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运用“互联网+”助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一、推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创新举措1.持续推进便民服务改革。推进“同城通办”“局所联动”、“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等多项改革举措,深化“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企业名称登记、简易注销等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调动下,全县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达1887户,其中企业471户(含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个体工商户1416户,新增注册资本18.66亿元。2.推进电商服务业发展。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惠农网、京东等主流电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2350万元实施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县注册网店651家,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和社区电商服务站1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30个(其中贫困村50个),村级电商覆盖率100%。建成950平米的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整合韵达、百世、中通、申通快递公司,物流中心上下行日均配送量2300余件。2020年网络交易额10亿元,上行枇杷、黄桃、刺葡萄、金秋梨、山下红、冰糖橙等产品15个,完成销售额0.91亿元,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3.强化消费维权服务。消费维权实现“五线合一”,已将12331、12365平台全部整合为12315平台,12315中心维权网络从线上延伸到线下,通过12345县长热线,来电来函及网络投诉等方式进行消费维权。开展了“3.15”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和“凝聚你我力量”等主题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受咨询、建议和投诉352余人次,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500余公斤。共发布消费警示12条,受理消费者咨询、建议、投诉举报15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1000余元。二、存在的问题新型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领域所面临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足带来服务供给短板,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刚起步,2020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27个,5G网络建设规模仍然较小,县域内冷链物流、智能快递等服务设施建设还面临不足等问题。同时,一些监管和规范方面不健全,导致提质空间受到限制等情况。三、相关建议1.建议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支持。一是在已出台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基础上,根据实际将一些短期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转为长期性政策。二是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制度,灵活就业等就业新形态对就业服务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权益保障政策,比如加大社保政策灵活度,对共享员工、线上直播从业者,给予少交社保费政策,并将其与正规就业一视同仁,提高年轻人从事新型消费业态的积极性。三是对新业态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或专项贷款,帮助企业临时周转,积极支持供应链金融为新业态相关企业提供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逐步完善监管方式以规范供应链金融发展。2.建议加强数字化转型协同,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益。稳步推进网络建设、大力推动应用探索、鼓励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环境,目前一些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企业数字化上下游协同不够,单靠自己摸索,投入高、周期长、收益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导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需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培育数字化转型生态,提高转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