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精品文档421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刍议曾国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价值和必要性1.1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现代教育的主流,也是学前教育的主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要切实作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所谓健康心理就是指心理各方面以及社会环境之间处于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即健康的心理是实现教育整体目标的基石。幼儿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以心理健康前期实现为前提条件,所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目标的必然要求。1.2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呼唤心理健康教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身心素质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①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一方面,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对幼儿机体上的生理健康相当重视,但对其心理健康较为忽视。教师往往把保育工作仅仅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营养和锻炼,缺乏对幼儿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培养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生活节奏的加快、独门独户的家庭增多、社会风气不良、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的不当教养观念,都威胁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培育和发展。有数据表明的幼儿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与障碍,的幼儿较为严重。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的关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与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心理健康还缺乏一致的标准,但总结相关资料可以把它初步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行为协调、意志坚强、反应适度等几个方面。这些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其中智力正常是最基本的,良好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于交往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的行为表现是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求知欲较强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诚实而不说谎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师与家长是关键的因素。因为教师是高素质幼儿教育中最主要、最直接地创造者,是幼儿教育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力量。幼儿教师之于幼儿有着极高的教师权威而家长是幼儿的抚养者,其创设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自身素养、对子女的教育观和教养方式、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是否要求统一等等,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3.1幼儿园各项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融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协同培养,渗透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保育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比如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第二,游戏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期主要形式的活动。游戏是儿童合群性、独立性培养的极佳手段。②比如在角色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中能让幼儿体验到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能力。第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利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合作团结精神,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形成集体感。第四,利用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良好心理特征形成的有效方法。比如利用感统训练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心理品质。3.2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协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教育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应该看到,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必须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具体的方式有开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开设家庭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对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幼儿进行咨询和辅导开展“社会模拟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4.幼儿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们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工作能力和教学内容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在儿童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幼儿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幼儿教师要发挥其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童。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者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关心他人。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就会萌发关心集体、关心父母、关心同伴、乐意分享的优良品质。最后,教师要充分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幼儿社会性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稳定适度的情绪反应。①朱家雄环境压力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J]早期教育,1991,(11):14—17。②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③朱智贤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