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强基础促稳稳定”中加强基层调解功能的思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轨、利益调整,各种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各类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在县、乡、村社会治理末梢,矛盾纠纷多发少调、发而不调、调而未结、拖大拖炸的情况不在少数,有的甚至转化成“民转刑”案件、乃至命案或群体性案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稳定,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所在,建议在“强基促稳”中开展专题调研予以破解。一、现状分析(一)纠纷类X情增长明显。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互为叠加,在此背景下更易引发矛盾纠纷,特别是因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医疗救治、物业管理、环境保护、交通事故、家庭婚恋、土地权属、饮水灌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逐年增长,成为破坏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诱因。(二)纠纷类X情多发少解。尽管纠纷类X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受基层政权、专调力量、X力配置、后续跟踪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普遍存在矛盾纠纷多发少调、或调而不解的局面,很多矛盾纠纷事发后就无人问津、久拖不决,任由事态发展、发酵,一步步演变成为民转刑案件,有的甚至酿成“命案”。有的群众在思想层面上形成“小闹小处理、大闹大处理”的认识,为促成纠纷化解,不惜采取上访、串访,甚至封门、堵路方式表达诉求。(三)调解力量各自分散、各自为战。全国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纠纷调解机构,一般按照“谁受理、谁调处”的原则进行。从实践上看,因群众遇到困难习惯于直接拨打110,导致矛盾纠纷类X情,不管是不是属于X局受理的,大多都由X局先行处X,再视情分流。县、乡也基本没有建立调解专门机构,大多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人、财、物力情况组织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司法、法院、信访、X等职能部门和乡镇、村居等基层组织缺乏信息互享渠道和执法协作通道,配合松散,衔接不紧,直接影响调解效果。二、工作对策(一)成立调解机构。建议区分县(市、区)实际和纠纷数量,结合12345和X平台建设,在县级层面建立“调解中心”,各乡镇建立“调解分中心”。“调解中心”负责受理、分流纠纷X情,“调解分中心”负责接受、承担“调解中心”分发的纠纷X情的跟踪、化解和回访工作。同时要整合一切内外资源为调解所用,特别是要注重将律师、社会乡贤、退休老干部等特殊群体吸纳进来,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XX镇从辖区纠纷X情实际出发,结合践行“枫桥经验”,创造性提出“调解三员”做法,切实集合公调、X民调解力量。“协调员”:派出所根据辖区X情,设立三个处X组,分别由副所长带班,每个处X组分设两个作战单元,每个作战单元专门配备1名矛盾化解“协调员”。派出所一旦接到可现场调解类X情,“协调员”同步出X,到达现场后配合民X做好双方矛盾调处、化解工作。派出所还建立X情日清周结制度,实时倒查、跟踪催办此类X情办理情况,确保可调解类X情能调尽调。“专调员”:X派出所强化公调对接,进一步密切与司法所协同协作,由政府出资,聘请3名离退休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专调员”。派出所对无法现场调解的纠纷类X情,实时通报给镇司法所,由派出所“协调员”和司法所“专调员”共同介入调处矛盾纠纷,确保纠纷类X情实时处理,防止矛盾升级、演变。“群调员”:X派出所主动与镇村协调沟通,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望乡亲中选出群众调解员32名。对经“协调员”和“专调员”多次调解仍不能有效化解的矛盾,适时召开由“群调员”参与的调解会,由驻点镇干部、派出所、司法所、村干部和“群调员”五方共同把脉、调解,推动案结事了。(二)厘清调解职能。区分部门职能,划定各单位所承担的调解任务清单,确保县级“调解中心”接到X情后,能够迅速分类、快速分流,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也保证“事后有源可溯”。比如,省X厅和司法厅于X年8月出台的《X110报X服务台与X法律服务平台联动处置纠纷的工作意见(施行)》,就明确将医患纠纷、邻里纠纷、家庭成员纠纷、婚恋纠纷等4类纠纷,划为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范围,真正做到专业的人调解专门的事。(三)突出基层主责。很多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就需要镇村两级部门和干部负起责任,主动靠前,全程跟踪,反复持续做好化解工作。特别是邻居纠纷、土地纠纷、地界纠纷、用水纠纷,有的一触即发,但只要有人三天两头坚持做双方调解工作,就是无法化解矛盾,也能及时发现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避免发生“民转刑”案件。(四)建设平台预X。建议结合“十四五”大数据建设规划,同步建设矛盾纠纷大调解数据平台,一方面实现X、司法、信访、法院等多部门矛盾纠纷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依托平台探索建立涉稳风险“分色”预X机制,既有效监测已发纠纷X情的化解进度,又对某个时段、某个行业、某个区域的纠纷类X情进行汇总监测,实时发布预X,提醒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倒逼相关行业、单位、部门及时做好补短板工作。同时,建议把调解质效纳入平安建设考评范畴,视情奖优罚劣,推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