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银行游戏方案幼儿园里的货币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园银行游戏方案:幼儿园里的“货币”政策银行游戏在我园是一个颇受孩子欢迎的角色游戏。在银行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买卖物品,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钱币的形式、存取钱的方式等。通过银行游戏,孩子们在增强社会经验的同时,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念。一、材料投放三阶段,逐步推进游戏深度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运用合适的材料、遵循合理的规则,我们在设计这些材料和规则时,需要关注孩子的实际能力、发展趋势以及兴趣点。第一阶段:以物换物钱币形式:实物替代——点卡取钱方式:窗口取钱班级:小班小班上学期时,由于小班孩子第一次接触角色游戏,再加上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我们以实物代替钱币,如一个雪花片代表一元钱等。到了下学期,孩子们了解了数量的关系,也认识了点卡,这个时候,“钱币”就可以统一由点卡来表示了。但由于孩子们还没有接触到加减法的运算,所以我们只准备了1个点的点卡,孩子们在游戏中以同等数量的点卡来交换商品。这样的交换方式,是最简单的交换方式,适用于游戏的初级阶段。当然,教师也可以视幼儿的情况,适量增加几张2个点的点卡,让能力发展得较好的孩子尝试找钱的环节。而窗口取钱的方式,也引导着孩子进行必要的交往,不仅可以让孩子掌握最基础的游戏常规,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以币换物钱币形式:点卡——数字钱币取钱方式:柜员机自助取钱班级:中班到了中班,孩子们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数物匹配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钱币就可以转换成点卡加数字的形式了。点卡加数字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可以让一些数学能力较弱的孩子根据点卡学习相应的数字。到中班下学期时就可以取消点卡,使用数字钱币了。这时,为了锻炼孩子算钱和找钱的能力,熟练运用加减法,我们投放了大量2元的钱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数物匹配的能力,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自动柜员机和储蓄卡。柜员机上有密码区、金额区和刷卡区,幼儿取钱时先要在刷卡区插上自己的储蓄卡,然后在密码区输入自己设置的密码,接着在金额区输入自己想领取的金额,最后在钱盒里拿出相应数量的钱币,并取出储蓄卡。到中班下学期,我们加强了储蓄卡的使用规则,在储蓄卡的背面用圆点印章印上孩子的存款数量,每次取钱过后,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本次取钱的金额,在储蓄卡上划去相应的圆点数量。这样的规则,一方面使得孩子自助取钱的程序更加逼真,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知道储蓄卡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存款才能从里面取出钱来。在第二阶段中,孩子们通过点卡或标有数字的钱币,学会了用等价的钱币换取相应的物品,在思维方式上,迈出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第一步。第三阶段:以物换币钱币形式:数字钱币(含5元钱币)取钱方式:柜员机自助取钱存钱方式;窗口存钱班级:大班“以物换币”的“物”指的是孩子的劳动”。从中班下学期开始,孩子们不仅仅是玩一些简单的买卖游戏,而是进入了“工作状态”。各个游戏区成为了孩子们的“工作”场所,他们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工资”,从而积累“休假”时所需的花费。所以,大班上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已经能很熟练地去“上班”了,而且每次游戏过后他们都会获得一定的“工资”。为了更好地管理孩子的存款,并保证银行的流动资金充足,我们又新增了存款的项目。具体做法是:我们为孩子每人准备一本存折,每个月在存折上发放一定数量的零用钱(用印章敲圆点来表示)。孩子在银行存入钱币后,工作人员就在他的存折上敲上相应数量的圆点。存款上圆点的增加,给孩子们带来了成就感,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有了中班2元钱币的使用经验,大班上学期就可以投放少量的5元钱币,增加孩子计算的难度。到了下学期,5元钱币就正式流通了,这使得加减法的运算不再停留在5以内的范围,孩子们开始接触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到了大班下学期,我们强化了存折的功能,将存折设计成表格状,孩子每一次取钱、存钱的交易状况都用算式的方法进行记录。比如,第一次上班的工资是10元,第一次游戏中孩子使用了5元钱,那么工作人员就要在存折上写好10-5=5。如果下一次游戏中,这个孩子未上班,又花掉了3元钱,那么存折上就要写上算式5-3=2。至此,这个孩子的存折上就只剩2元钱了,工作人员就会提醒他:“你该去上班了!”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个角色游戏的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二、金钱观念发展三步曲,逐步凸显游戏主题纵观“银行”游戏,从小班、中班到大班,孩子们的金钱观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伸手要钱、勤俭节约、劳动致富。在这三个阶段里,孩子们的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1.伸手要钱小班刚开始进行角色游戏时,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愉快地参与游戏,所以我们不规定他们领钱的数量。但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数物匹配能力有限,以至于顾客每次都只能领3个雪花片(代替物),不然工作人员就容易出错。孩子用完了可以再领,不限制次数。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基本上没什么金钱概念,只是学会了“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知道有了钱可以买东西。2.勤俭节约从中班上学期开始,孩子们被规定每次游戏只能领一定数量的钱,用完后就不得参与“收费项目”的游戏。孩子们在经历了几次钱不够用的情况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去规划自己的“存款”,把钱用在最想用的地方。至此,孩子开始有了金钱概念,“勤俭节约”的观念开始渐渐萌芽。3.劳动致富到了大班,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收费”也越来越贵了,孩子们开始有了上班的意识,知道付出了劳动就能赚钱,而存折的设置,也让孩子有了上班赚钱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竞争意识——比一比谁赚的钱多。孩子们的金钱观念越来越明确,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了。总之,“银行”游戏虽然只是角色游戏中的一个环节,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部位。在考虑其他游戏点的设置与安排时,都要注意与“银行”的相互辅助和相互渗透,这样,角色游戏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机结合、统一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方位的发展。仅供参考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