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又是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我国生态现状理性认知的突出表现。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现状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6-0040-05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不是历史的偶然,有其深刻的历史积淀和现实要求。在当前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剖析这一理念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显得异常重要。这不仅能够加深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助于体会和领悟党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思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向纵深发展。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直接出现“生态学”或“生态哲学”的概念,但认真研读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自然观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1.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自然界之于人类的重要性马克思在谈到世界的演进过程时指出: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恩格斯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它来生产的材料。”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劳动所需的生产资料。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大工业生产对人与自然造成的不利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这种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工人的需求,迫使大量工人聚集在城市,但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却相当恶劣:“……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着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身意思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另一方面,城乡分离、贪得无厌的农场主引发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致使土地枯竭,土壤肥力丧失。马克思指出:“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而同他们相对立,又造成一个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大工业和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如果说它们原来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即人类的自然力,而后者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那么,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会携手并进,因为产业制度在农村也使劳动者精力衰竭,而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使土地贫瘠的各种手段。”3.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考解决自然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时,特别强调以下三点:一是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二是要重视科学技术在改善自然环境方面的作用;科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三是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为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和急功近利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特点根本不相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就是反生态的,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但是应该看到,我们今天遭遇的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的环境问题同日而语。如今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后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的问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城市垃圾围城污染地下水和江河湖泊问题,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等等问题,有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已经存在的问题,但远没有今天这样严重;有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还没有出现,因而也是他们无法涉及的问题。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他们什么,只能从他们的论述中领悟其基本精神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能够提供一种认识生态问题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即生态问题和人及人的社会生活不可分割。从表面上看,是人类的现实生活遇到了环境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造成了环境问题。因此,必须从我们人类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层面全方位地认识生态问题,才谈得上生态问题的真正解决。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从方法上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展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意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摆列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则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过程中生态理念的进一步成熟。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回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就是说,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情况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相反却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现阶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建树方面,还是在实际作用方面,其发展势头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阶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派别。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阿格尔,美国的莱斯、奥康纳、福斯特,英国的佩珀,奥地利的高兹等。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理论中的共同点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注重从生态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思想的挖掘和运用面对很多西方学者断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生态思想这一谬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给予了有力回击,并积极致力于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思想。福斯特曾明确指出,生态思想并不是马克思著作的“说明性旁白”,而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生态唯物主义。所以,他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人手,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意蕴。而奥康纳虽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缺乏生态维度,但马克思主义具备了一种潜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有必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文化维度和自然维度,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向生物学领域和客观自然界的延伸。2.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大都看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畸形消费观的蔓延,对此他们深感忧虑,并进行了无情揭露与批判。高兹指出,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本性必然破坏生态环境。“任何一个企业都对获取利润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会最大限度地去控制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以使自己作为强者存在于世界市场上。”福斯特也谈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必然使其成为生态恶化的助推手。因此要改变现状,“要想遏制世界环境危机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仅仅解决生产、销售、技术和增长等基本问题是无法实现的。这类问题提出的越多,就愈明确地说明资本主义在生态、经济、政治和道德方面是不可持续的,因而必须取而代之。”3.深刻揭示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问题多有论及,福斯特在其题为《为什么要进行生态革命》的文章中就指出,相比较而言,人们现在面临的世界生态危机是一场“极有可能出现终结一切的危机。如果这场危机处理不好,这就是人类的最后危机——类将整体死亡,人类支配地球的时期将告终。人类的行动正造成危及地球大多数物种灭绝的环境变化,连带文明与我们自己的种类可以想见也无法幸存。”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奥康纳则专门提出了“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是从他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中推演出来的。他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定义为资本主义第一重矛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定义为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必然会带来以需求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必然会带来以成本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而引起的生态危机。但相对而言,经济危机是从属于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是比经济危机更带根本性的危机。4对生态问题立足于全球性的思考和全球性的行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已不满足于理论层面的论证,开始关注现实的生态运动和其他革命形式,号召全球行动起来。福斯特说道:“第三世界的生态与社会革命必须偕同或激发全球对抗帝国主义、阻止地球毁灭与遏制资本车轮的起义。”奥康纳也呼吁:“建设一种没有剥削的、社会公正的生态型的社会,特别需要联合起来斗争,必然发展某种统一的政治策略,如此才能同全球性的资本和那些不断壮大的全球性准国家组织相抗衡,在此容不得丝毫迟疑。”生态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生态文明必须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生态文明,同样没有生态文明也不是社会主义,用现在的话说。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生态马克恩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公正的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改变社会现状的积极追求都是令人钦佩的,可是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构的,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他们把人与自然的矛盾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把生态危机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严重的危机,实际上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种认识和想法是错误和幼稚的。另外,他们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生态革命上,希望用生态革命解决社会矛盾,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既是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合理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更是以一种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姿态来理陛应对生态恶化的全球困境。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和谐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特征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作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者,我国必须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纳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质的要求去规制建设实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生态现状理性认知的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早在1983年12月31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就明确做出规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没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