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城市管理水平,根据2020年度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开展“文明城市建设X年”活动的实施意见》(X建指办[2020]1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X市“宜居美丽”明星城建设和区委、区政府“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工作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综合提升”原则,大力开展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停放、市容秩序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城市“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重点整治任务(一)整治老旧小区。积极开展X三村和X花园X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通过强化适老改造、改善环境卫生、增设停车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加固修缮房屋等整治,切实改善老旧小区环境面貌,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二)改造老旧公厕。完善公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保洁等运作机制,不断提升公厕环境品质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公厕软硬件环境。2020年完成城区X座公共厕所和农村X座公共厕所改造提升。(三)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结合《X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X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范》的要求,继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培训、考核力度,2020年内完成X个试点行政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X个省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四)强化市容秩序管理。深化市容网格化管理机制,严格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稳步推进城市管理诚信街巷创建,提升城市街巷品质。2020年完成X大道、X路(X大道至X大道)两条精品街道建设,以及X街、X路等X条文明城市样板点道路的市容市貌、城区X个菜市场的环境卫生和X路、X路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五)提标园林绿化。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城市长效考评为导向,对城区绿化空秃现象进行全面排查和补种。同时加大对乱枝处理、树木支撑、绿篱整形、杂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的工作力度,提升绿化管养水平。(六)实施交通畅行整治。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对主次干道进行排查,合理增划非机动车停放位,严厉查处违规占道、占用盲道、逆向停车、不停入停车位等突出问题,宣传发动商家店户对门前非机动车停放进行管控,让文明停车成为一种习惯。三、实施步骤2020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明确任务(2020年6月10日前)各责任单位按照2020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各整治项目的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全面发动,组织实施(2020年12月31日前)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分解下达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和人员、经费,全面组织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第三阶段:考核评估,表彰先进(2021年1月31日前)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整治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对整治工作推进力度大、整治成效显著的责任单位予以表彰。各责任单位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和整改提升,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四、考核奖补(一)资金奖补1.由区级部门组织实施的建设工程、市容秩序、公厕改造、园林绿化、停车设施等项目纳入部门政府性投资项目清单,不安排资金补贴,通过融资或财政预算安排解决。2.各镇、街道组织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省级宜居住区改造项目,整治经费由区级财政和各板块财政各承担50%,经费结算以审计结果为最终依据。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涉及到的店招标牌、遮阳雨棚、空调外罩等项目,由各商家店铺根据区城管部门确定的标准自行设置,属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后续管理维护由商家店铺自行承担。4.奖补资金实行“开工预拨、考核清算”的操作模式,对按照年度行动计划实施整治的项目,经现场检查确认开工的,依据上述规定的奖补标准,开工后当年由区级财政承担的资金预拨50%,剩余的50%资金通过区级验收,审计结束后当年付清(同一年度完工并完成审计的隔年付清),验收合格的予以拨付,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拨付。(二)考核奖励由区整治办牵头根据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综合评定90分(含)以上,奖励X万元;85分(含)以上,奖励X万元;80分(含)以上,奖励X万元。区级引导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并接受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五、工作要求(一)思想高度重视。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标准,强化推进措施,确保各项整治工作高效、顺利推进。(二)强化整治实效。各相关单位要在总结历年整治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持续用劲,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做到“思想、行动、责任、服务、效果”五到位,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三)严格督查考核。区整治办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根据整治进展情况,全程不定期跟踪督查,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整治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序顺利推进,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四)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推广典型经验,展示整治成果。同时,通过调查走访、主题实践等活动,扩大公众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