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根据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XX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为平台,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合力。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构建独具港城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目标依据XX市山海相拥的独有特点,着力打造“山海德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的理想信念像山一样沉稳坚定。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进行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品格品行像海一样理性包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到2020年,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显著增强;独具港城特色的德育范式和德育品牌初步形成。三、主要内容(一)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开展“中国梦、港城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充分认识XX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握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加强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四、重点工程依据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我市独特的德育资源,本着“三个坚持”的原则,即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重点实施港城德育的“三建三创三化”工程。(一)德育品牌“三建”工程1.文明校园建设工程——凸显“六好”各中小学要按照《中学文明校园标准》和《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标准》以及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制定的中小学《XX省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围绕“领导班子好、思想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六个方面,健全创建工作机制,打造亮点补齐短板;创新方法落实措施,彰显特色注重实效;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因地因校制宜,培育文明校园品牌。2018年全市乡镇以上中小学校都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2019年全市所有中小学均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到2020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活动100%全覆盖,全市中小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比例达5%、市级文明校园比例达20%、县区级文明校园比例达30%,全市形成有影响力的个性化文明校园品牌10个。2.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夯实“六力”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启动XX省中小学生品格建设工程的通知》的精神,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各中小学要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养;着力于学生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着力于学生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整体提升,探索学生内心喜欢、知行合一、坚守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育人范式。各中小学可以从“建设有亲和力的学生发展中心、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开发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发展有鲜活力的学生社团、打造有创造力的育人团队、构建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等方面,立足学校实际、挖掘本土资源,实施学生品格提升工程。2018年我市启动省市县区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联建联创工作,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孵化培育机制,推进学校德育“一校一品”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工作举措,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放大示范辐射作用。每年建设县区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60个、市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20个、省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4—5个。3.学生中心建设工程——追求“六有”各中小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防控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具有XX特色的星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高中段学校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工作,扩大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增加职业规划指导,推广积极心理引导和思想品格方向引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化解困难,缓解压力,引领成长。学生成长(发展)中心建设要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追求“六有”目标即“有场地、有队伍、有设施、有服务、有实效、有特色”,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与提升。一是明确学生中心建设目标。2018年,全市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及中学都要建成星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星级中心实现全覆盖,其中三星级普通高中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均达二星级建设标准,四星级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均达三星级建设标准。到2019年,县区中小学二星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达60%以上。到2020年,36个班规模的小学、全部初级中学均达到二星级建设标准;三星级高中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均达三星级建设标准。二是加快德育课程开发实施。中小学要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家长学校等,并通过课程实施、专题讲座、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等方式实施。到2019年,全市中小学成长(发展)指导中心都要通过量表分析、软件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为每位中小学生建立学生成长(心理健康)档案,助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推进专业德育团队建设。2018年,每所中小学都要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到2020年,满36个班规模的学校,每个年级都应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二)育人范式“三创”工程1.创新德育教学范式——课程育人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的重要载体。落实国家德育课程,上好道德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等课程;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各县区教育部门、学校要针对区域的现状,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注重德育资源的创意开发,创新育人资源载体和德育范式,让各类育人资源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师生鲜活呈现,促进学生按照个性发展需求平等、充分、便利地获得发展提升。2.创新德育实践范式——活动育人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实践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一是支持学校开展“读书走天下”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假期、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自然,举办各类文明礼仪冬令营、夏令营,开展祖国建设成果发现之旅、中华美景欣赏之行等游学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港城情结。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科学馆、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进行军事素质、体能拓展、科学探究、艺术熏陶、劳动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搭建港城教育志愿者平台,组建港城志愿者分会,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助困、乐善、环保等志愿活动,到2019年我市中小学生注册志愿者达5万人,形成擦亮港城底色的一支生力军。三是强化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各中小学要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为学生社团配备必需的器具、设施和资源,形成社团活动的重要物化载体,引领学生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提升,不断提高学生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达成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真正践行活动育人。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为学生社团做指导和服务。市教育局每年继续表彰“十佳学生社团”和若干优秀学生社团。3.创新互联网+德育网络——协同育人一是建构港城特色德育工作体系。挖掘德育素材,拓宽德育路径,利用“云海在线”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二是密切家校联系。2018年全市所有中小学都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及年度工作计划,形成家校互补的工作机制。各中小学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家校合力,提升德育效率。三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各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学校,明确领导分工,组建教师团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固定活动场所,明确教学内容,做到有场地、有计划、有教材。要利用好“云海在线网上家长学校”平台,突破时空的限制,积极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四是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积极发挥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的育人作用,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要活化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延伸德育时空,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让立德树人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给予正能量,达成协同育人。(三)学生品行“三化”工程1.深化习惯养成教育——奠基终身发展各中小学要巩固以“守公德、勤学习、爱劳动”为内容的“三养成”教育成果,各县区要总结辖区习惯养成教育典型,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各中小学要树立养成教育先进典型,结合“省市级三好学生”“省市美德少年”“港城好少年”“XX好少年”推荐表彰活动,常态开展“最美小雷锋”“最美志愿者”“勤学之星”“勤劳之星”等校级表彰奖励活动,将习惯养成教育做好做实,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活化文明礼仪教育——涵养高雅品质落实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推进会要求,在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开展“八礼四仪”教育活动。一是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和学生常规管理中强化文明礼仪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