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科学定位助推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尊敬的XX常务副省长、各位领导: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启动以来,X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城镇现有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示范、旅游综合开发和“5个100工程”及“5个20工程”为载体,从着眼长远、注重统筹、整合资源等方面入手,引入市场运作,分别将XX、XX、XX、XX四个镇打造成为乡村旅游型、民族贸易型、商贸集散型、山地扶贫农业支撑型移民工程示范点,积极探索了商业参与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倾力打造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新亮点,基本实现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目标。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扶贫生态移民基本情况2012年至2013年,全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共700套6.6万平方米,惠及4个镇700余户3058人。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别为XX3026.2万元(150套)、XX3023万元(150套)、XX3078.2万元(200套)、芦山2919.7万元(200套),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974.8万元,省级补助资金517.3万元,地方自筹资金9555万元(含州配套)。截止目前,移民住房建设完成620套5.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80套,建成配套农贸市场2个1.48万平方米,完成项目区道路2万余平方米。2014年计划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共690套6.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6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954.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205.7万元,自筹资金4284万元。项目惠及XX、XX2个街道690户3450人,目前工程正在进行基础开挖。二、主要经验和做法(一)倾注精力,解决“建得好”的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基础是“建”。一是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结合省“5个100工程”、州“5个20工程”示范小城镇建设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各安置点镇(街道)本着自身发展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将生态移民安置纳入小城镇建设统一盘子,选址在镇(街道)规划的商贸中心区或附近区域,形成小城镇建设与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强化领导,扎实推进。县镇两级均成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统筹项目实施的规划设计、土地征拨、实施步骤和工程监督,严格项目“四制”管理(公示管理制、包保责任制,倒排时限制,质量进度监督制),切实加快项目推进建设。三是整合资金,突破瓶颈。积极协调整合交通、水利、电力、住建、国土等各类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已累计整合部门资金达1000余万元。此外,积极发动移民群众自筹建设资金,帮助移民协调贷款426万元。四是商业参与,市场运作。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组织、服务作用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引导,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安置点的开发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格局。四是统一设计,突出特色。在充分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移民房的设计充分融入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兼顾美观大方,结构紧凑,集约用地,突出少数民族地方标志性建筑风格。(二)用心关怀,解决“搬得好”的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关键是“搬”。为切实抓好移民安置搬迁,我县采取宣传发动、党员带头、组织结对关怀、邻里互助、政策鼓励等方式,加快移民搬迁入住进度。一是算清惠民政策帐。认真兑现落实国家给予每户(按四人计算)平均补助4.8万元政策,同时配套落实我县安排、分配1个门面或摊位帮助发展,在规定时间内搬迁的给予一定的搬家补助等政策;坚持农民身份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新农合补贴及报销政策不变、享受低保待遇不变、粮种补贴不变等政策,引导主动搬迁。二是算实发展空间账。在落实公开摇号选房、承诺如期交房、无偿保证摊位的基础上,分析移民安置选点优势,结合毗邻园区、城镇、交通要道等发展前景,讲清搬迁安置的发展空间和致富潜力,激励自发搬迁。三是算明公共服务账。各安置点一改以往分散安置为集中安置,并严格按照“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要求进行建设,安置区均建有市场、门面和经营摊位,同时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新建供水、供电、通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立健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技培训、农村超市等公共服务体系,用实际行动让移民群众明白安置区环境和发展优势,促进自主搬迁。(三)积极引导,解决“发展好”的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根本是“住”。在抓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过程中,安置点镇(街道)结合移民特点和安置区自然条件,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高效农业产业园、XX民族文化旅游核心区、XX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区、XX烟花爆竹产业园的建设,与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进行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劳务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第三产业,引导移民多渠道就业、多途径创收、多门路致富。一是大力发展种养业,培育特色产业。利用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总体思路,按照自愿原则,引导移民参与土地流转承包,并推行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发展模式,发展茶叶、烤烟、优质米、小黄姜、金钱橘等地方特色产业。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整合阳光工程、妇女创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引导移民转变从业方式,针对移民和用工单位实际需求,分期分班组织移民开展蔬菜栽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电焊工、特种驾驶、烹饪、园林绿化等各种实用技能培训20余期1500余人,确保户均1人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能,有力提升了移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三是突出发展劳务产业,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高效农业产业园、XX烟花爆竹产业园及“五小”行业等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引导移民到就近就业,逐步实现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居民,达到企业增效、移民增收目的。目前,共累计转移就业500余人,其中,稳定务工就业200余人、季节性务工300余人。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移民经营性收入。集中建设了日用百货超市和农资店20余个,农贸市场1.48万平方米,在满足移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移民发展餐饮、商贸等多种经营,开创多渠道就业、多途径创收、多门路致富的局面。(四)强化服务,解决“保障好”的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难点是“保”。一是坚持民生政策执行不走样。明确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移民群众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政府统一供养;符合条件的扶贫生态移民全部纳入低保。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农民现有的土地、山林等权益不变,同时在原住地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良种补贴等既得权益不变,子女还可免费享受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政策,切实让广大移民群众在政策减负中实现增收。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打基础。首先在移民安置点建立党组织、设置服务大厅,明确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服务机构负责人,让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服务不留死角死面。其次充分发动移民参与移民新村的管理,通过群众代表议事,一事一议,实现移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再次,采取干部帮户、群众带户的“帮带”方式,融洽移民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让移民群众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三、存在困难和问题(一)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融资有待加强。我县各安置点均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开发所需资金量较大,无专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完成配套基础设施资金筹措压力较大。(二)移民户后续产业培育难度大。搬迁后移民户大多以传统玉米、水稻种植为主,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缺乏资金扶持,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尚需加大。(三)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整合各块资源、各方力量参与建设,计划整合的资金因涉及不同行业部门而无法同期到位。(四)移民观念转变不够。扶贫生态移民,是从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到小城镇,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形成新的生活习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四、下步工作打算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建设XX州生态移民工程先行先试示范区领先县目标,结合农业农村、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及行政区划调整,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总体思路,切实把这项特别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一)抓好整合配套,强化资金保障。在做好移民住房建设的同时,超前谋划,积极筹措资金,整合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旅游发展、发改、住建、交通、水利、供电等涉农资金投入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缓解筹资压力。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捆绑整合,壮大建设规模,发挥项目整体效应。此外,积极发动鼓励移民群众自筹资金,帮助移民群众协调信用贷款,为工程建设做好资金保障。(二)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居住环境。从根本上、体制上多渠道、多途径继续深化探索移民安置点的管理方式,完善移民安置区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实现移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三)加强教育引导,转变移民观念。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对移民进一步抓好教育、宣传、培训、引导等工作,帮助移民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自强意识,促进移民在思想观念上由被动向主动融入移民区生活,转变观念,勤劳致富。(四)加大产业扶持,增加移民收入。抓好移民产业开发,着力发展烤烟、茶叶、刺梨、民族手工艺品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生态移民后续工程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从培训就业入手,通过对移民进行餐饮服务、科学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使移民拥有一技之长创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