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圳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第五部分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71.法的________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违法犯罪的制裁和惩罚。A.指引B.强制C.教育D.评价72.从年龄上讲,我国公民年满________周岁可以当选国家主席。A.55B.60C.45D.50.以下属于我国刑罚主刑的是:A.拘役B.拘留C.罚金D.没收财产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列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是:A.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B.认为某部门的行政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C.对扣押、冻结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D.对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不服的7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宣告失踪的条件之一是公民下落不明满:A.1年B.2年C.3年D.4年76.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物质运动是客观性和时空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是无限性和时空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是多样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是绝对性和静止性的相对统一77.全球年龄最大的雄性大熊猫________于2016年12月28日4时50分离世,享年31岁,相当于人类百岁高龄。A.盼盼B.安安C.康康D.凯凯78.领导的法定权力又被称为:A.政治权力B.强制权力C.职位权力D.专场权力79.社会监督是行政监督的一种类型,下列不属于社会监督的是:A.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B.大众传媒的监督C.法制审查D.社会团体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80.格律诗又称:古体诗B.歌行体诗C.近体诗D.乐府诗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2分。)81.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E.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82.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正确的有:A.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C.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D.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E.行政主体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就同一事项重新作出行为83要约发出以后,遇有下列________情况之一时,或不发生效力,或消灭其效力。A.要约被撤回B.要约被拒绝C.要约的有效期限届满D.要约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E.要约被接受84.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A.清真寺B.《红楼梦》森林法D.马克思主义哲学E.农贸市场85.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A.激变论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D.均衡论E.循环论86.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重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巨大的反作用B.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C.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D.价值观作为一种哲学,是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方法的总和E.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87.“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E.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8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兴________之风,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A.密切联系群众B.求真务实C.艰苦奋斗D.反腐倡廉E.批评与自我批评8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反复地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有:A.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发展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E.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90.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A.经济波动B.市场竞争C.产业结构的调整D.资本有机构成的降低E.双向选择的差异三、是非题(10题,每题0.8分,判断每题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不答不得分,答错的倒扣0.8分。)91.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人民是一种政治概念。92.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实施条件中时,正当防卫可以因为无可躲避实施,而紧急避险不能以无可躲避为理由。93.行政复议只能通过法院诉讼解决。94.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既可由法律规定,也可由当事人约定。95.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96.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首要标志就是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97.公文的成文时间中,年月日必须齐全完整,不得省略。98.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99.冬天人们为了使手变得温暖,通常会把手放在口袋里,或者两手相互摩擦,这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100.“酸甜苦辣咸”五味都是由味觉感受器官感觉引起的。第五部分综合知识参考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71.【答案】B。解析:强制作用,法的另一个规范作用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法的强制行为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确定指引一般是规定义务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规定权利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排除A;教育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还具有某种教育作用。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固然对一般人以至受制裁人本人有教育作用,反过来,人们的合法行为以及其法律后果也同样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排除C;评价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评价作用。这里讲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指他人的行为。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72.【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73.【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规定了五种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B项拘留是行政处罚措施,C项罚金和D项没收财产是刑罚附加刑。74.【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ACD项均是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故本题答案为B。【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76.【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其二,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故本题答案为D。77.【答案】A。解析: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获悉,全球年龄最大的雄性大熊猫“盼盼”于12月28日4时50分离世,享年31岁,相当于人类百岁高龄。据悉,大熊猫“盼盼”的后代占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近四分之一,现存血缘后代130余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78.【答案】C。解析:领导的权力来源于法律对领导的职务权力的规定,所以领导的法定权力又称为领导的职位权力。故本题答案为C。79.【答案】C。解析:社会监督,是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所进行的监督。社会监督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它的基本方式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批评、检举、申诉和控告。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下列渠道进行:第一,人民群众的监督。第二,社会团体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第三,社会舆论监督。第四,信访制度的监督。所以ABD均属于社会监督。法制审查的主体是政府相关部门,不属于社会监督的范围。因此,本题选C。80.【答案】C。解析: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2分。)81.【答案】ABCDE。解析:我国《宪法》第三章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故答案全部选择。【答案】ABE。解析:具体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分为形式确定力和实质确定力。形式上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作出后,在法定的救济期间过后即不得再提起复议或诉讼寻求救济,又称为不可争力。实质上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作出后,经过法定救济期间后,其内容非依法定程序不能再变动,就行政机关而言,不能对同一违法行为,依同一事实和同一法律依据再作出另一行政行为;就当事人来说,也不能就同一事项请求变更,又称为不可变更力。C选项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拘束力,D选项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排除CD;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E。83.【答案】ABCD。解析:要约生效后,但因为一定的法律事实,对要约人不再具有拘束力:(1)受要约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的;(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的;(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的;(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5)要约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作为法人的要约人被撤销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84.【答案】ABCD。解析: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表现在:(1)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2)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以获得和凭借一下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3)一定的制度和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一种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出现,将会产生新的政治、法律的社会观点,并强烈地影响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故本题答案选择ABCD项。85.【答案】BE。解析: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只见曲折,不见前进就会导致循环论;只见前进,不见曲折就会导致直线论。因此,本题答案为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