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棒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第二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制作人:云南大学马列部王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词反映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生前最喜欢的一则寓言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中介——客体1、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主体2、客体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观世界=客体3、中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中介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客体主体(中介)5、实践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北京奥运场馆“鸟巢”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物感觉和思维感觉和思维物(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亚理士多德的“蜡块说”约翰·洛克的“白板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与创造性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第一次飞跃再实践第二次飞跃再认识认识再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实践(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直接性——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抽象性、间接性F=GM1M2/R2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舍罕国王:当然可以……?!舍罕王赏麦相马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东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理性因素(认知结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协同作用(二)从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案例呈现人类对热本质的探索,很古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只能根据摩擦生热,冷暖转化等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直观地对热的本质作些朴素的猜测,如古希腊人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根据大量摩擦和碰撞生热的实践经验,人们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英国的培根认为“热本身,热的本质精髓就是运动而不是别的。”法国的笛卡尔认为,热就是物质粒子的旋转运动。波义尔认为热就是由微小物质粒子的急速运动而产生。18世纪,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的“热质说”,认为热就是一种没有重量,不可称量,不生不变,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的可以自由流动的特殊物质,物体的冷热是由热质的多少决定的。热的传导,如同流水由高到低流动着热质,热膨胀是热质注入所致,太阳光透镜聚焦生热,也是由于热质集中等,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甚至在1789年,拉瓦锡仍把热摆在化学元素表中,属气体元素。越来越深入的实践,推动着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1797年,英国工程师伦福德,通过生产炮筒的实践,揭露了“热质说”的非科学性,证实了“热动说”的正确性,他发现了筒子屑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热。认识到热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是机械功产生的热。这种转化是等效的。他还测定了当量关系的近似值。1799年,戴维在伦福德的启示下,进行实验:使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而且使周围的温度低于实验设备和冰块的温度。结果,冰块溶化为水。这样,实践再次以事实驳斥了“热质说”。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善,“热质说”终于破产。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思想。案例讨论:人类对热本质漫长的认识历史说明了什么哲理?(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具有波粒二重性光本性的认识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真理,是客观的。那可能就真有老虎了。如果第三个人也说街上来了老虎呢?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杜威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一个残废!有伤风化!真美!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的真相案例:三角形之和等于多少度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小于180度。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黎曼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大于180度。(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天在上面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如何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4、真理与谬误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真理的主观形式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分。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真理本身无阶级性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必然坚持: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地心体系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种形式。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用“有用”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第三章认识和真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