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论文:构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摘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关键词构建课堂活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课堂教学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高。尤其是语文学习中,由于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学生很难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难解决问题,因而学得被动,学得辛苦,高耗低能,不尽人意……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一、有情感“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1.要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是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文章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亲切的怀念。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情感。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长城上。站在长城上,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二、有生气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著名的于澜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敢于放手。1.多读,让学生自己仔细品读和品味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认真体味,仔细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如新教材人教版12册《一夜的工作》一课,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多问,让学生自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或许他们的想法是极其荒谬可笑的,或许他们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能提出来就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思考,敢于发问,勇气可佳。去年我所教学班级的学生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特爱提问题,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初读课文后就有学生问:“借箭时漫天大雾,连方向也看不清,如何借箭?曹操为什么不用火攻呢?在学《凡卡》中,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家吗?……这些问题提出后,教师不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解决的就解决,不应该解决的就留给学生课后思考。3.多说,让学生自己说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后,许多学生都顺着常规思路概括出狐狸阴险狡猾.欺骗的品性。而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文中的狐狸应是很聪明的,碰到危险善于保护自己,而且灵活机智巧妙地化险为夷。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学习动物这种遇事冷静,灵活应变的能力。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三、有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们的学生,天天来学校上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实践证明,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四、有创新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新教材人教版11册《穷人》一文,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命运如何呢?课文结尾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我们要充分利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教材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