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文化社区的调研报告按照区管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的要求和街道党工委的具体安排,本人对某某社区特色文化社区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某某社区位于某某街以西,某某街以东,居民5673户,17761人;社区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42个党小组,党员694名。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特色文化社区创建工作的要求,今年某某社区的以特色文化社区创建为主线,以节庆文化为主题,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文体队伍的作用,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具体做法是:第一,加强领导,明确主题。特色文化社区建设是今年区委、区政府惠及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某某街道党工委年初把这项工作列入街道工作重要方面,责成专人负责,由主管社区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和相关要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深入挖掘社区特色文化底蕴,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反复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经专家论证,确定了某某社区以“中国节庆文化”为主题创建特色文化社区。同时进一步完善某某社区特色文化社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街道和社区两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创意组、活动指导组、活动策划组及后勤保障组四个具体工作组,为特色文化社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第二,打造载体,营造氛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中国节、中国结广场,中国梦、幸福梦广场,露天电影广场”三大主题广场,创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示一条街,形成以“三个广场、一条街、二个活动室”为载体节庆文化活动基地,为创建活动提供基本的硬件保证。“中国节、中国结”广场和传统文化一条街宣传展示节庆文化知识,让社区居民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邀请民俗专家讲民俗,演艺传统文化中民俗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利用三个主题广场,以中国传统七大节日为主线,组织开展不同主题内容的大型广场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第三,完善队伍,促进和谐。整合、完善和组建社区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战友舞蹈队、太极拳队、乒乓球队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活动章程,充分发挥艺术指导员的作用,不断提升各活动队伍的业务水平,保证每周至少一次活动时间,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发挥了各文化团队在特色文化社区创建中的积极作用。第四,丰富活动,凝聚人心。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很丰富,所蕴含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区别。社区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节日类型分别确定不同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民心。合家团圆类:春节期间,以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与某某企业联手举办了以展示年俗文化为主题的“装满幸福欣年味,和谐邻里一家亲”春节联欢会,让社区居民在欢乐祥和气氛中迎来了新春佳节。元宵节以“欢乐文明过春节,和谐喜庆闹元宵”猜迷一条街,300多条谜语,吸引了200多居民和社区中小学生的广泛参与;中秋节期间,以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以“月饼传递,情暖万家”为残疾人送月饼活动。尊者、爱老、敬老类:母亲节“母爱在家庭,母爱在社会”家庭厨艺大比拼,展示各位母亲高超的厨艺技能;重阳节期间,以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与某某广播电视台和某某集团联合举办了“走进老年幸福生活”大型广场晚会,为老年人带来了欢乐。美好爱情类:七夕节“关爱女性,共建幸福家庭”大龄青年鹊巢会。祭祖祭祀类:清明节期间,以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开展了系列文明祭示活动,引导居民提倡社会新风不尚。端午节期间,以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人们的科学意识。组织了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办,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街道、某某社区承办的“端午送祝福,社区促和谐”端午节大型系列活动,欢乐歌舞和包粽子大赛让广大居民体验节日快乐。由市消协主办的“消费大讲堂进社区”,某某电视台的“健康一身轻”走进社区,盛京银行的“金融服务进社区”,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开展,丰富了社区节庆文化内容。二、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通过特色社区的创建,为社区带来了三个方面变化:一是通过社区三个广场的改造,社区外部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二是有效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种活动,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三是软硬件建设的加强,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但特色文化社区建设作为一项新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如下:(一)社区硬件建设欠缺太多,文化活动设施不足,档次较低。作为老旧小区,社区在硬件建设上欠账颇多,虽然经过几年建设特别是今年小区改造新建设了两个广场,但标准不高,相对来说硬件问题依旧存在。现有办公用房为活动房,存在空间狭小、隔音不够、冬季保暖差、一室多用等问题。(二)文化建设缺乏协调整合,难以形成合力及规范管理。文化局、文明办、民政、科技、教育、妇联、共青团、老龄办等系统和单位都在介入社区文化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也产生了经费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管理混乱等新的问题。(三)社区文化建设长效投入机制未形成,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作为全区的典型,几年来,市、区财政为三八南社区投入的大量资金用于改造,但多方投入的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光靠行政投入对于未来社区发展明显是不够的。同时,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建局面。(四)社区文化人力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社区文化工作主体定位不清,分工不清,责任也不清,没有专门设置有关抓好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一般都是社区书记在牵头抓,而需要他们负责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效果可想而知。同时,社区各种人力资源尤其是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效利用。社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视野不够开阔,组织不够深入,对各种能够利用的人员没有很好的发动起来。三、应对措施特色文化社区建设是当前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站在全局角度,个人围绕特色文化社区建设,提出建议如下:(一)进一步增强搞好社区特色文化工作的责任意识。当前全区已经确定新一批特色文化社区,并积极进行投入和支持。我们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按照建设精品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要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我们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和归宿点;要深刻认识繁荣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在建设特色文化社区中应担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增强做好社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要从确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进步的高度,扎实做好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工作,巩固和发展社区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建设成场所齐全、设施完善、经费保证、队伍整齐、活动丰富、内容健康、运作有序、居民满意的特色文化社区。(二)加大对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区有关部门应定期调度,开展调研,密切关注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并做好财政预算,逐步对特色文化社区进行投入,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方投入,社会共建的投入机制,特别是区有关部门要研究有关扶持和鼓励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社区建设,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解决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在资金方面的不足。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指导,帮助社区定好方向,策划载体,在软件建设上出精品。(三)努力健全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工作队伍。在现有情况下,应在社区指派专人负责特色文化建设,并组织他们开展系列培训,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化文艺指导员进社区活动,由于这些文艺指导员都属于兼职,区里应给予协调和鼓励并出台有关政策,让他们尽可能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社区建设,并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人员、节目等资源档案,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性文化团体、组织。同时,鼓励更多社区内优秀文化工作者参与社区建设中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联系全市知名艺术馆、图书馆、文艺团体等单位,充分发挥文化优势,与社区挂钩共建,采取送文化、带骨干、建制度、给设施等四位一体的办法,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四)继续加强对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规律探索。组织有关人员与高校、相关协会等社会学专家联合,对全区特色文化社区建设进行理论调研,形成一套符合我区实际、促进城市发展的特色社区建设理论,以加强对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切中本质、符合规律的科学指导,让我区的特色文化社区建设更进一步,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