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群落的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问题探讨一个群落中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即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多种复杂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群落(community):要点:1、一定的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空间结构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speciesrichness)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农田生物群落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生物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森林生物群落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营巢鸟高等植物哥伦比亚1395种佛罗里达2500种巴拿马1100种马萨诸塞1650种佛罗里达143种拉布拉多390种纽芬兰118种巴芬岛218种格陵兰56种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4)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三、种间关系资料分析:高斯实验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分别培养生活很好混合培养大草履虫死亡小草履虫正常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竞争(competi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竞争个体数时间AB竞争2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bai)子的竞争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甚至灭亡资料2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例如:草食动物兔以某些植物为食;小型肉食动物可以草食动物为食;大型肉食动物可以草食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杂食性生物可以植物或动物为食等。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捕食如何判断捕食者、被捕食者捕蝇草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寄生(parasitism)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寄生关系,则可表示为个体数时间AB寄生寄生蛔虫血吸虫菟丝子菟丝子冬虫夏草: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2011年4月的冬虫夏草价格(批发价格)。1800条/公斤22万-25万/公斤#2000条/公斤18万-20.0万/公斤#2500条/公斤15.8--16.8万/公斤#3000条/公斤11.5万-12万/公斤#4000条/公斤9.4万-9.6万/公斤#5000条/公斤7.9万-8.2万/公斤#6000条/公斤7.5万-8.0万/公斤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时间数量0共生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则可表示为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地衣靠真菌菌丝吸收养料,靠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果把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植物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白蚁和肠内鞭毛虫的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要依靠肠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人和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之间关系。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巨大数量足以排阻和抑制外来肠道致病菌的入侵,还为人提供维生素B1、B2、B12、K、叶酸等营养物质。而人体肠道为这些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当人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道中正常菌群失调后,就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知识拓展: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蜜蜂群、蚂蚁群等羊群、鱼群等狼、乌鸦等蜂、蚂蚁等a种内互助“群聚”互助“社会性”群聚“生活性”群聚“报警”互助发声报警释放化学物质报警形态动作报警危险时鹿闪动尾巴b种内斗争同类相食种内寄生争夺配偶争夺生活场所(2)、种间关系a种间互助共栖(偏利共生)原始协作(协作共生)共生(互利共生)b种间斗争寄生:竞争:捕食:偏害:高等植物称为异株克生现象海葵有一圈向四周散开的触手,就像玫瑰花的“花瓣”,难怪有人称它为“海底玫瑰”。它的每只“花瓣”尖端有一个毒囊,毒囊里盘有一条条带尖的线,一旦遇到猎物,其中一根线就会向前将皮刺破,于是毒液就流了出来,许多海洋生物都对它敬而远之。海葵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自由活动,它要为自己寻找一双“腿”,在遍布沙泥的海底,稳定的硬底质是十分罕见的,但拥有坚硬外壳的寄居蟹显然是非常不错的合作者。由于寄居蟹喜好在海中四处游荡,使得原本不移动的海葵随着寄居蟹的走动,扩大了觅食的领域。对寄居蟹来说,海葵会将捕捉的小动物慷慨地分一部分给寄居蟹,同时海葵分泌的毒液,可杀死寄居蟹的天敌,因此保障了寄居蟹的安全。这样海葵和寄居蟹双方都得到好处。一条大鳄鱼气喘吁吁地从河里爬上岸,张开大嘴,四处张望。细细的水流沿着它黑黑的粗糙的脊背淌下来。鳄鱼打两个饱嗝,懒洋洋地躺在河滩上。忽然,从一棵树上飞下一只小鸟,“吱吱”叫着,轻巧地落在鳄鱼的大嘴旁。鳄鱼张大嘴,龇着白生生的尖牙,非常耐心地让小鸟停在它的嘴上,甚至跳进嘴里,自由自在地走动。大自然中,所有的鸟兽都畏惧凶残的鳄鱼,但是,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这种小鸟叫燕千鸟,它充当了“牙签”,又叫“牙签鸟”。燕千鸟来给鳄鱼进行口腔卫生工作啦。原来鳄鱼一吃东西,牙缝里就嵌进了肉屑残质,慢慢地腐败生蛆。燕千鸟在鳄鱼的稀稀落落的牙齿中间走来走去,剔牙齿,捉蛆虫,侍候得鳄鱼舒舒服服。同时,它自己也饱餐了一顿。有时,鳄鱼睡着了,燕千鸟就到它的嘴边,用翅膀拍打几下,鳄鱼竟自动张开大嘴,让小鸟飞进嘴去。燕千鸟还在鳄鱼栖居地垒窝筑巢,生儿育女,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燕千鸟就会警觉地一哄而散。这样,就使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准备,迎击来敌。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植物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3.成层现象的意义:(1)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愈复杂,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愈多。(2)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3)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我国南方北方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