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住宅案例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永續住宅理論演進與實踐□吳政哲/中國同濟大學建築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候選人□張國禎/中國同濟大學建築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候選人一、前言不可否認的,從關懷人類居住的地球環境出發,所建立生態、節能、減廢及健康等目標所訂出的準則,對於大部分的建築類型,的確具發揮其規範性,實質上對於建築設計者或是地球村的任何一份子,無論是積極地引導,或是消極的約束,都發揮其正面的價值意義。但符合這些「生態住宅」評量的建築物,是否就可無慮地居住,對於單棟的住宅單元或土地使用強度極低的住宅或許可以;隨著現代生活快速演變,社區的聯繫模式隨著居住地與工作地結合,生活型態與空間結構已隨之改變。社區組織、類型及空間也因而形成更複雜的社會關係,成為與公共建設、社會福利等交互影響的層面。其中「居住者」這樣的因素,一直被忽略著,因為「居住者」的群居行為多為複雜且不可預測。從人類群居之歷史來看,存在著聚落的形成與沒落,如同生命之生、老、病、死之循環,若以「社區」或是「聚落」作為住宅整體評估的單位,在深度上引入居住者的使用行為、建築維護管理、社區意識等等軟體與硬體的綜合評估體系,以「硬體」為基礎的評量架構,輔以「軟體」上社會知覺層面的項目,提升社區居民本體意識之肯定,並能共用與生活相關之利益,建構出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具有凝聚力之社區共識,「生態住宅」狹隘的架構,將可逐步邁向「可持續社區」的境界。(一)霍華德之「田園城市」的概念霍華德,E.(EbenezerHoward,1850~1928)英國「田園城市」運動創始人,在當時城市之發展背景是工業時代,人口急速成長,而人口聚集的速度,破壞原有低人口密度的土地政策及基礎設施,農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無限的膨脹、生活條件日益惡化及貧富不均的社會問題。1.田園城市的內容概述田園城市(gardencity)亦稱花園城市[1]。由英國霍華德在1898年提倡建立的城市,即在田園中獨立的理想城市。每一個田園城市的單元占地規模為6000英畝(24.3平方公里),核心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畝(4.05平方公里);四周為農業用地、牧場、果園、森林外,還包括農業學院、療養院等,占5000英畝(20.25平方公里)。在這6000英畝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鄉間。城市人口超過了規定數量,則建設另一個新的城市。每個田園城市單元以向心式的模式,由六個田園城市單元圍塑出一個約二十萬人口的中央城市,城市中央為公園及公共建築與行政設施,外圍為花園及住宅,再外圍為工業用地,城市外皆農業用地,合理分配土地使用及人口密度。田園城市的單元規模,對應到台灣台北市人口密度最低,生活空間品質較佳的北投行政區,其總面積為56平方公里,約田園城市單元的2.3倍,而北投行政區的總人口數在2005年12月的統計約為250,000人,若以田園城市的單元同等規模換算可居住之人口數為73,600,台北市的北投行政區人口密度尚超出田園城市單元人口負載的三倍之多,且有許多區域是山區禁建區域。當然,1898年霍華德所構想的理想城市,其社經產業背景與今日是不可同日而語。2.田園城市的特點霍華德建構一種既有城市優點,又有鄉村特質的理想城市,他稱之為「田園城市」,實質上是城市和鄉村的結合體。其理論之主要特點如下:(1)城市四周為農業用地所圍繞,城市居民可就近得到新鮮農產品的供應。居民生活在此,工作於此,所有的土地歸全體居民集體所有。(2)田園城市的居民使用土地必須繳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來自租金,在土地上進行建設、聚居而獲得的增值仍歸集體所有。(3)限制田園城市的規模,每戶居民都能擁有合適比例的自然空間。3.