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质量规划纲要精简20101112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序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2011-2015年,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攻坚时期。进一步提升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品质,确保江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继续保持走在全国的前列,使交通基础设施在更高水平支撑江苏经济转型、科学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实现“两个率先”当好“先行军”的总体要求,把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来抓,在全省交通建设工程中开展了以质量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创优为目标,比精细、比节约、比环境的“两创三比”活动,提出了“优质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管+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公式,使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创新、创优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打造了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宁杭、宁常高速公路、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宿迁中运河水上服务区工程、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内在质量优良、外在形象美观、人文景观协调、生态环境和谐、项目管理科学、2体现科技进步的精品工程和国家示范工程,实现了工程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继续保持较大建设规模,公路、铁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的全面推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面临多专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范围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加大;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带来建设管理单位的多样化,水运工程的建设人才明显不足和地区之间交通建设管理人才储备存在的明显不平衡,将使从业单位的整体素质缺乏保证;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我省沿海滩涂地区,将面临复杂的地质和外部环境,对工程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外海港口项目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所处施工环境恶劣加大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控制难度;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给施工带来较大的干扰,部分业主单位因为资金筹集问题,无法完全集中精力抓好工程建设,给施工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的新法规、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面广量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需创新造价管理工作,市、县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质量监督人员紧缺、技术水平不足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难以满足“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多专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质量监督的需要。面对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工作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如勘察、设计深度不够,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力量不足;水运建设管理人才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一些BT项目和由社会业主投资的沿江、沿海以及内河码头工程的建设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尚需进一步改进;现场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不理想,变更现象较为普遍,部分监理人员工作水平相对较低,不3能胜任现场监理工作,现场监理不能有效的发挥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一线具体施工的工人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流动性大,质量意识和技术熟练程度不高;对分包及劳务协作单位在质量管理上控制不严、质量责任不清;部分关键技术如深厚软基沉降、大跨径桥梁塔柱的温度裂缝、钢桥面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的延长、部分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和灌浆质量控制和检测、桥梁结构的非正常裂缝等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工作基础仍显薄弱,开展工程安全研究的科研机构较少,人才、科技支撑不足;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尚不明晰;工程安全相关标准、规范还比较缺乏。造价管理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交通咨询企业及造价从业人员的资质、资格管理未能正常开展。定额造价管理网络不健全,造价监督管理不全面,对项目在实施过程的投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造价调整情况缺少动态的监督管理,造价信息化管理手段尚未形成。已建成交付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工程质量监管尚未正常开展。实体工程外观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需进一步深化等。以上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适应“十二五”大规模交通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和施工安全的需要。交通建设发展的兴衰系于质量,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中,必须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首要的位置,按照交通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推动我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使交通建设工程成为体现文化传承和人文景观成果,为人类创造文明财富,展示江苏形象的重要“窗口”。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和诚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落实建4设工程各方的责任为重点,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工程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为核心,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江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以质量创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主线,以安全保障为前提,以“平安工程”为基础,实现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优良率、工程耐久性、低碳节约环保水平、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安全管理水平全国领先的目标;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质量安全品牌示范工程。--高速公路、跨江大桥项目质量优良率100%;--干线公路新(改、扩)建工程和地方重点公路工程项目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航道、港口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合格率100%;--农村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他交通建设和养护改善工程项目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杜绝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2、建设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建设各方质量管理责任,实现项目建设管理的专业化,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工程现场日常管理的精细化。3、市场建设目标:通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引导、扶持和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诚信水平,形成守信获利,失信受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交通建设市场;鼓励我省的交通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做强做大,大力提高监理人员监理水平;积极发展专业化施工单位,初步形成为交通建设施工服务的劳务市场;建立完善的从业单位和主要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实现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监管信息化。54、质量监督工作目标:通过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通过标准化建设,着力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通过程序化建设,着力提升监督工作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着力实现监督工作的科技创新。基本实现质量监督机构由单一的技术执法向行政执法和技术执法并重的转变,使质量监督由注重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向勘查设计质量和工程养护质量监督两头延伸。5、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加强省、市质监机构协调,使市级质监机构定位进一步明确、工作经费得到保障,积极推进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力争全省80%以上县(市)建立县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实现“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工程监督网络,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督的全覆盖。6、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目标:以消除现场各类安全隐患为目的,逐步建立健全“预案、预控、预报、预警”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提升安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的目标,促进我省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7、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控制造价,规范计价行为,提高投资效益,构建“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为目标,建立“科学定额,合理造价”的管理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造价管理新格局。8、质量文化建设目标:实现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形成扎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作风;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高标准、严要求的自我质量意识;不断超越、创新的质量精神。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抓好“两场”(施工现场和从业队伍市场)为重点,6以工程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集成应用为支撑,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措施;打造我省交通建设工程专业化的“品牌”管理团队,“品牌”从业单位和“品牌”工程。(一)全面建设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1、开展以“创新、诚信、责任”为主题的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意识宣传教育。使全体工程建设者形成没有工程质量也就没有交通事业的发展壮大;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也是每个参建单位和个人的“品牌”的观念。2、全面提高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信任度。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打造一批质量先进、功能完善的高速公路工程、过江通道工程、国省道改建工程、航道、船闸工程、港口工程、农村公路工程。围绕树立起在全国能叫得响的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工程目标,创造出与江苏经济社会地位、与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创作出工程质量优良、规划设计优秀、生态环境优美、项目管理科学、造价经济合理、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质工程。3、进一步整合各项管理法规、规定,形成江苏交通工程“品牌”质量管理成套制度。针对我省交通建设实际,继续加强专项工程和特殊工程质量规范和标准制定工作,切实增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和实效性。努力建立起符合法律规定、体系完善的技术和管理法规体系,为依法质量管理奠定坚实基础。4、致力打造江苏交通工程建设专业化“品牌”管理团队和“品牌”从业单位。所有参与交通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创新和完善质量监管工作的体制与机制,精益求精抓质量。在为江苏交通工程质量“品牌”添砖加瓦的同时,7创造出一批专业化“品牌”管理团队和“品牌”从业单位,提升企业形象。(二)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制度,提高参建单位和人员能力和水平1、突出加强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制定建设单位管理办法”,依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进行分类,从机构设置、人员要求、管理职责等方面制定相应指导意见,以规范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组建和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行为;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机构和人员变化、履约能力、履职效果、质量安全制度建设、落实情况等关键要素,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执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保证科学、合理的勘察、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和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对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单位的考核情况的检查等方面真正担负起工程建设管理的全面责任。2、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集成者,其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优劣标准的把握,对项目建设目标的认定,决定了建设项目的最终成果,对工程建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积极整合优势建设管理资源,利用“十一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工程中锻炼的一批建设管理人才和队伍,培育一批省、市、县级的专业化交通建设管理队伍。通过建设管理专业化的推进,使建设管理人员的技术、经验、能力得到了传承、积累和提升,使整个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我省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步入现代工程管理轨道。对自身不具备管理能力的建设项目,通过在项目前期计划和开工审批阶段对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组建情况等前置条件的审查,鼓励利用专业化建设管理队伍采取代建制模式,为发展专业化项目管理公8司创造条件。4、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工程施工标准化可以把管理过程定量化、科学化,使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要素达到有机、合理配合,把复杂生产过程变得简便、规范。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相关标准和工艺流程,建立有效的检查和激励机制与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工程施工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检验标准,打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