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基层监狱机关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策略研究在“互联网+”新语境下,网络凭借其强大的互动性和渗透力迅速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主阵地,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滋生新型犯罪、应对处置社会舆情的“最大变量”。监狱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工作环境封闭敏感,经常处于网络舆论危机的“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舆论热点,影响监狱形象。如何牢牢把握舆情动态监控,及时消除舆情噪音,引导控制舆情影响,科学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已经成为了摆在监狱机关面前一项严峻的挑战,也是新形势下监狱机关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新媒体语境下基层监狱机关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置的困难点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渗透和新媒体应用的井喷式发展,截止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网络成为了舆情危机的发源地,网络舆情成为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根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发生涉政法舆情案件1090起,虽然司法行政系统占比相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监狱仍是舆情危机的高发地,表现出了“重者恒重”的特征,给监管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挑战。(一)舆情风险研判预警缺乏实效,舆情难防。在新媒体语境下,舆情发酵推进、异化演变速度越来越快,新的舆情手段、舆情模式、舆情样态层出不穷,花样迭新。面对网络舆情的海量信息,基层监狱信息收集整合能力非常有限,监测技术手段严重滞后,无法实现网络舆情的量化,往往需要依靠上级机关进行信息批转,难以有效完成舆情萌芽阶段的分析研判和风险防范预警,容易陷入“沉默的螺旋模式”,贻误了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刺激舆情蔓延升温,酿造舆论灾难。(二)舆情处置思想手段被动保守,舆情难控。“得互联网者得天下。”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语境下,舆情工作已经从单纯宣传灌输渐渐转向了研究舆情、引导舆论层面,但由于基层监狱机关封闭性和隐秘性的特殊属性,绝大多数基层监狱在网络环境中的舆论引导号召能力不足,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工作仅停留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理论层面,真正处置危急情况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切之有效的处置预案,部门沟通联动机制不顺畅,“唱独角戏”“信息孤岛”现象明显,舆情控制手段单一,造成舆情处置后知后觉,陷入舆论倒逼的被动局面,丧失舆论主阵地。(三)舆情烂尾带来次生舆情隐患,舆情难解。根据法制网舆情中心对2018年上半年涉政法舆情案例的定量分析,政法队伍违规违纪案件作为“烂尾舆情”的多发领域,旧案舆情重燃风险持续飚高,“回应率高、处置率低”的剪刀差现象突出。舆情烂尾,是指某一热点舆情事件在开始时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起初声势很大,但事件的后续发展及结果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导致网络舆情朝着抹黑监狱机关形象、降低监狱执法公信力的方向演进,给监狱工作开展带来不可逆的恶劣影响。二、基层监狱机关网络舆情危机根源分析近年来,监狱机关越来越认识到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应急预案、行动框架和处置管理制度。XX年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成效初步显现,但针对长期存在的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困难点,究其根源还是舆情危机管理认知偏差、舆情控制手段单一、线上线下联动机制不健全造成的。(一)舆情危机管理认知有偏差,难以满足公众舆论关切。在新媒体语境下,“加强舆情防控”成了各级各地工作报告中的重点热词。对基层监狱来说,受传统舆情处置经验的影响,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工作还处在平息舆论、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公共形象的阶段,这符合危机压力情景下监狱机关的“第一反应”,但也是舆情危机处置的最低标准。在这一标准下,监狱机关的舆情观念还未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舆情存在恐慌感,往往一味迷信“舆情专家”、“万能模板”,把“摆平”当成“水平”,把“搞定”当成“稳定”,在安保维稳的压力下忽视了网络舆情演变的本质矛盾,难以满足公众民意诉求,导致舆情危机难以得到有效防控。(二)舆情控制手段单一不及时,难以达到舆情处置效果。基于对舆情危机管理认知的偏差,网络舆情爆发后,以统一口径、封锁信息、压制管控为特点的舆情控制手段仍是基层监狱舆情处置的主要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对舆论信息进行监控删除,可以有效地处置虚假信息、防止恶意传谣,但这种方式并非适用于全部舆情危机,“防民口甚于防川”,越是切断舆情信息流动,越会激发公众强烈的猎奇感,导致舆情演变速度更快,舆情危机全面爆发。(三)线上线下联动机制不健全,难以熟练处置舆情危机。网络舆情的本质是公众对线下公共事件的的网络表达,是现实矛盾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基层监狱机关舆情管理工作相对闭塞,对舆情演变规律把握不深,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传统处置方式,对舆情应急处置和解决实际问题缺乏统筹共治的眼光,一心忙于线上“灭火”,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为舆情重燃埋下隐患;或者一心忙于线下“追责”,忽视舆论引导,信息公开工作陷入“沉默状态”,使公众在未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发表煽动性、暴力性言论,舆情危机加剧,影响监狱机关形象。三、探讨新媒体语境下基层监狱机关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置策略今年9月,在中央政法委政法网络新媒体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要深刻认识“得互联网者得天下”的时代命题,切实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监狱机关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网络舆论阵地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促进监狱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把好“舆情脉”,培育科学管理舆情危机新思维当互联网成为时代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思维就成为一个合格领导干部的标配,落实到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方面,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转变舆情观念,提高网络素养,用心把好“舆情脉”。“群雁高飞头雁领”,基层监狱机关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垂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把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放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上来,时刻紧绷舆情安全弦,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舆情就是镜子”的工作理念。