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安全生产管理术语及概念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R=f(F,C)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上述两种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安全系统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事故(accident)——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事件(incident)——造成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注:没有造成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事件也称为险肇事故或未遂事故。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第二讲现代安全管理原理2.1安全管理学的发展一、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结论:事故学的理论对于研究事故规律,认识事故的本质,从而对指导预防事故有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事故预防与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展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的安全活动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仅停留在事故学的研究上,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固有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事故频率逐步降低,建立在统计学上的事故理论随着样本的局限使理论本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现代工业对系统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直接从事故本身出发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其理论效果不能满足新的要求。1、事故学理论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认识论:以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其理论的基础是对事故因果性的认识,以及对危险和隐患事件链过程的确认。建立了事件链的概念,有了事故系统的超前意识流和动态认识论。确认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提出超前防范和预先评价的概念和思路。结论:危险分析及隐患控制理论从事故的因果性出发,着眼于事故的前期事件的控制,对实现超前和预期型的安全对策,提高事故预防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这一层次的理论在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上,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3、安全科学原理认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结论: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要求从系统的的本质入手,要求主动、协调、综合、全面的方法论。具体表现为: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二、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1、安全科学与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和实用的二级学科,它包括安全信息系统、劳动保护管理、风险分析、事故管理、工业灾害控制等分枝学科。人类三大安全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安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的物的因素,即对生产过程设备、设施、工具和生产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涉及人的因素,即作业人员的行为科学管理等。2、安全管理技术发展从管理对象的角度从管理过程的角度从管理理论的角度从管理技法的角度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特点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2.2安全哲学“安全哲学”──人类安全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管理理论之核心。一、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哲学思想1986年10月13日,江泽民主席任上海市市长时曾在有关专业会议上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江主席的这一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哲学道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对于消防方针,也是以"预防为主"为主题,故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之说。这是从方针或原则上的表述。二、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安全哲学表2-1人类安全哲学发展进程阶段时代技术特征认识论方法论I工业革命前农牧业及手工业听天由命无能为力II17世纪至上世纪初蒸汽机时代局部安全亡羊补牢,事后型III上世纪初至50年代电气化时代系统安全综合对策及系统工程IV50年代以来宇航技术与核能安全系统本质安全化,预防型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这样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表现为:对于事故与灾害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的主宰。事故对生命的残酷与践蹋人类无所不为,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与事故只能是被动地承受,人类的生活质量无从谈起,生命与健康的价值被沫灭,一种落后和愚昧的社会。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人类从农牧业进入了早期的工业化社会─蒸汽机时代。由于事故与灾害类型的复杂多样和事故严重性的扩大,人类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阶段,哲学上反映出: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人类安全,有了与事故抗争的意识,学会了"亡羊补牢"的手段,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3、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建立了事故系统的综合认识,认识到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其具体思想和方法有: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安全与生产技术统一的原则;讲求安全人机设计;推行系统安全工程;企业、国家、工会、个人综合负责的体制;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五同时"原则;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向上级、向职工、向自己的"三负责"制;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进行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查相结合、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生产企业岗位每天查、班组车间每周查、厂级每季查、公司年年查,定项目、定标准、定指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安全检查系统工程。4、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高技术的不断应用,人类在安全认识论上有了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超前、主动。具体表现为: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人的本质安全指不但要要解决人知识、技能、意识素质,还要从人的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入手,从而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要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研究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和安全信息论等现代工业安全原理;技术项目中要遵循安全措施与技术设施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原则;进行“三不伤害活动”、“5S”活动,"三点控制工程"等超前预防型安全活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安全经济分析、危险预知活动、事故判定技术等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三、哲人方法论中获得的启示我们的先哲─孔子早就说过:建立在"经历"方式上的学习和进步是痛苦的方式;而只有通过"沉思"的方式来学习,才是最高明的;当然,人们还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进步,这是最容易的。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进行推理和思考,我们感悟到:人类在对待事故与灾害的问题上,千万不要试求通过事故的经历才得予明智,因为这太痛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何等重要"。我们应该掌握正确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理性与原理出发,通过"沉思"来防范和控制职业事故和灾害,至少我们要选择"模仿"之路,学会向先进的国家和行业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2.3安全系统科学理论一、安全系统论原理1、系统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其基本概念是系统、要素。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性:整体性稳定性有机联系性目的性动态性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但一个系统的属性并不只由要素决定,它还依赖于系统的结构。2、安全系统的构成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安全系统论原理要研究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二是安全系统。管理欠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事故系统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Medium)─生产环境的不良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人观念,意识行为,品德人文安全素质物机的本质安全化良好的环境物的安全状态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声能,辐射能...信息原始信息加工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涉及四个要素,即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二、安全信息论原理1、信息的概念2、安全信息的概念3、安全信息的功能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据;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三、安全控制论原理1、预防事故的能量控制原理其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对事故的本质定义,即事故的本质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这样,研究事故的控制的理论则从事故的能量作用类型出发,研究机械能(动能、势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声能、辐射能的转移规律;研究能量转移作用的规律,即从能级的控制技术,研究能转移的时间和空间规律;预防事故的本质是能量控制,可通过对系统能量的消除、限值、疏导、屏蔽、隔离、转移、距离控制、时间控制、局部弱化、局部强化、系统闭锁等技术措施来控制能量的不正常转移。2、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技术原理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理。冗余性原理。闭锁原理。能量屏障原理。距离防护原理。时间防护原理。薄弱环节原理。坚固性原理。个体防护原理。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2.4安全教育学理论一、一般教育原理与安全教育学基础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