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务处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规划绩效评估项目管理核高基新技术种类现有服务服务提供方式电子化公共服务按服务对象分3类按行政职能分3类按发展阶段分4类按服务方式分6类政府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广度三方面深度2方面解决7个问题发展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电子认证呼叫中心电子审批电子支付电子采购电子税务电子监控电子咨询应急联动等定义4大属性8大区别改革公共服务全心全E实现公务处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规划绩效评估项目管理核高基新技术1、概念(内涵4表述1定义、基本目标、核心理念)2、种类(按服务对象3种、按行政职能3种、按发展阶段4类、按服务方式6种)3、国内现状(11种服务)4、提供方式(网站提供服务3类,门户网站5种要求,11种内容、3大作用-基本条件、政民联系、提升水平,美英发展,中国5大亮点,2问题)5、发展(广度3方面、深度2方面、发展8重点)实现公务处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规划绩效评估项目管理核高基新技术种类现有服务服务提供方式电子化公共服务按服务对象分3类按行政职能分3类按发展阶段分4类按服务方式分6类政府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广度三方面深度2方面解决7个问题发展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电子认证呼叫中心电子审批电子支付电子采购电子税务电子监控电子咨询应急联动等定义4大属性8大区别改革公共服务全心全E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政府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4大属性大众化服务基本服务内容广泛的服务非盈利的服务八大区别服务理念:公众满意服务平台:一站网表服务时间:365x24x7服务地点:没有限制服务态度:“慈母式”服务效率:高服务成本:低服务区域:没有限制三种转变对立转变为互动做主转变为服务公众讨好政府转变为政府讨好公众扩展服务领域扩展服务方式扩展服务提供者范围切实以顾客为导向比传统服务更优服务变革服务模式-统一平台、协同服务重视服务设计-学习企业精细科学设计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愿意敢于善于公开防止数字鸿沟-不同区域不同政策公共服务成本控制-够用能用市场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体系GTOC-公众GTOB-企业GTOG-政府(GTOE-官员)内政外交事务职能执行法律职能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单向发布简单交互在线应用变革发展(一站网表服务)信息发布电子邮件表格下载电子合同电子会议呼叫中心电子化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谈判采购、竞争采购等价格透明、效率高、竞争性强、成本低包括电子申报(纳税人向税局报税)、电子结算(从纳税人银行划账入国库)足不出户完成申报到完税全过程。政府信息公开,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相关情况查询等,以及国家考试分数查询系统、教育部门高考自愿填报等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政府开放电子化公文服务。包括公文制作、传输、管理、交换。包括电子签章认证、电子身份认证、证件查验等。例如江门12345,实际上是一个政府服务窗口。例如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例如税费网上支付等。网上咨询台、热线电话、电视栏目等。利用电子化手段对政府某些行政过程进行监控。将110、119、120、122等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危机。提供政府公开信息在线办理相关事务社会公众参与政务将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通用门户之下。例如通过美国政府门户网站,可以进入全美各级政府建立的2.2万个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发展资料汇集实现公务处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规划绩效评估项目管理核高基新技术国内政务新媒体发展格局与趋势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网络电台、微视频等新锐媒介的不断涌现,不同形态媒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进一步加强,虚拟网络间社会的公众性、与公众的社会性不断趋于真实对应,在这种媒介大融合、大变迁的趋势和背景下,政府与公众、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并发生着改变。承担着政务信息传送等功能的政务新媒体,既要紧跟信息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又要保持在媒介变化过程中传播效能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正面临着多样化发展格局。政府网站步入智能化政务平台建设尽管目前IT业界和传播学界有关人士认为,政府网站是web1.0时代的产物,大多功能是侧重于“我说你听”类的静态信息的权威发布,其互动效果不如web2.0时代微博平台之上“你说我也说”、“你说也听我说”、“我问也请你答”。但实际上,近年来政府部门积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也在与时俱进地对政务网站的功能进行着不断的改善和提升。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仍然是政府政务公开、对外提供系统信息检索与数据查询等综合服务的“总平台”,也是信息化时代政府集中信息安全存储备份,和与社会公众之间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根服务器”和电子政务服务窗口。从当前政府“网络问政”的普遍性实践应用来看,我国政府网站正处于转型期:正由单一资讯提供功能的“内容导向”,向网上业务受理与办事功能的智能化“电子政务导向”平台发展。政务微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经历3年多的发展,中国政务微博在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进政民对话交流,以及处置突发事件、澄清不实传言和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功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以文件的方式,将“政务微博”正式确立为继政府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后的第三大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在新媒体平台确立的首个政务公开与沟通社会的官方渠道。虽然最近一年多来,微信的火爆发展客观上分流了一部分微博用户,使政务微博的活跃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综合观察,微博与生俱来的媒介属性,使其重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真实相嵌、镜像交映的网上“微社会生态”。因此,政务微博在政务传播与政民互动方面依然占据极大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前政务微博的运营现状还存在信息发布流于形式、微博综合功能割裂定位,以及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和绩效管理不尽合理等诸方面的问题,但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勃勃生机,表明政务微博在精耕细作层面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进一步丰富政务微博的移动式现场发布、碎片化信息即时发布、不确定信息的确认式发布等信息发布形式,都是政务微博顺应媒介传播环境变化,实现从理念到行动升级而亟待提升的关键能力。