要明确舆情应对仅仅是治标,防范舆情才是治本,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和舆情敏感度,深刻认识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转变传统网络舆情以“删封堵”为主的控制处置方式,积极、稳妥、审慎、有序的做好监狱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敢于亮剑、主动作为,以开放的姿态回应公众关切,“线上线下”两手抓,真正把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为舆情处置工作开展夯实领导根基,确保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取得实效,坚守监狱安全稳定底线。(二)打好“提前量”,加强舆情风险研判和预警预案网络舆情是一个从酝酿、萌芽、爆发到升温、反弹、平息的动态演变过程,背后往往存在规律性的矛盾触发点,知悉网络舆情的成因,及时做好舆情研判预警,前置舆情危机防范关口,可以最大程度地将负面舆情影响降低在可控范围内,对争取处置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技术层面的种种限制,基层监狱机关网络舆情监测能力非常有限,信息收集整合滞后,常规化的舆情数据分析研判工作难以有效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掌握舆论主动权、话语权,实现“弯道超车”,就要求监狱机关切实做好舆情风险趋势研判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打好舆情“提前量”。监狱在获得舆情信息后,要迅速开展信息分析和分类研判工作,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推断出舆情性质,甄别出突发舆情事件背后的矛盾激化点,预判其转化为舆情危机的可能性,准确把握事件的动态性发展,做好舆情危机处置全过程风险研判。切合监狱工作实际,具体舆情风险研判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舆情扩散路径研判,不同的舆情扩散路径决定了社会关注的热烈程度,监狱在获取数据信息后,要及时梳理舆论传播平台,尤其是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两微多端”社交媒体的“网红”“大V”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并提前研判媒体介入报道的可能性,预估报道在全媒体扩散的影响程度,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危机处置;二是舆情环境因素研判,舆情环境的新变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舆情危机事件走向。监狱工作性质敏感,加之历史因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监狱形象长期被灰暗定格,涉警舆情一旦发生,势必会产生非理性、暴力舆情危机。监狱要提高舆情危机研判的立足点,拓展舆情研判的历史纵深度,从“刻板印象”中深入分析矛盾本源,充分做好舆情走势的分析研判;三是舆情观点倾向研判,不同的舆情观点倾向决定了舆情危机处置的难易程度。监狱在做出舆情响应时要时刻跟踪舆论关注焦点,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干扰,深入分析观点倾向背后隐藏的舆论矛盾点,把握舆情主流态势,做好舆情危机处置的全过程研判统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监狱安全维稳工作形势严峻,舆情危机科学快速处置要求高,监狱要根据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结合舆情应对新思维和舆情案例库数据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全方位、多层次、操作性强的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高舆情预警精准度。要做好监狱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总预案,明确舆情处置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组织指挥及职责任务、舆情风险分级处置、应急保障和具体工作要求,为舆情处置工作开展明确责任任务;要做好舆情风险分级预案,根据总预案中明确的舆情风险三个等级,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预案,确保在舆情异化升级时,迅速做出反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减少负面舆情对监狱工作造成的影响。(三)搭好“防火墙”,筑牢舆情应对处置闭环机制监狱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神圣职责,务必在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排兵布阵、协同进击,确保打赢两个战场。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工作中,要想平息舆论,推进问题解决,真正实现舆情闭环,就必须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搭好舆情“防火墙”。1.快速介入,做好线上“灭火”工作。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后的4小时被称为“黄金4小时”,错过这段时间,舆情应急处置就会陷入被动局面。因此,监狱要在省监狱局的安排部署下,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对重大突发舆情危机事件,确保在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一般性舆情危机事件,经分析研判后确需回应的,确保在24小时内通过监狱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两微多端”予以回应,主动公布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调查情况,并根据事件进展,持续发布权威信息,不打官腔官调,基于不涉密的前提下,明确告知公众事件真相,做到“讲真话、道真况、吐真谛”,时刻把握舆论话语权,抢占舆论“主阵地”。2.狠抓整改,做好线下“防火”工作。“舆情就是警情”,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源于监狱机关的公信力不足,即执行制度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完备或公众互动参与度不高等。监狱要想有效预防舆情危机,就必须做到狠抓源头管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与公众的良好沟通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舆情危机发生时,要积极开展事件调查,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因恶性传谣造成的舆情危机,要及时公开事件真相,坚决打击斗争,塑造监狱机关良好形象;对因个别民警工作纰漏造成的舆情危机,要及时回应舆论质疑,不回避、不拖延,勇于担责,严肃追责,维护监狱形象,确保舆情处置形成闭环,共建线上线下同心圆,推动监狱管理能力上新水平。(四)带好“排头兵”,坚守新语境网络舆论主阵地2016年,国办发61号文件出台,“舆情回应”首次上升到国务院文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新形势;同年12月,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网络舆情分析师年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我国舆情分析师人才队伍的构想和培养体系,舆情研究和应急处置工作成为了党的舆论工作在新语境下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基层监狱机关要想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核心在班子,关键在人才,必须下大力气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培养舆论“意见领袖”,培育“网红大V”,争取舆论主动权,带好舆论“排头兵”。1.聚合队伍力量,打造监狱红色网军。随着舆情处置业态的迅猛发展,舆情危机事件汹涌泛滥,在这种形势下,基层监狱机关只有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聚合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舆论影响力大,善沟通、会管理、敢创新的专业舆情队伍,才能切实处置平息舆情,营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