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案例依托油茶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案例:依托油茶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十里沙江美如画,万亩茶花遍地开。走进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派整洁秀丽的自然生态风光跃入展帝。近年来,平安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树地标、强产业、促发展、惠民生”的思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产业、生态、民风持续好转,先后被评为“衡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油茶之乡”“湖湘文化示范基地”。一、做活产业,做亮品牌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生活富裕为目标,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差异化定位、产业化布局、市场化开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推进了平安村经济蜕变。做活油茶产业。常宁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其中西岭镇是常宁油茶主产区之-,而平安村又是西岭镇的代表。昔日的平安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近年来,平安村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以山入社,引进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高产油茶基地3137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公司与农户7:3的收益分成。2017年,全村种植的千余亩油茶树迎来丰收,村里每户都要派出一人参与采摘。进入丰产期,像这样的一棵油茶树能榨出一斤油,实现了平安村广大农户“百亩茶山万斤油,又讨老婆又盖楼”的美好愿景。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依托“无渣生姜”这一一国家地理标志,平安村无渣生姜专业合作社创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专业技术指导、包装加工、村旅游销售+电商销售模式,打造出“无渣生姜糖”“姜榨”等多种特色农副产振品,基本解决了无渣生姜有名无市的问题。通过创建合作社,根据当地山多土少的特色,带领农户通过大力发展种植积壳、尾生等中药材,在“夹缝”中发展经济。利用油茶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平安村打响了“茶山飞鸡”的品牌。“茶山飞鸡实施统一育雏、统-供苗、统-防疫、统一配料、统一标准回收宰杀销售,分开养殖的合作方式,既节省粮食成本,又为油茶林除草施肥,实现林畜共生的生态环境。目前合作社共有农户260余户,全年养殖加工10万羽,产值达5000万元,村民集体收入增收145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50余人。打造特色旅游产业。西岭旅游资源丰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平安油茶小镇为中心,以牛迹登高、五门牡丹、六图古村、石山荷花、油茶花谷、五冲瀑布、瑶仙浴池等景点为主线的优质旅游路线。依托大三湘文化产业园,平安村着力建设“十里沙江”风光带、“农俗文化体验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实现由单一的油茶种植向油茶加工和乡村观光旅游、农俗文化体验等多层次生态产业发展。2018年,平安村“油茶小镇”项目完成全面布局。目前,已流转土地600亩,规划建设香草园300亩,建民宿馆、农家乐、农业休闲和农事体验园300亩。项目建成后,可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150万元。二、严抓共管,全民参与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平安生态环境蜕变。抓脏乱整治。平安村通过整治乱采乱挖,从源头上根除了污染源;通过新建、整治山坪塘,整治引水渠,新建饮水工程,严格管控化肥农药的使用,全面落实河道保护与治理,解决了当地村民的集中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兴建垃圾中转站,探索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卫生评比,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征文比赛等方式,让村民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抓生态建设。全面实施绿化增量最提质行动,党员干部带头植树造经济林,乡村庄绿化等工作,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春夏交接之际,绿色随处可见、声声娃叫响彻荷塘,行行白鹭翱翔蓝天。平安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抓管控保护。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加大保护力度,严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建房、修路、耕种等负面清单和正面标准,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引导,还原农村田园风光本色,形成自然生态美、人居环境优的良好格局。三、完善制度,淳化民风坚持塑形和铸魂一同进行,推动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新常态,加强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以德立村。以“周”为主姓的平安村民系周敦颐之后裔,留有“尚书房”“下马墩”“九樟过洞”“朱印山”“祖母塘”等美丽传说。为弘扬乡村传统文化,该村新修了孝文化广场、周元公雕像、西岭书院、幸福乡村大讲堂、平安大舞台等-批文化设施;建成了村民活动中心;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生态文明家庭”“西岭好人”评选、互助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为弘扬孝文化、福文化,该村小学生人人学习和背诵《三字经》《弟子规》,通过孩子传播正能量,让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入脑入心;组建了龙狮队、腰鼓队等文化团体,举办了纪念周敦颐诞生千周年纪念活动。湖湘文化交流会、研究会将平安村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在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平安模式”受到推荐。以法治村。平安村通过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有,按照“七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村民的普法教育。通过规范设立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栏,对办事流程、事务办理、财务数据等进行公开,让工作在公开透明的制度下阳光进行:村“两委”通过张贴、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等方式,接收村民监督,逐步建立起依法依规办事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加强治安管控,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打非治违成绩显著,近几年没有发生一例刑事案件。以制建村。该村通过落实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创新形成了“村民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群众决议、监督委员会监督、决议结果双公开”的村民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发挥村规民约、群众性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鼓励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潜移默化地将移风易俗深入群众心中,达到树立文明乡风的目的,原先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止。以干兴村。“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党员队伍建设,平安村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重大决策的实施,村“两委”都能做好论证和引导。在推进乡风文明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能够带头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给村民邻里做出良好表率。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