田園城市理論可擷取之優點許多發展中的城市,包括台灣台北市之後天環境條件、人口密度、都市發展,已經是不可逆的成長與擴散,完全超過田園城市的模型規模,但從田園城市的理論中,仍有可供參考之處:(1)完整的生活供應圈現階段都市土地規劃與社經結構本已無法達成自耕自給自足的條件,但從田園城市的基本精神,即在完整的生活供應圈,這對應到社區的實質環境條件,屬於交通、市場、學區、食衣住行生活區的可及性。(2)集體意識的建立田園城市的土地政策為公有制,地價的增值歸居民集體所有,意味著城市財務政策的獨立,這在現階段台灣土地及財政劃分是不可行的。但值得可取之處,來自於田園城市思考出一種實質的方式,讓居民能夠更明確的掌握擁有的「公共資源」為何,無論是田園城市的區域財務、現階段的社區的公共空間、管理維護,透過「公共資源」的分配,進而建立居民共同參與的集體意識。(3)適當的發展規模田園城市合理的分配土地使用規模,這對應在社區規劃是社區發展規模,現階段是由容積率控制土地使用強度,而非社區最適發展規模,單純的由容積率來控制,將造成交通負載的增加,公共設施不足,環境負荷無法估計,生活品質低落的現象發生。(二)生態村的概念生態村的構想最早是在物質極其豐富的生活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及環境的問題,使人類生活有了不協調的感覺。相同想法的人們漸漸聚集到一起,共同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這一群有著社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人在世界各地蔓延起來,滋賀縣立大學的仁連孝昭教授成立了「NPO生態村網絡法人機構」、羅斯和西爾德‧杰克遜成立了「全球生態社區網」(globalecovillagenetwork,GEN)、FutoshiAkimura在滋賀縣近江八幡市成立了「小舟木生態村」(kobunakiecovillage)[2],探索可持續發展社區的可能性。例如改善住民居住環境、植物與建築物搭配、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如何不依靠機械設備如空調和暖氣,也能使生活過得很舒適、如何充分利用當地原始材料,像是木材土墻等原材、探討當地自然能源是什麼及如何利用、如何自給自足成為完整的生物區域(bioregion)等等。透過以生態為主軸,思考人類建成環境及生活模式的生態村在世界各地點狀的蔓延起來:1.蘇格蘭的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ecovillage,Scotland)(1)概述蘇格蘭的Findhorn生態村位於蘇格蘭最北邊。生態村的發展是由幾位關懷人性、社會、都市過渡開發的環境等等的成員所創立的,開始由自身默默地以有機耕作的方式為生,並藉由生活的互動,將環境可持續的概念與當地村民分享。從1972年至今,這個獨立的生態村已經透過基金會、媒體及當地實質的生態課程,推展到世界各個角落,啟發人類重新思考在地有機生產的可行性、生態建築、再生能源利用、社區關懷互助等等的議題,也是與世界接軌的生態社區,並提供相關資訊、經驗以及全球網路連結。(2)發展方針Findhorn生態村透過生活的實踐與自治的教育體制,將社區可持續的構想傳達到世界各地,而整體社區的發展方針如下:A.生態住宅-當地材料、隔熱設計、健康建材、簡易工法B.綠色能源系統-太陽能及高效率的能源C.節水系統與污水再利用D.自給自足的有機栽植E.自治的經濟系統及管理機制F.定期的生態教育G.共同的公共空間(共同廚房、洗衣間及接待空間)及聚會空間2.印度的阿羅生態村(Aurovilleecovillage,India)(1)概述阿羅村[3](Auroville,India)位於印度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由近100個不同的村落組成,範圍約25.2平方公里,阿羅村主要的範圍約10平方公里。在初期的發展目標希望成為一個世界的小鎮,在這里來自全世界的人們都能生活在寧靜和諧中,高於一切信條,一切政治,一切民族,實現人類世界大同的境界。Auroville是一個特別的國度,也是所有建築設計者的夢想境地。這裡的建築物並不是由建築法規來規範建築物該如何設計及施工,而是由Auroville可持續發展的精神為設計中心,建築師所設計的形式、空間與構造,在符合安全的條件下,詮釋Auroville當地的氣候、人文活動、當地材料或是精神層面的意涵。(2)主要的發展方針A.生態住宅-當地材料(CompressedEarthBlocks,CEB)、簡易工法B.營造社區的靈魂中心3.