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舍”,才能更好“得”(治理者说)(2019年06月19日05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加减法做好了,生态问题才能解决,转型升级才有空间,高质量发展才能甩掉旧包袱、蓄积新动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相辅相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如何相得益彰?经过两年来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实践,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个小小的市辖区,两年时间累计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1300家,在生态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经济发展并未落后,2018年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20.6%。前些年,相城区以村级经济为重,低小散企业广布,“散乱污”作坊集聚,使得这里不仅成了苏州市辖区中的生态洼地,也成了经济发展的洼地。这几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相城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铲除生态环境“黑尾巴”的同时腾挪出发展新空间,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沉疴下猛药,治污出重拳。相城区在破解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时,做好了“加减法”——在腾退旧动能、破解无效供给上做“减法”,在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兴产业上做“加法”。2017年以来,累计淘汰重污染企业1083家,关停比例超86%,总量和关停率均为苏州第一。与原来铺摊子式的发展方式不同,相城区在这片生态宝地上重构现代产业体系。近两年,相城区引进紫光云引擎、新松机器人、京东智谷等一批企业;集聚大数据企业358家、工业互联网企业69家;入驻科技金融基金121只、总规模超1100亿元。加减法做好了,生态问题才能解决,转型升级才有空间。一加一减,为相城区高质量发展甩掉了旧包袱,蓄积了新动能。环境整治离不开民心支持。生态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石。环境问题解决了,工作更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相城区成立区、镇、村(社区)三级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严抓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严肃干部问责。通过引入专家评估和群众评价,推动巡察整改见底见效。广泛宣传引导,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让每个人都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推动者、监督者。环境整治也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给力。相城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严防“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反弹回潮等22个规范性文件;实行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定期进行“污染企业卫星定位甄别”。通过将生态治理充分融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破立并举,相城区初步构建起了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2018年,相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4.4%,提高9.7个百分点;环境信访总量下降20%,生态文明建设群众满意度达88.6%。生态治理进一步释放了发展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相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8.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正是因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洼地、经济洼地成为生态湿地、经济高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增长从“量变”转到“质变”,不能再走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相城区的实践说明:只有果断“舍”,才能更好“得”,才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好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治理者说)四川省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乡村振兴更要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效果真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如期脱贫进入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巩固脱贫成果、稳步迈进小康,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新型城乡形态和基层善治格局,让广大贫困地区在“摘帽”后,持续释放长效发展、同步振兴的新动能。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释放兴业富民新动能。产业是脱贫支撑,更是振兴基础。做好产业扶贫,就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市场需求相对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解决产业链条不长、利益联结不紧、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在路径上,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改革,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方式上,坚持生产、加工、流通同步推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在业态上,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农业+电商”“农业+旅游”“农业+文化”模式,增强产业综合效益。可以说,生态是重要资源,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只有充分挖掘生态产业的经济价值,才能持续释放致富动能。构建城乡一体联动和功能互补形态,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面对城乡空间格局、互联互通、要素流动等制约因素,需要激发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活力。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功能布局,推行“多规合一”,让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实施“基础设施联网升级、公共服务延伸优化”行动,推动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着力打通城乡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如今,立足脱贫攻坚,农村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短板逐渐补齐,借助城乡联动发展,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农村资源,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就能形成乡村与城市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发展局面。构建基层文化引领和多元善治格局,释放乡村治理新动能。随着驻村工作力量逐步转移,农村的治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显得更加迫切。治理能力是贫困地区的一大短板,努力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这离不开创新基层人才培养机制,以驻村工作带、回乡创业引、后备干部练等方式,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依托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专项培训;实施“夕阳红”示范工程,鼓励退休离职老干部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持续办好乡村“道德银行”,让精神引领和道德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乡村振兴更要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效果真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真作为才能赢得真满意(治理者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委书记何运平干部干事的劲头有多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就有多高怀着真情干实事、拿出真心干好事、善用真招干成事,才能赢得群众心底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逐梦新时代,就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在担当实干中践行初心、赢得民心,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深入开展以“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服务质量,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双提双健”工作,引导党员干部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把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党员干部怎么样,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既让群众自己作主,又让党员干部与群众干在一处。我们通过全面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依岗亮责”,对党员政策宣传、结对帮扶、公益服务等情况进行积分制管理,让党员干部在与乡亲们同甘共苦、摸爬滚打中建立血肉联系。目前,152个村、社区实现了“四议两公开”全覆盖,重大决策、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由群众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结果全面公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诉求有回应、监督有实效。政绩体现在为民实干,答卷书写在群众心底。怎么实干、如何书写,一个重要方面要看如何化解矛盾、处理纠纷。曾都区开通民意“直通车”,选聘80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接待员,化解矛盾纠纷4200余件,努力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访一次。可以说,把群众工作做到家,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自2017年起,我们组织了83场“周六现场办公”,着力破解项目建设、基层发展、民生工程等难题257项,以硬作风、硬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群众分享到了更多发展红利。每年将新增财力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市区一体新建3所义务教育学校……把群众的烦心事、关心事当作大事,聚焦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群众才能增加获得感、幸福感。怀着真情干实事、拿出真心干好事、善用真招干成事,才能赢得群众心底的信任。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是关键一招。为此,我们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解难题,沉到基层抓落实。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700余名党员干部尽锐出战,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逐村逐户逐人查症结、明思路、选项目、定举措,发展了香菇、生态黑猪、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24%。干部干事的劲头有多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就有多高,唯有真担当真奉献真作为,才能赢得群众真满意真高兴真点赞。“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恪守为民情怀、躬身为民服务、坚持为民实干,才能在前进路上获得最广泛的民心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