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溧水区委书记离任感言各位亲爱的同志,亲密的战友:根据组织安排,我将由“秦淮源头”的南京溧水远赴千里之外的“海河之滨”天津东丽履新任职。在这春光明媚、春花烂漫的日子里离别溧水,心中分外不舍。借由此文,作一告别;书不成字,纸短情长。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写道,“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2012年2月,我有幸踏上溧水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从农历壬辰年的春天走到己亥年的春天,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与这座千年古邑的相遇仿佛就在昨天,但却已相伴了8个春天,85个月。七年多的时间,放在溧水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惊鸿一瞥,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七年是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珍贵时光。我想这个“卿”字,也许最能表达我对这座小城的深沉爱意。七年春光,我竭尽所能不敢辜负组织的信任与重托。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十二五”圆满收官到“十三五”决战决胜,七年间,我有幸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周期;七年间,我有幸经历了一个地区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我深深记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与同志们一道深入研究、把握规律,把溧水发展梦想置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书写,把溧水发展愿景置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大格局中去定位,把溧水绿色崛起置于时代背景的大方位中去谋划,科学确立了“现代化南京新副城、宁杭生态经济带先行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和“枢纽新城、产业新城、康居新城、都市田园”的具体定位,让这座“小城市”装下了“大梦想”。我还深深记得,第一次去贫困老乡家中,老俩口没提任何困难,只是不停地说“感谢党”,我深知在老乡眼里,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形象;第一次沿着护城河走,河道散发出刺鼻臭味,我深知在群众眼里,黑臭污水同样折射着党和政府形象。可以欣慰的是,这几年大家动真碰硬、久久为功,在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征程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精准脱贫点亮了老乡希望,秦淮灯影倒映出城市之光,溧水被评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百强区第20位。回顾七年,我们构建了新时代城市的伟大梦想,吹响了迈向一流的冲锋号角;回顾七年,我们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办不了的要事,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七年春光,我竭尽所能不敢辜负溧水发展的时代机遇。这七年,我与城市共同成长,从县长、区长到区委书记,岗位经历了多次变化,但身处任何岗位都不敢有一丝懈怠和虚度。如果以撤县设区为新起点,这座小城如同襁褓中的婴儿,从“蹒跚学步”到“学会奔跑”,正一步一步迈向更大舞台。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攻克转型调整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主要经济指标从过去低位徘徊到稳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市对区考核从过去倒数变为连续三年获第一等次,省对区考核位列全省第6位,综合实力从全国百强区榜上无名跃升至第54位,工业百强区排名第39位。值得高兴的是,我们针对过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性调整,2012年起提出把绿色崛起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临空、大健康和人工智能“3+1”现代产业体系,引进了机场大通关、空港会展小镇、西门子、京东等一批过去从未敢想的定标性项目,省市重大项目连续五年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一员,被确定为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和“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永阳新城、空港新城、高铁新城重塑了城市发展新格局,无想山南、石臼渔歌、红色李巷、秦淮源头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城乡面貌惊人蝶变,溧水“颜值”大幅提升,“三城一园”从蓝图照进了现实。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着力打响溧水改革品牌,“放管服”改革得到国务院督查组的高度肯定,“多规合一”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我们大力实施高素质人口集聚工程,高素质人口实现从“净流出”到“净流入”的历史性转变,一批批新溧水人在此安居乐业。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大力开展“双比双争”“以上率下、担当作为”等主题活动,甩掉了甘居末游的旧帽子,许多工作从过去“我向别人学”转变为如今“别人向我学”,全区上下营造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生态。其实还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正如清代溧水知县袁枚所写“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一幕幕奋斗的场景,这一幅幅拼搏的画卷,仿佛就在昨天,一直萦绕心间,能够与大家共同亲历溧水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新变化,我深感无比骄傲!七年春光,我竭尽所能不敢辜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年前,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从建邺来到溧水,是勤劳淳朴、务实肯干的溧水人民热情接纳了我,我永远为之感动、永远为之感恩。