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第7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本章重点了解受扭构件的分类和受扭构件开裂、破坏过程;掌握受扭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1概述7.1.1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受扭构件土木工程受扭构件的特点:一般均为弯、剪、扭构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1.2扭转按扭矩形成原因分类两类受扭构件: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1.平衡扭转扭矩由荷载产生,扭矩可由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对于平衡扭转,受扭构件必须提供足够的抗扭承载力,否则不能与作用扭矩相平衡而引起破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协调扭转或附加扭转扭转由变形协调产生,扭矩的大小与构件的刚度有关。如与次梁相连的边框架的主梁扭转。对于协调扭转,由于受扭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的非线性性质,扭矩大小与构件受力阶段的刚度比有关,不是定值,需要考虑内力重分布进行扭矩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1.3抗扭钢筋的形式抗弯—受拉区纵筋抗剪—箍筋或箍筋+弯筋抗扭—箍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的纵筋,箍筋与纵筋的比例要适当。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1.4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1.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素混凝土纯扭构件先在某长边中点开裂形成一螺旋形裂缝,一裂即坏三边受拉,一边受压Tmax裂缝1122T(T)T(T)受压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前钢筋中的应力很小开裂后不立即破坏,裂缝可以不断增加,随着钢筋用量的不同,有不同的破坏形态T(T)T(T)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破坏形态少筋破坏:裂后钢筋应力激增,构件破坏适筋破坏:裂后钢筋应力增加,继续开裂,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超筋破坏:裂后钢筋应力增加,继续开裂,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钢筋未屈服部分超筋破坏:裂后钢筋应力增加,继续开裂,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纵筋或箍筋未屈服设计时应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3.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特点(1)少筋破坏产生条件:箍筋和纵筋或者其中之一配置过少。破坏特点:破坏特征与素混凝土构件相近,因而抗扭承载力与素混凝土构件相近,破坏扭矩基本上与开裂扭矩相等。破坏是脆性的,没有任何预兆,在工程中应予以避免。(2)适筋破坏产生条件:构件中的箍筋和纵筋配置适当。破坏特点:破坏前构件上陆续出现多条与杆件轴线呈α角度的螺旋裂缝,与其中一条裂缝相交的箍筋和纵筋达到屈服,该条裂缝不断加宽,直到最后形成三面开裂一边受压的空间扭曲破坏面。整个破坏过程具有一定的延性和较明显的预兆。因此,受扭构件尽可能设计成这种具有适筋破坏特征的构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3)部分超配筋产生条件:构件中配置的箍筋或纵筋的数量过多。破坏特点:构件破坏前,只有数量相对较少的那部分钢筋受拉屈服,而另一部分钢筋直到受压边混凝土被压碎时仍未屈服。由于构件破坏时有部分钢筋屈服,破坏特征并非完全脆性,故可在工程中采用。(4)完全超配筋产生条件:箍筋和纵筋都配置过多。破坏特点:两者都还未能达到屈服前,构件上出现很多间距较密的螺旋形裂缝,构件裂缝间混凝土被局部压碎而导致突然破坏。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而且抗扭钢筋未充分利用。工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1.5受扭构件分类纯扭剪扭土木工程中少见弯扭弯剪扭:土木工程中常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2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2.1纯扭构件开裂扭矩计算1.理想弹塑性材料纯扭构件承载力bhmaxbhftftftftd2d1F2F2F1F1bhb/2b/2弹性材料理想弹塑性材料若混凝土为弹性材料时,当最大扭剪应力或最大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ft时,构件即开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则其计算公式为:hbfTtcr2若混凝土为塑性材料,则按塑性理论,截面上某一点达到极限强度时并不立即破坏,截面上各点的应力均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后,截面才会开裂。则其计算公式为:tttcrWfbhbfT)3(62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达到开裂极限状态时截面的应力分布介于弹性和理想弹塑性之间,因此开裂扭矩也是介于前两个公式计算值之间之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素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d2d1F2F2F1F1bhb/2b/2理想弹塑性材料tttcrfWfbhbT)3(62混凝土材料并非理想弹塑性材料,故可取ttcrfWT7.0按塑性应力分布计算,并引入修正降低系数以考虑应力非完全塑性分布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偏于安全起见,取0.7。于是,素混凝土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2.2按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的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hq=TtetebAcorTF4+F4=Ast4fyF3+F3=Ast3fyF2+F2=Ast2fyF1+F1=Ast1fysT箍筋纵筋裂缝ABCDNdBDF2dqF1qhcorACsNsvthcorctg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1.