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杜江晖前言比起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来说,20世纪的文学是更为复杂、晦涩、不易读懂的文学,尤其是占据了20世纪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更是使人望而生畏,20世纪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就是一部从流派角度进行扫描的简明的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侧重考察20世纪外国文学在总体外国文学史中的地位,考察现代主义主潮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并兼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描述20世纪多种文学潮流同时并存的状况,展示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尤其注重对大作家的了解。在学习时应采用点面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第一章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第一节时代的先知一、卡夫卡的生平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的极端专制对于卡夫卡一生中敏感和内敛的性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924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去世。二、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卡夫卡的文学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死后发表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美国》(1927);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20)、《饥饿艺术家》(1924)等。三、《变形记》要点(一)思想内容《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变形记》讲述了一个人变甲虫的故事。这个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首先,它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被“物”(例如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变形记》的主人公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2、其次,作品还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人变甲虫,在这里象征着莫明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环境污染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切使人们对未来的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命运正反映了这种精神状态本质的东西。3.再次,《变形记》还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小说详细的描写了家人对他从关心到厌恶到必欲置其于死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希望他恢复赚钱的能力到彻底绝望的过程。这是一个为家庭奉献了一切,却由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被家庭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剧,这类悲剧在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里并不罕见。(二)艺术特征《变形记》在艺术上是十分独特的。它充分体现了卡夫卡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特点:“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所谓幻象就是事物更深一层的形象,不是事物的表面真实而是事物的内在真实,是事物的实质,而这种内在真实是作家主观感受到并通过他的表述让读者去感受的。其次,幻象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因而可以有多重象征意义,从而拓宽和加深形象所能表现的范围和深度。《变形记》的总体图像是一个幻象的世界,而在这幻象下的细节描写又是写实的。这种逼真的描写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那样是为了再现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环境,而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卡夫卡的墓地第二节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一、表现主义的产生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都得到重大发展。二、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文学组成部分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初,到2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在诗歌、小说,特别是戏剧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1、诗歌: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韦尔弗以及德国诗人海姆、贝恩、早期的贝希尔都是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特拉克尔的《寂寞者的秋天》、《童年》,海姆的《新日子》、《城市之神》、《柏林》以及韦尔弗的诗集《世界之友》和《彼此》等。2、小说:在小说领域,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些作品表现出表现主义的特征。著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在苦役营》和长篇小说《城堡》等。其他表现主义作家还有捷克的恰佩克和德国的德布林。这一流派的小说大多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和阴森恐怖的环境令人震惊。3、戏剧: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者是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他的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以独白的形式描写人与命运、异性、教会以及与自己的搏斗,为表现主义戏剧奠定了基本格局。美国的奥尼尔、赖斯,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林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人也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善于营造幻象,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这种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非虚妄,他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的反映;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2、在作品中着力表现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和寓言性。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具有多解性。第三节《城堡》发表于1926年的《城堡》写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用分析传统小说的角度(如故事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典型环境,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这部小说往往难以奏效。理解《城堡》的焦点是,K为什么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都没有最终的答案。(一)几种主要解释“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解释它的观点主要有7种1、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头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让人见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2、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人在真实的外在反映。3、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4、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5、马克思主义文艺观: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6、形而上学的观点: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7、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些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二)为什么会有多种解释《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说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城堡”意象的朦胧性。它既像一个真实的存在,又不像一个真实的存在。2)K进入“城堡”的过程的朦胧性。它既像一个真实的过程,又不像一个真实的过程。2、心理学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无意识学说:人的精神领域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无意识”是处于意识最底层的充满着盲目冲动的广大黑暗区域,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人的无意识是非理性的,受到理性的压抑而很难实现;无意识是人的清醒而自觉的理性意识所无法认识、无法控制的。〈2〉、释梦学说:梦是无意识的间接反映。3、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书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中提出。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通常包含三层意思:〈1〉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一种小说文体;〈3〉一种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技巧。二、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们的苏醒》;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弗吉尼亚.吴尔夫的《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第二章意识流小说一、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1、哲学基础: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主要内容包括:〈1〉、意识呈内在的“绵延”状态,“连绵不断”是人的意识与精神活动的主导特征。〈2〉、“心理时间”的理论:柏格森哲学中的“时间”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体现在钟表刻度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作为心理时间,它与人的流动的、绵延的意识容为一体,不可分割。三、福克纳及其主要作品1、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内容是写美国南方的一个庄园主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小说的叙事结构很有特色——由4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第一部分的叙事者是康普生的小儿子白痴班吉,他的叙述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2、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内容是写本德伦一家为刚去世的女主人送葬的过程。小说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共59个独白的段落,作者试图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迥异德性格,并进尔在总体上彰显他们对相同的事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3、对福克纳的主要评价:〈1〉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王国——约克纳帕塔法。〈2〉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者:他的小说技巧变化多端,很少有两部以上是相同的。他在意识流小说文体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试验。四、乔伊斯及其主要作品1、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尤利西斯》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和集大成之作。小说的内容是写1904年6月16日一天里发生在布卢姆、斯蒂芬、摩莉三个主人公身上的事情。地点是爱尔兰的都柏林。以“尤利西斯”作小说的书名是为了在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和希腊史诗英雄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与《奥德赛》(《奥德修纪》)的对应是小说中一种内在的组成要素,在这一问题上评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表现技巧方面,《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几乎穷尽了所有的意识流小说技巧,如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跳跃、蒙太奇、旁白、幻觉、梦境、印象直呈等。2、长篇小说《芬尼根们的苏醒》:小说的内容围绕核心人物酒店老板伊尔威克一夜之间的梦幻意识展开,其中既有伊尔威克一家人个体命运的图景,又有爱尔兰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堪称是人类混乱的精神史的一部缩影。小说的书名源自爱尔兰的一首民歌《芬尼根的苏醒》,乔伊斯把芬怪根改为复数,复数的芬怪根既指代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又隐喻了整个人类。小说的结构有循环往复的特征,这与乔伊斯的历史循环论观点相一致。《芬尼根们的苏醒》进行了大胆的语言实验,但由些也使小说晦涩难懂。3、对乔伊斯的总体评价:20世纪上半英语国家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主义的一大鼻祖。乔伊斯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