七年来,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跑遍了全区所有的行政村,针对民生事业这个最大短板,与同志们一道系统研究、精准施策,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去,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轻轨站、别人家的大商场、别人家的电影院、别人家的星巴克,现在自己家也都有了;过去,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好学校、别人家的好医院、别人家的图书馆,现在自己家也都有了长足进步;过去,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大公园、别人家的马拉松、别人家的音乐节,现在轮到别人羡慕我们家。这些转变,也许对于先进发达地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过去家底薄、基础弱的溧水来说,迈出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我还清楚记得,2016年5月25日晚上7点与网民代表座谈,我提出把政府网络问政机制搬到民间网站上来,“把群众诉求当做领导批示来办理”,在场的一名网友当面质疑这会不会是作秀。但也正是从那时起,溧水在全市率先开创民间网站网络问政,截至目前,我们一丝不苟办理了7228条网络工单。自己每年再忙也抽出时间听取网民代表意见建议、拉拉家常。很多网友从陌生到熟悉,很多网友展现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让人动容。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年广大群众的美好期待、批评建议,才能不断激励这座城市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美好。七年来,自己虽然付出很多,但收获更多。当每一次的挑灯夜战、克难攻坚,在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后,变成了拆迁群众搬进崭新漂亮新居后的笑脸,变成了孩子们走进优美新校园的笑脸,变成了村、社区养老助餐点大爷大妈的笑脸,变成了美丽的河道边、公园里运动散步人群的笑脸,变成了现代化企业里年轻人的笑脸,我与同志们一样,充满了喜悦之情。即将离开的这些日子里,收到了一些群众给我的来信和留言,表达着对家乡面貌巨变喜悦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和信任,这些都让我深深觉得这些年来所有的辛苦疲惫是那么的充实,一切的付出努力是那么的值得。是这七年的锤炼与成长,让我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对为民情怀的追求从未如此的坚定。年少时读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些年少理想的懵懵懂懂、“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正是在“一线总指挥”的岗位上,有了更加入脑入心的透彻领悟;正是在解决百姓点滴难事小事中,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感同身受;正是在实现群众一个又一个期盼愿望中,慢慢磨砺积淀成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拳拳切切。这些都必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今后遇到任何困难险阻,都将使我走得更加成熟、更加踏实、更加坚定。我发自内心感谢溧水人民对我的培养,对我的厚爱,对我的支持。七年来,自己虽然做了一些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对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对照全区人民期待,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一些工作做得不尽人意,留下不足和遗憾,这些都请大家能够多多体谅、多多包涵。七年春光,转瞬即逝。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组织的关爱培养,是组织一直寄予我信任、赋予我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够去燃烧激情的岁月。我要特别感谢省市的关心支持,溧水作为后发地区,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各级领导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破解难题,让溧水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要特别感谢同志们对我的鼎力支持,这几年与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也向大家学到了很多。我们各项思路的确立、各项决策的形成、各项工作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各位区委常委和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的基础之上,凝结了各级干部的心血与汗水。我要特别感谢老前辈、老同志、老领导为溧水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支持,给了我很多受益终身的帮助指点。我要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身兼儿子、丈夫、父亲多重身份的我,七年来深深体会到有一种感情叫融入,父母会因为溧水上央视、登报纸而高兴半天,妻子会因为我的工作付出很多,女儿会因为认识来自溧水的同学而格外亲切。最后也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平时工作中因为要求过高,对大家批评多,可能伤害了大家感情,但请相信,我完全出于公心,完全对事不对人,请大家包容理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3月17日,也许是最后一次和大家一起跑我们溧水人引以为傲的山地半程马拉松,这一次我比以往更加感觉到“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的秀丽景色;这一次我比以往更加感觉到“早知花县此间乐,何必玉堂天上望”的眷恋之情。溧水,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各位战友,不是亲人恰似亲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溧水”二字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我都会继续心系溧水、深爱溧水,关注溧水、点赞溧水。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象征着美好,孕育着希望。在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日子告别溧水,我满怀信心,因为今日之溧水拥有大好的发展机遇、难得的发展态势,相信大家能够继续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我满怀憧憬,因为今日之溧水拥有埋头苦干、拼搏奋斗的溧水人民和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相信大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奇迹。无想山永远矗立在我心间,秦淮源永远流淌在我心田。衷心祝愿溧水未来发展越来越好,溧水人民生活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