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亚同志在“学习梁家河大学问促进铜川大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党上下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可以说是主题教育正式启动前的一次“学前教育”,就是要从《梁家河》一书中探寻领袖足迹、见证领袖初心、筑牢初心使命,这次座谈会也是一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交流会。省委对我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庄长兴部长专程到会指导,一会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刚才,大家结合自己的岗位、经历,从不同的视角谈了对《梁家河》一书的感受,谈得都很有思考性、很有启发性,谈出了信仰信念,谈出了内心感悟。结合大家谈的,我也谈一些感受和想法,与同志们共勉:第一,《梁家河》蕴含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学问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探望乡亲们时讲:“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总书记的眼里,农村就是一个大舞台,基层就是一所大学校,是扣好自己人生第一粒纽扣的地方。梁家河的大学问就是扎根基层的大学问,就是一个共产党人成长历练的大学问。用一起插队的知青雷平生的话讲:“在农村的这7年,是近平人生道路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的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想,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梁家河筑牢了大国领袖的为民初心初心就是民心,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习仲勋曾讲过“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家训的传承和革命家庭的耳濡目染,在少年习近平心中种下了初心的种子。当时,下乡插队,选择了延安,就是探寻父亲革命足迹。在梁家河的7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与最底层的人民朝夕相处,乡亲们的信任和养育让他的初心萌发、成长,形成了总书记坚定的群众立场、牢固的群众观点、深厚的群众感情。他曾说过在梁家河插队的经历让自己“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这种对群众最真切、最质朴的初心,在他以后的从政经历中不断升华,也是他被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的人格魅力所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总书记不仅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是把群众的事作为最大的事来办,脱贫攻坚举国行动就是践行初心的最大行动。正如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说的,“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二)梁家河见证了大国领袖的思想萌发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到“自从人类被划分为阶级以后,阶级的核心就是政党。政党的核心是领袖。领袖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意志,与思想。”我们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是在青年时期怀有远大抱负,拥有超出同龄人的思想境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文章,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16岁的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编辑《赤光》杂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1969年1月去,1975年10月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可以说,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在逆境中沉淀自己、思考人生,汲取伟大思想力量的成长期,梁家河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成为他思想启迪的素材。我们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能够看出许多知青经历的影子,谈到道路自信时讲“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谈到对外交流时经常引用“亲戚越走越亲”这句话,谈到领导担当时经常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谈到从严治党时讲“打铁必需自身硬”等等,都是用来自基层群众的语言,揭示治国理政的大理念。梁家河也养成了他的学习观,“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人对习近平的评价。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带一箱子书下乡”,在黄土高坡上揣着书放羊,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任何环境都不影响他苦读,从《战争论》《资本论》到《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等等。习近平读书不止于了解历史、丰富知识,他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在基层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农村问题,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五大发展理念”“六大思维方法”“十四条基本方略”,这些都与梁家河的经历密不可分。可以说,陕西,延安,梁家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之地、实践之地。(三)梁家河磨砺了大国领袖的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不仅仅是因为能力、贡献,还有高贵的品质、崇高的风范,这些都源于梁家河的知青生涯。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崇高风范和个人魅力,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他始终胸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我们党的未来。这一点从他入团入党的经历上都能看出来,入团申请写了八份,入党申请写了十份,他“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当时,在画沼气池的宣传画的时候,画的就是“全国人民大办沼气池”,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他的胸怀。攻坚克难的勇气。梁家河就是延安的一个小山沟、疙瘩梁,现在去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当时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每月人均口粮只有20斤,挨饿是经常的事,劳动强度还非常大,当时的知青描述“劳动关真正难过的地方,在于它的无休止而且无效果。地越种越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而箱子却越来越空……”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习近平选择的是迎难而上、战胜困难,他克服技术、群众利益、施工等各种困难,组织群众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这块坝地直到现在仍然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打基础、利长远”。