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代号:108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2)试题2009年1月一、简答题(共20分)1.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2.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3.春秋以前和战国时期的韵母是怎么归纳出来的?各有多少韵部?其中主要的分析材料是什么?4.宋词押韵的和韵部的特点是什么?二、标注题(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蒂条空掩门。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同奉明恩。韵脚:韵部:三、解释题(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6.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7.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9.空谷传晌,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10.刑法深刻,它政被乱。(《汉书·食货志上》)11.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12.不能行而言之,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13.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14.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四、说明题(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0分)1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16.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17.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18.操军方连舰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1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五、分析题(指出下列旬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20.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21.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222.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2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24.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六、翻译题(翻译下列古文。46分)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26.②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7.原文3: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日:“公子彭生也。”公怒日:“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①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②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③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2.甲骨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2)字体不规范。①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②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形体。③偏旁可以不同。3.春秋以前汉语韵母的大类,可以从《诗经》的押韵字归纳出来,有29个韵部。战国时期的韵母大类可以从《楚辞》和诸子的韵语里归纳出来(1分),当时有30个韵部。其中主要的分析材料是谐声字和假借字,从谐声字和假借字等材料可以分析周秦时期声母的大概情形(1分)。4.宋词押韵的特点是不按照某种现成的韵书押固定的韵部模式,而是押自然韵。其韵部特点是韵部数目比唐代古体诗的韵部又少了很多,一般只区分舒声韵部(平上去合在一起)和入声韵部。舒声韵部有14个,入声韵部有4个。二、标注题(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5.韵脚:园、喧、门、恩。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三、解释题(每词1分,共10分)6.官:官职。7.反:返回。38.周:以义相交。比:以利相交。9.响:回声。10.深刻:严刻,不宽缓。11.风雨:下雨。12.诬:指说话夸大失实。13.史:古代的一种文职人员。14.敌:指地位差不多。四、说明题(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15.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持。16.明: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其德明。17.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18.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操军走。19.小: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认为……小。五、分析题(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20.马首:用“是”复指前置宾语。21.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22.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4.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题(三段共26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20个,每个1分;共46分。译文中出现的错别字酌情扣分)25.原文1:①子日:“君子易事而难说也。②说之不以道,不说也。③及其使人也,器之。④小人难事而易说也。⑤说之虽不以道,说也。⑥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参考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让他高兴却很难。用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让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即使用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②仲尼居,曾子侍。②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③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④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⑤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⑥复坐,吾语汝。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⑧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⑨以显父母,孝之终也。⑩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参考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孔子说:“先王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因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我曾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基础。你再坐下吧,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4爱惜,不敢毁伤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光荣显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孝两全就是孝道的最终归宿。”27.原文3:①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②见大豕,从者日:“公子彭生也。”公怒日:“彭生敢见!”③射之,豕人立而啼。④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⑤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⑥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⑦费曰:“我奚御哉!’’⑧袒而示之背,信之。⑨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⑩遂入,杀孟阳于床。参考译文:冬季十二月,齐襄公在姑棼游玩,并顺便在贝丘打猎。看见一头大野猪,侍从人员说:“这是公子彭生!”襄公很生气说:“彭生岂敢来见我!’’便用箭射它。野猪竞像人一样地站起来啼叫。齐侯感到害怕,从车上跌了下来,伤了脚,丢掉了鞋。回去以后,向徒人费要鞋。费找不到鞋子。齐侯就鞭打他,打得流血。费从宫中出来,在宫门口遇上叛贼。叛贼把他劫走并捆了起来。费说:“(我刚才被鞭打,)我怎么会抵抗你们?”解开衣服,将背伤给他们看,叛贼相信了他的话。费请求让他先进宫去。进宫后把齐侯隐藏了起来,然后出宫和叛贼搏斗,战死在宫门里。石之纷如死在台阶下。叛贼冲进宫中,在床上杀了襄公的替身孟阳,说:“不是国君,样子不象。”他们发现齐侯的脚露在门下面,就把他杀了,另立公孙无知为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