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尤其在教育界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塑造人格,让受教育者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人格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较普遍存在“重智能,轻人格”的倾向。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是无可非议的,但就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而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必然导致未成年人畸形发展,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完全“错位”。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存在着这样的学生: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缺乏毅力意志,经不起一点挫折、学习知难而退、畏学、厌学……归结起来,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如果教师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及时纠正,将来即使他有丰富的知识,也不会是一个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悲剧,给社会带来危害。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好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形象的强大的育人功能,即利用教师健康的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健康、阳光般的人格。(二)我校现状我们荆河街道荆南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设施比较完善的学区小学。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学生接受的新事物还是比较多的,他们的思维灵活,敢想敢做,充满着灵气。同样,教师继承了祖祖辈辈们淳朴的优秀品质,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了培育家乡的后代,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把毕生都倾注在了三尺讲台上。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新的时代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我校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这样一个课题,旨在通过教师健康的人格魅力的辐射,教育影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和谐的、愉悦的状态下习得知识,塑造完美的人格,打造一个让师生人人温暖的“和谐校园”。二课题研究的理论阐释(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首先要做到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该辩证地看待,应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体现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尊重人的自然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的这种和谐的成长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的发展,是人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和谐有序的发展。就是在和谐的环境下,采用和谐的方式,使人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二)吸收传统和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容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追求,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关于这一理论的阐述,吸收古人的“和合”理论,“和合”是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和合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关系时,必须保持和谐、协和。这种观念影响到教育,就是要使人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围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主题,国内外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目前美国已有48个州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洛杉矶联合校区正式开设人格教育课则走在了全国前列。日本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新加坡既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又重视情操教育。德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只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而且世界各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诸如:“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本作用”;“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关键投资”;“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等等。基于这种理性的认识,各国都把国家的命运维系于教育,把未来取胜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从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当教育在数量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质量问题就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诸多,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教育主体——教师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持久的,深远的。四课题的界定1人格“人格”一词,在汉语的词义上,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心理学里的个性,主要是指气质和性格;二是社会学里的品格。前者是指个体的差异,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后者是指道德品质的高低,可以称人格的品格特征。但两者又密不可分,很难区分开人格的个性特征和品格特征。2教师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以自身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履行其教师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存在于教师个体内的动力组织,由诸如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多种成分组成。既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使教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个人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风格中,表现在德育的环境里。3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的人格力量,说得通俗一点即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来源于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就是力的表现。”教育的“力”包括感召力、说服力、感染力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五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1.学校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突出“追高、追远;善问、善导;自求、自得”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综合效益成倍增长,使办学水平提高,凝聚力和亲和力增强,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崇实的校园环境,形成“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浓厚氛围,创建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农村小学。2.教师发展目标: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这一目的实现与否,教师的人格是一个起重大影响的因素,我们将借着课题研究的东风,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真正体现“享受教育,点燃生命,追求卓越,完善人生”的高尚的教师人格。3.学生发展目标:德、智、体、美、劳各种品质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德文化基础、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合作能力,成为“合格+特长”的人格健全的新型少年。真正体现“文明,守纪,进取,求实”的阳光少年精神。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结合媒体的报道和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探究当前部分教师人格缺失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2.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人格健全的教师为榜样,从他们所带的班级的班风、学风来研究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教育影响学生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究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业、情感、道德、意志、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影响。3.研究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健康、学会反思、富有创意”的人格精神,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研究伊始,分别对学生、教师进行书面问卷,教师以“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为调查内容。学生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调查内容。2.个案法抓取典型,树立榜样,跟踪调查,并且撰写个案。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观察,了解教师人格的体现。4.谈话法结合我校德育处对班主任考评实施细则,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5.行动研究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研究者边教育边实施研究,不断完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经验总结法每个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针对研究的成果撰写相应的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并且组织教师学习、探讨,不断完善结果。八课题研究步骤:本课题准备分三个阶段完成:1.准备阶段(2006年6月~2006年10月)(1)在学校教科室领导指导下,成立课题小组,学习理论,进行具体分工,确定课题,初步构想课题实施方案。(2)组织同组成员学习有关资料,确定子课题并落实子课题方案。A.教师高尚的品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田慧芹老师承担)B.教师浓浓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高大鹏老师承担)C.教师人格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朱思玉老师承担)D.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路庆英承担)E.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李亮老师承担)2.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8年6月)(1)按课题方案要求,运行操作,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2)在研究工作中,密切合作,及时反馈,调控,加强流程管理。3.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8年10月)(1)整理研究材料,出版课题研究资料汇编,小论文专辑。(2)撰写结题报告并发表。九研究对象滕州市荆河街道荆南小学全体教师和学生十成果形式:论文、课堂实录,教案、教育随笔及相关资料照片等。“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研究”研究方案滕州市荆河街道荆南小学杨桂珍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