澳洲水晶永續農耕生態村(CrystalWatersecovillage,Australia)(1)概述水晶永續農耕生態村位於澳洲昆士蘭布利斯班市[4](Brisbane),1987年由MaxLindegger、RobertTap、BarryGoodman及GeoffYoung所規劃,,經過10年的可持續發展,在1996年獲得聯合國人居居住環境獎(UNWorldHabitatAward)的肯定,是世界由永續農耕(Permaculture)為理念作社區發展的先驅,並持續性地以生態教育推廣為己任的社區。這個社區其面積為640英畝(259公頃)保留80%的土地面積為公有地,發展可持續的農業、林業、生物棲息地及居民休憩使用。其餘20%的土地為私有制,供200~300位居民住宅及2個地塊作為社區之低衝擊的商業使用。(2)發展方針除了符合可持續社區的生態住宅、零排放等課題之外,該社區著重:A.永續農耕(Permaculture)的實踐發展與教育推廣B.野生動物的屏障與人居環境的緩衝C.最小環境衝擊之基礎建設D.生態教育-生態村設計、永續農耕課程與親自動手做、環境生態宣導-野生動物、植物環境E.多功能之社區公共空間-討論室、資料圖書室、社區聯誼中心、社區消防隊、醫務室、簡易餐飲中心等4.美國紐約州以色佳生態村(Ithacaecovillage,NY,US)(1)概述以色佳生態村[5]位於美國紐約州南部,在1991年有一群由生態環境關懷的居民,在以色佳組成一個社區,其面積為176英畝(71.28公頃)分為五區分期分區發展,且保留80%的土地面積作為自給自足的農業耕作、自然保育區、濕地、森林區。在第一期的發展提供15戶的生態住宅簇群,以高效率的能源使用、隔熱及中水在利用為主,整體基礎公共設施的建構也以零排放的概念規劃,在社區產生的生活廢水,以濕地作為天然的過濾系統,並在合乎中水排放水質之標準下再利用。整區規劃留設未來的訪客中心,做為社區教育與聚會、生態宣導及研究的場所。(2)發展方針A.整體社區分期分區發展B.規劃足夠的耕作土地發展有機農業,達到糧食供應之自給自足C.規劃生態保留區-水池、濕地與森林區D.建立最低生態衝擊之基礎建設需求-道路交通、停車區、建築規模E.設立社區教育中心推動可持續的社區教育與發展5.桃米生態村(1)概述台灣近年在經歷若干天然災害後,也重新思考環境與人居空間的關係,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以生態概念為主軸,以發展成型的有桃米社區、山美社區、湖本生態村、無尾港社區等鄉村型生態社區。桃米生態村[6]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在台21線埔里往日月潭路上的山村,海拔介於430~800公尺,為農田、村落、森林及多樣化的濕地交錯。在經歷1999年921大地震災劫,埔里鎮的全半倒戶數居全國災區之冠,許多居民家毀人亡,市鎮景觀也滿目瘡痍,百廢待舉。而桃米轄區內369戶中有168戶全倒,60戶半倒,佔總數六成以上,聚落幾乎夷為平地。災後重建共同的目標,集結了村民整體的力量來思考社區的未來,生態村構思在村民的討論中逐漸成形。藉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世新大學觀光系積極的協助,使社區朝向生態休閒村規劃,並進行調查與推動專業教育訓練。(2)發展方針災後埔里桃米人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發展深度的自然生態、農家民宿、有機農業、鄉土餐飲等,以生態與休閒的定位來重建家園。其主要的:A.跨領域的合作:社區定位時邀請不同領域背景專家的參與B.調查與監測:物種的調查需每月一次C.生態工法的營造:自主營造D.河川與濕地的保護:生活命脈與濕地之功能E.社區綠美化與原生物種(苗圃):原生種與外來種之差異F.生態旅遊與民宿的推廣:生態旅遊的串連(三)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係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994年提出,期盼從文化建設的角度切入,其宗旨在透過社區居民自發的凝聚力,建立台灣基層社區的共同體意識的一種新的社區振興運動。在文建會之白皮書所訂立之目標為:「社區是人們活動的舞台,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社區情感的集聚與聯結人心的過程,是一種善良互動的循環,是一個永無止境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