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探究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探究【摘要】随着高校党员队伍的规模逐渐增大,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党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存在隐患、毕业生所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与形式比较陈旧枯燥、缺乏对新入毕业生党员的关心与帮助等问题。由是,我们应该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汇聚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合力、搭建起新的组织交流与学习平台、强化对毕业生党员的服务与帮扶等举措,切实改进高校毕业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党员是指刚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党员同志。与一般党员相比,这一群体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流动性较大、管理相对困难;第二,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一般转入其新进的单位,部分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可能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或挂靠在档案所在人才市场的党组织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继续奋斗。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高校毕业生党员在思想上积极活跃、学习及动手能力较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改善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毕业生党员的政治觉悟与理论高度,也能够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一、问题的提出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党员队伍中特殊而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肩负着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是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接班力量。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日益蓬勃完善,学生党员队伍日趋壮大,毕业生党员比例也随之增大。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党员毕业后,走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作,逐渐成长为新单位、党组织以及社会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另一些选择读研或岀国留学深造。在此基础上,如何对高校毕业生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时代提出的重要题,更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二、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为进一步准确了解和掌握高校毕业生党员现状,我们在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五所高校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半年至六年的学生,党龄也从半年到六年不等。整个调查覆盖了文理工医等学科,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7份。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人就职于机关事业单位(29.46%)和国企(2.11%),其它就职单位还包括私企(14.7%)、外企(6.24%),另有出国留学(2.73%)、自主创业(2.8%)等。因此,将近70%的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都挂靠在工作单位所在的党组织。有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中组织发挥了一定或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调研和分析中,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存在一定隐患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党员走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后能否及时编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实践来看,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有极少数毕业生党员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完成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部分学生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思想上不重视,特别是部分临近毕业才入党的学生,对转移组织关系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毕业生往往忙于毕业和找工作,常常忽视了办理此项手续,也有介绍信丢失、过期、脱党、超过转正期未转正等情况发生;二是部分学生党员流动性大,工作单位不固定,这就造成了组织对这些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难掌握、党费标准难以计量、组织生活的参会人数难以把握;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在私企和外企)在相关工作中也存在不够积极细致的问题。比如在实践中会出现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接收了高校毕业生的组织关系后,没有认真管理保存,导致部分党员无法按期转正乃至自动脱党。第二,调研中发现,有近两成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挂靠在档案所在人才市场党组织(11.22%)或父母或其他亲属居住地党组织(.22%),而这些挂靠的党组织和党员本人的工作、生活是脱节的。这就造成了上述基层党组织对毕业生党员的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正常的组织生活以及一些组织教育工作不能到位。(二)一些毕业生所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足基层党组织是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承担着教育、引导、管理等方面的职责。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些组织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工作缺乏制度保障,仅凭少数或个别党员干部的主观意志来完成。这常常导致他们对新进的毕业生党员的管理工作缺位或流于形式。具体而言,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保质保量地开展党组织生活。对毕业生的党费收缴工作也不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标准来进行,比如几年才组织缴一次,直接从工资代扣。而在理论学习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力量有限,理论人才较匮乏,这导致他们在日常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开展过对党员的理论教育工作。(三)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与形式比较陈旧枯燥在实践中,基层党组织针对党员队伍所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生活)是实施教育管理、思想引导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以党组织生活为例,受访者认为有些党组织生活的主要问题包括形式呆板乏味(49.66%)、脱离工作或生活实际(23.66%)、内容肤浅枯燥(20.07%)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很多基层组织没有找到一个便捷有效的平台或载体来取代原有的活动形式。二是这些基层组织缺乏对组织生活工作的制度性规范与约束。三是有的领导不重视,有些组织成员也不积极。许多党员同志不满足于单调的组织生活,会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加入其它团体和社会组织,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就越来越低。(四)缺乏对新入毕业生党员的关心与帮助历史经验表示,共产党永葆青春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其中的“人民”不仅仅包括普通的老百姓,也涵盖大量普通而平凡的党员同志。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普通党员的关心,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不仅能够使党组织拧成一根绳,增进共识、汇聚活力,同时更有助于广大党员同志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然而,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基层组织十分缺乏对这些新加入的党员同志的关心与帮助,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上想问题,对许多同志在生活和工作的所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比如,许多刚毕业的党员同志在新进入这家单位工作初期,思想上容易遇到困境,工作也不能尽快上手,一些同志更是出现找不到合适的租住地等实际困难。这其实正是需要组织提供帮助的时候。但由于受到官本位以及传统组织工作模式的影响,这些基层组织鲜有为他们提供实际帮助,这无疑拉大了组织与成员的距离感。三、改善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随着高校毕业生党员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党员同志毕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也日渐凸显。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改善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走进社会后也能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成为了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题。(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提高毕业生党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从现实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相对单一,因此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教育。在进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还要强调党员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牢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毕业生党员认识到自己虽然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仍应注意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二是强化大学生党员组织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应强调毕业生党员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使党员的民主生活尽快进入正常的状态,同时鼓励大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让我们的共产党员毕业生成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力军。(二)汇聚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合力如前述,高校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所在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较低。基于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私营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党章》等有关规章制度对组织工作进行整理,建立和健全对新进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毕业生党员具有分散、量大的特点,仅靠组织关系所在基层党组织的力量,难以将管理落到实处。为此,要充分整合家庭、组织关系所在支部和社会的力量,形成管理合力,对高校毕业生党员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管理。如对于组织关系落在父母及其他近亲属工作单位所在党组织的党员,要充分发挥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纽带作用,经常性地向党员本人传达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要求,督促其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三)搭建起新的组织交流与学习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下,以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工具深刻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便捷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党员来说,其所在党组织一般都还沿袭着传统的工作形式、联系方式、思想教育内容等,这与他们积极接受社会新知识、寻求变革形成了巨大冲突。为此,我们必须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以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为依托,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传统组织工作进行革新。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搭建起党员队伍流动联系平台。如建保证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及时畅通。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网络党校,开辟网上党建论坛,使长期不在党组织所在地生活工作的毕业生党员和留学生党员也能够通过网络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党的知识、交流心得体会。最后,党组织要以党员需求为导向,开展一大批接地气的教育活动。如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时代楷模开展主题讲座,播放专题纪录片等。(四)强化对毕业生党员的服务与帮扶管理学认为,只有当组织成员和组织的目标趋于一致时,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组织潜力才能够得以最大化发挥。由于许多基层党组织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党员必要的关心与帮助,导致他们感受不到组织的温暖,进而疏远甚至寻求其他组织关怀。这就要求包括原高校在内的党组织都要真正去关心这些年轻人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难,为他们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毕业生党员所在高校来说,要建立起离校党员的追踪服立网络QQ群、微信朋友,制作并定期更新电子版的通讯录,务机制,通过多种有效渠道收集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加强与学生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开展协作与帮扶工作。对于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来说,他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定期举办专题调研座谈会,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不仅要在工作上予以培养,更要在思想上予以引导,在生活上予以帮助,真正打造党组织与成员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结语当前,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且流动性较大,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管理,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已经成为了新时期高校(以及其它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汇聚多方力量,搭建新的沟通交流平台,以党员诉求为导向,用心用情地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