法等其他如迷信:看长相是一个憨厚的人线索偏差:有人故意造谣对比效应:对人的评价是通过对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进行相对比作出的。演艺人员常说,不要跟在孩子和动物之后演出你的节目。三、印象控制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和控制别人形成关于自己的印象,使之符合自己的期望的过程。人需要控制自己的社会结果时就必须控制自我形象,即人们如何自我表现。影响印象控制的因素1、与交往者倾向有关2、受交往环境的影响(是群体导向还是个人导向)3、认同作用:对团体的认同会影响自我表现。(耐痛力实验)4、获得社会肯定的需要5、寻求一致的心理状态得寸进尺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一个小要求后,为了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留面子效应: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自我表现策略建立良好影响的技术G.Egan1977年提出SOLERS:坐要面对别人sitfacingthepersonO:姿势自然开放openpostureL:微微前倾leaningslightlyforwardE:目光接触eyecontactR:放松beingrelaxed从身体姿势上表明对人的高度接受。拘谨是留下良好印象的大敌。Dele.Carnegie提出建立良好印象的六条1、真心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个耐心的听众,鼓励他们谈论他们自己5、谈话要符合别人的兴趣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觉到他很重要自我表现的特殊策略E.E.JamesS.Pittman1982年总结人们一般采用5种特殊方式自我表现:(1)逢迎或讨好运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值得喜欢。A、赞美,只有当赞美真诚可信时才有用。B、赞同别人的观点C、自我表现符合对方的要求和期望D、报恩、送礼或效劳人们为什么讨好?得到某些好处或不公正竞争避免伤害只是为了让人喜欢(2)威胁与讨好相反,让人形成可怕的形象,使别人与自己的相互作用由自己来控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3)自我抬高想让自己在别人看起来是有能力的。可以是在总能力上抬高,或在特殊能力上抬高自我抬高时如果也承认自己的一些小的缺点,会更加可信。(4)显示给人以正直、品德高尚的印象,并且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文化学上称为道德超越)(5)恳求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弱点,和向人的依赖。借以获得同情和帮助。个人使用的选择会不同,组合也不同。有历史和经验的原因(四)自我表现的原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