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装备产业的建议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升,大众旅游的需求和消费也在不断升级,邮轮游艇、房车自驾、低空飞行等旅游业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也催生了市场对旅游装备的需求,文旅装备产业既拉动了文旅投资,也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带动了旅游消费,是旅游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点。我市文旅资源丰富(康养等),专汽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我市现有房车生产能力的企业约XX家,真正在生产的有6~7家,产销量一年XXX台左右),其他配套产业都有布局或正在发展中(依托引进大型主题乐园,依托发展通用航空、低空飞行,依托发展房车露营基地项目和康养项目,依托纺织产业发展户外运动服饰,依托发展户外休闲食品,依托提升城市品质,依托发展旅游商业,依托承办竞赛项目,依托开展户外直播等),对大力发展文旅装备产业有较好基础。对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高起点推进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和产业优势,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发展文化旅游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或支持政策,可重点依托专汽(应急)装备、航空物流装备、新型软体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有产业集群,按照“一基地、多园区”的模式,打造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并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以房车、观光车、改装车为重点的旅游交通装备产业,以健康食品、休闲食品、生物医药和医疗康养等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以新材料、纺织等为重点的户外旅游运动装备、旅游基础设施等产业,以文旅产业集团组建为重点打造现代旅游产业;明确全市文化旅游装备产业整体布局,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和工业产业结构。同时,要积极向省文旅厅、省经信厅汇报沟通,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二、加强企业引进培育。全力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将文旅装备产业项目作为招商重点之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吸引中小企业,逐步建成完备的产业链。可以结合文化旅游装备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高端大健康产业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引进药品、健康食品、健康日化、老年用品、游乐园设备、户外运动装备、康复辅助器具、通用航空装备等制造企业。着力培育和壮大壮大文化旅游装备产业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对重大招商项目,可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对发展好,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要适当给予奖励。三、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平台落户我市,推动旅游装备制造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合作新模式。积极引导现有研发机构投身文旅装备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推进产业创新,破解技术难题。可考虑融合组建旅游装备产业研究院,更好发挥创新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成果转移和转化,优先按有关成果转化政策,奖补效果明显、效益卓著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探索留人用人政策,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战略,整合人才资源,可结合我市工业发展需要建设制造产业专家库,为文旅装备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积极为企业和相关高校间牵线搭桥,支持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大文化旅游装备产业生产、管理、经营人员培训力度。四、强化要素保障。要保障好用地指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文旅装备产业发展预留空间,统筹保障项目用地空间需求。要提前谋划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布局,在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统筹财政相关资金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专项债投向的项目,积极指导申报专项债;将文旅装备产业相关项目纳入汽车产业基金等基金支持范围。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旅游装备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探索开展房车租赁收入权质押业务,加快完善各项资产和权益抵质押登记和评估工作。五、加强宣传营销。加强对我市文化旅游装备产业的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我市产品,要鼓励市内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康养机构购买使用本地文化旅游装备产品,通过以销促产带动产业加快发展。六、强化统筹协调。建议由市经信局、文旅局牵头组成工作推进专班,具体负责该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