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本土资源感染爱国情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读本土资源,感染爱国情怀——“品德学科区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子课题一、研究背景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高尚的道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则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都要把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当前,世界各国都从基础教育的改革入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然而,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发现人们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它作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教育理念和小学课程模式涌入并影响我国,从而使小学学校的课程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盲目的“西方崇拜”和“原样照搬”的极端化倾向,使得丰富的本土资源被忽视,以至白白浪费。学校教育不等于校园教育,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校园的围墙。家乡是孩子在其中生活、成长的地方,对儿童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三元里小学地处三元里街,毗邻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三元里里人民有着反抗帝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三元古庙亦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解放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对三元古庙几经修缮,较好地保持了古庙原貌。1961年,三元古庙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该馆现分别为广州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常设陈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迹陈列》,陈列着当年抗英用的三星旗、武器、螺号、飞柬、揭帖、檄文等文物,还有抗英群众缴获的英军枪支、刀剑和军服,以及三元里农民高擎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师抗英的场景复原图等,真实再现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永远为后人敬仰。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二、理论依据1、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2、依据人本主义理论在谈论一种对个人具有意义的教学模式时,罗杰斯把它描述为“全身心的学习”(Whole-PersonLearning),他认为:“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Rogers,1983)。基于这种描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就具有以下特性:一种信任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儿童的好奇心和天然的求知欲能够得到培养和加强:一种共同参与的决策制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都有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得到他们认可的和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的掌握,建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教师建立一种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所获得的充分的满足感。罗杰斯认为,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对话、有意义的协商对学习是必要的。冈为在社会层面上,一个人知识的缺陷是很明显的。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3、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4、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品德与社会》作为新的德育课程,应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和奠基阶段。课程目标也规定为“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基础性正是区别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之一。同时,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三、研究内容1、充分利用三元里抗英纪念馆的历史资源,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罗列,调查寻找三元里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2、对三元里本土教育资源有何教育价值,如何进行开发这些资源进行研究3、通过考察、访问、开展活动等形式,梳理、开发三元里特色的课程资源,关注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从历史、名胜、名人等维度构建资源框架4、具体通过收集家乡风景的图片了解家乡的名胜风景,在建构游戏中将家乡的名胜建造出来、设计未来的家乡;追寻家乡的名人、调查家乡的名人、收集相关的书籍、资料、认识家乡的名人及贡献、画画我喜爱的名人,布置家乡名人展;组织参观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担当小解说员,实地体验家乡先人英勇史实,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自豪感。四、研究意义1、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本课题通过开发三元里本土的文化,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试图让孩子了解家乡、了解三元里,促进孩子爱家乡、亲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2、在课程权力下放、课程资源开放的背景下,开发本土资源,实施教育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促进小学品德教育向生活回归,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3、通过本课题研究寻找开发小学品德教学本土教育资源的途径。4、本课题是白云区品德学科研究课题《品德学科区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的一个子课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丰富总课题内容,提供研究资源。从而促进白云区品德学科区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研究目标(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1、拓展品德学科的教学资源,提高品德课堂教学质量。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本人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3、通过对三元里本土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二)分阶段目标1、理论学习与调查研讨:深入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调查了解三元里地区资源的分布及特点。2、全面实施:完成本课题研究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把区域性课程资源转化成品德课程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形成阶段性成果。3、总结反思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研究成果。六、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章,一方面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使课题组成员掌握区域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整理本区域内的历史人文资源。2、访谈法通过到纪念馆、街道、文化局、档案局等地进行访谈,了解并选择三元里有哪些本土教育资源可以运用到小学品德教育中来,形成品德课程资源的素材。3、观察记录法,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和体验了解区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4、行动研究法。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展开调查,整合资源,达成目标。七、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7月至2007年10月)1、学习领会白云区“品德学科区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对子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可行性作全面分析评估;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第二阶段:研究验证阶段(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深入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全面达成课题研究目标。(1)、全面开展行动研究。(2)、收集与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信息,形成资源包。(3)、参加白云区组织的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4)、整合各项资源,形成阶段性材料。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1、形成品德教育特色;2、完成最终成果的论文以及研究报告参考文献《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品德与社会》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