抗压能力强。在梁家河的7年,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比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更大,“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当时报纸上批评习仲勋的文章也要由习近平来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面对。当时在赵家河治理神车沟的时候,他动员群众的时候说:“锅里有了,碗里也有了;锅里没有,碗里也没有”。这些话在当时是要冒政治风险的,但是他认定这样做对群众有利。十八大以来,面临严峻形势、复杂局面,总书记狠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而且在国防军事、处理国际关系中,关键时刻敢出手,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靠的就是魄力和意志。宽厚待人的人格魅力。在梁家河的群众看来,习近平见多识广,性格随和,非常实在,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给过自称当过习仲勋卫士的要饭老汉钱、粮票、衣服,善待智力有缺陷的灵娃,还有“习仲勋的儿子帮我拉车”的故事,都说明了他当时“仁义”的性格。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当时的境遇下,习近平能坚守仁义至善的初衷,足以说明人格的伟大。(四)梁家河是大国领袖实干兴邦的起点实干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讲的最多的就是“实干兴邦”四个字,这四个字从他人生起步阶段就一直是放在心里。在回忆梁家河的经历时,总书记讲“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们都知道基层认干不认说,能吃苦、“不撒奸”、人实在,在农村就会得到尊重。当时,他带着群众修淤地坝、建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打井、办扫盲班,从一件一件实事干起,历练了他实干的作风。当时,农村最紧要的就是粮食,从1971年到1974年,三年时间梁家河的粮食总产量从不到11万斤,提高到近18万斤。他带领群众打的甜水井,现在群众还受益。可以说,从梁家河开始,总书记就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胸怀家国天下,脚踏实地干事。第二,从大国领袖的知青经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次的座谈,是一次分享和收获思想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所思所悟变成指引,把“四个意识”变成向总书记学习的具体实践,从《梁家河》一书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实干力量、智慧力量。一是坚定的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什么是信仰?就是为了它可以抛弃一切的信念。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总书记能够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起伏,就是源于信仰的坚定。信仰是具体的,不是空对空的,当前来讲,我们要以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重温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要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建好照金干部学院,打造全党初心教育的精神高地,从照金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强化初心意识,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二是伟大的思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靠的是伟大思想的引领。总书记讲:“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学习梁家河的大学问,就是要从总书记的经历中,从生动鲜活的教材中,搞清楚新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变,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方面,要按照省委“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的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深学细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修课,系统地、历史地学习理解新思想。要学好用好六大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我们抓工作事半功倍的有力武器。要结合实际理解新发展理念,用新理念引领转型发展实践,以创新打造转型新动能,以协调构建转型新格局,以绿色涵养转型新形象,以开放激活转型新空间,以共享凝聚转型新合力。三是为官的真谛。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要当领导才叫官,群众眼里政府的公职人员都是官,能给他们办事的就是好官。我们从入党的那天起,就成为执政党的一员,政治面貌一栏就变成了中共党员。习近平在入党之前,从一个青涩的小伙子开始,就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先、干事在前,就有一颗为民做官的心。这是我们当今的党员干部最需要具备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村官做起,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了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始终奉行的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朴实信条。他也以此告诫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担当。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为官、学做人,学习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学习他人民至上、实事求是的发展观,学习他以上率下、事必躬亲的领导观,学习他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团结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一名让群众点赞的“好官”。第三,在弘扬照金精神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体味大国领袖的初心,目的在于激发初心、筑牢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牵挂照金革命老区。2015年2月14日,在梁家河视察之后的第二天,总书记紧接着来到照金看望老区人民,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他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今年5月30日,总书记又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写了一封回信,嘱托学生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刚才,庄部长一行专程到照金红军小学看望师生,代表省委向学校每一位师生赠送了《梁家河》一书,这也是省委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具体行动。铜川要紧跟省上部署,把学习《梁家河》一书作为重要内容,在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上走在前。从照金到梁家河,见证的是两代国家领导人的初心。作为老区的干部,我们要做革命精神的传承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