因此,持续重视和深化发展政务微博的问政效能,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必须明确确立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政务新媒体发展格局与趋势政务微信谨慎前行从2012年8月,腾讯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至今,政务微信的发展路径可谓跌宕起伏。一方面,在2013年8月份微信升级5.0版之前,一些具有敏锐先见力并早期入驻微信公众平台的政务微信在应急管理、舆论引导、社会组织动员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创造了许多经典实践应用案例,更产生了积极而实效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微信5.0版升级并完成“去媒介”功能之后,由于功能上“订阅号”与“服务号”的划分以及一系列限制性规则的制订,政务微信发展一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政务微信的发展,使得政务微信从数量上又呈现出激增态势。据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最新不完全统计,全国政务微信数量已突破6000个,仅2014年一季度的增长量就达到了2013年全年增量。微信5.0后,政务微信进入到以“服务号”为核心主导功能的“后政务微信”时代。相较于“订阅号”,“服务号”虽然具有即时到达显示、智能查询和提醒功能,但每月只能推送发布4条信息。同时,由于平台二次技术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等因素,也影响了政务微信“服务号”应用的拓展速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80.31%的政务微信为订阅号,点开率、阅读率和转发率普遍较低,且订阅用户增长缓慢;“服务号”在总量中仅占19.69%,且其中90.21%的“服务号”因未进行二次开发,已名存实亡。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2013年底的专项调查显示,政务微信对自身平台功能的定位从高到低依次为:“行业知识与政策法规的普及宣传”17.41%;“政务信息公开与及时权威发布”16.94%;“主动听取民意,积极接受监督”14.79%;“热点事件解读,及时引导舆论”12.14%;“回应社会关切,强化互信机制”10.72%。而能够体现“服务号”功能的“微信平台数据查询办事功能”恰恰在功能排名中居后,仅占比10.34%。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缺失了对微信这一新锐媒介功能不断调整、规则持续变化的观察研究和理性判断,盲目跟风、行政动员,难免让政务微信陷入“刻舟求剑”式的发展尴尬局面。所以,面对当前政务微信所表现出的这一超高速增长率,是令笔者所隐忧的。在游戏规则和功能尚处于高度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大干快上”,其风险是巨大的。因此,政务微信的深化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适应性调整和策略转型。国内政务新媒体发展格局与趋势政务APP悄然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高速宽带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中国手机网民正在迅猛增长,新媒体的应用逐渐趋向于移动化。与此同时,基于独立业务流的小、快、多的高效政务办公模式的移动电子政务,也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据目前观察,已有不少的党政机构开发出了自己的政务APP客户端,如:掌上即能预知风云变幻的深圳市气象局APP“深圳天气”;为广州市民提供路况、交管、出入境、户政等领域业务查询和定制服务的广州市公安局手机客户端“警民通”;既有法治信息又具备举报、申诉、投诉等功能的湖北省人民检察院APP“湖北检察”,以及用手机即可辨识发票真伪的北京市国家税务局APP“发票查询”等。政务APP的悄然兴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手机上形成了独特的政府移动政务服务模式,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简洁便捷化等特点。不过,政务APP的发展目前由于行业限制、专业性精准目标相对受众少、地域性局限等因素,用户量和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谋定而后动,按需选择新媒体当前,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科技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政务新媒体平台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组合的发展格局。除了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客户端,一些政务机构也正在“试水”应用其它类型的新媒体公众平台。例如,易信公众平台上的“政务易信”、来往公众平台上的“政务来往”、飞信公众平台上的“政务飞信”等。目前,主要因为平台用户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尚未形成主流。同时,在近期以来所涌现的可与既有新媒体政务平台实现功能互补,且附合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政务新媒体中,社交短视频应用正呈现上升趋势。诸如,新浪秒拍平台上的“政务秒拍”、腾讯微视平台上的“政务微视”,以及“喜马拉雅”等自媒体网络有声电台上的政务电台等。从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形态多样化、功能个性化的整体化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政务新媒体”已不是某一个政务单位的“个体”概念,而是政府部门追求高效率政务工作的“群体”行为。这也势必为未来种类日趋繁多、琳琅满目的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和运营带来一定的考验,甚至于已经有不少的政务机构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全媒体信息采编能力不足等制约而叫苦不迭。因此,对于政务机构而言,面对新媒体平台时,既要顺势而为,也要谋定而后动,在加强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冷静分析和研究自身需求,评估自身职能与新媒体功能的适配性,以便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发挥政务服务水平。而如果盲目跟风,或以红头文件、行政命令来推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难免遭遇“瓶颈”而陷入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青春沼泽地”。实现公务处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流程优化应用系统建设规划绩效评估项目管理核高基新技术佛山:书记上线听民声居民家门口可办事2014年5月15日,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上线@南海发布与网友交流。这是南海区开展的书记与网友对话的最后一次活动,此前,该区区长和7个镇街的书记都已上线对话网友。以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沟通渠道,同时改造政府权力运行体系,这正成为南海区践行群众路线的特色所在。沟通:网友反映问题件件有答复继2013年底组织镇长、区长微访谈后,2014年4月22日至5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