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理论的基本假定:(1)混凝土只承受压力,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外壳组成桁架的斜压杆,其倾角为a;(2)纵筋和箍筋只承受拉力,分别为桁架的弦杆和腹杆;(3)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及钢筋的销栓作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由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推导后,得出公式为:corstyvuAsAfT12式中:s–––箍筋间距;Ast1–––抗扭箍筋单肢截面面积;Acor–––截面核心部分面积,Acor=bcor×hcor;–––抗扭纵筋与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AcorAcor=bcorhcor——截面核心部分面积bcor、hcor:分别按箍筋内侧计算的截面核心混凝土部分的短边和长边尺寸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由于受扭钢筋由箍筋和受扭纵筋两部分钢筋组成,其受扭性能及其极限承载力不仅与配筋量有关,还与两部分钢筋的配筋强度比有关。如果一种钢筋过多,另一种钢筋过少,前一种钢筋就可能不屈服,而出现部分超配件的情况。故设计中用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来控制,防治出现部分超配筋的情况。配筋强度比cor1styvstyuAfsAfl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3.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规范公式)(1)、矩形截面Tu=Tc+Ts,Tc表示混凝土的抗扭作用,Ts表示箍筋和纵筋的抗扭作用。式中:s–––箍筋间距;Ast1–––抗扭箍筋单肢截面面积;Acor–––截面核心部分面积,Acor=bcor×hcor;–––抗扭纵筋与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sAAfWfTcor1styvtt2.135.0cor1styvstyuAfsAfl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式中:Astl–––全部抗扭纵筋截面面积;ucor–––截面核心部分周长,ucor=2(bcor+hcor)。为了保证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都能充分被利用,要求:设计时,可先按式(6-6)假定一个值,然后由式(6-4)求Ast1,再由式(6-5)求Astl。当1.7时,取=1.7,常用值的区间为1.0~1.30.61.7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箱形截面箱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扭为:coryvst1ttu2.10.35=TAsfAWfh)]2(3[6)2()3(622whwwhhhhttbhtbbhbW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式中:–––箱形截面壁厚系数,当1.0时,取1.0;tw–––箱形截面壁厚,其值不应小于bh/7。bw——箱形截面的宽度hhh值仍按前面公式计算,且应0.6≤≤1.7符合的要求,当1.7时,取=1.7。hwh5.2bt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3)、T形、I形截面将截面分成几个矩形截面进行配筋计算,划分原则:先满足腹板截面的完整性,在划分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的面积,如下图示:T形、I形截面的矩形划分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各矩形截面所承担扭矩设计值的确定:腹板:受压翼缘:受拉翼缘:矩形截面所承担的扭矩,按其受扭抵抗矩与截面总受扭抵抗矩的比值进行分配。TWWTttwwTWWTttwf''TWWTttff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2hfftfbbhW)3(62hhtwbhbW)(2'2''bbhWfftf截面的总受扭塑性抵抗矩为:tftftwt'T形、I形截面的腹板、受拉、受压部分的矩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计算公式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T形截面或I形截面----配筋构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3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扭矩使纵筋产生拉应力,与受弯时钢筋拉应力叠加,使钢筋拉应力增大,从而会使受弯承载力降低。而扭矩和剪力产生的剪应力总会在构件的一个侧面上叠加,因此承载力总是小于剪力和扭矩单独作用的承载力。7.3.1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TVTM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1.矩形截面构件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与外部荷载条件和构件内在因素有关:A、外部荷载条件:扭弯比和扭剪比B、构件内在因素:截面尺寸、配筋、材料强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2.弯型破坏VMTV不起控制作用,且T/M较小,配筋适量时斜裂缝首先在弯曲受拉的底部开裂,再发展破坏时,底部受拉纵筋已屈服TM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3.扭型破坏V不起控制作用,T/M较大,且As’As时由M引起的As’的压力不足以抵消T引起的As’中的拉力由于As’As,As’先受拉屈服,之后构件破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4.剪扭型破坏M不起控制作用V、T的共同工作使得一侧混凝土剪应力增大,一侧混凝土应力减小剪应力大的一侧先受拉开裂,最后破坏,T很小时,仅发生剪切破坏TV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5.矩形截面构件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形态:破坏形态外部荷载条件配筋特征(1)弯型破坏底面、两侧面混凝土开裂,底部钢筋先屈服,顶面混凝土后压碎剪力较小,扭弯比小底部纵筋多于顶部纵筋(2)扭型破坏顶面、两侧面混凝土开裂,顶部钢筋受扭屈服,底部混凝土后压碎剪力较小,扭弯比大,扭剪比大顶部纵筋较少(3)扭剪型破坏长边一侧混凝土开裂,该侧抗扭钢筋、抗扭、抗剪箍筋屈服,另一长边混凝土后压碎剪力、扭矩较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7.3.2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剪扭相关性V引起的剪应力T引起的剪应力scuVVVscuTTT只考虑Vc、Tc的相关性,不考虑Vs、Ts的相关性得出公式后再用试验验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V引起的剪应力T引起的剪应力扭剪构件混凝土对抗扭承载力的贡献0ccTT0ccVV纯扭构件混凝土对抗扭承载力的贡献扭剪构件混凝土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纯剪构件混凝土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页目录上一章帮助下一章第7章t0ccTT0ccVV1.51.00.50.51.01.5扭剪构件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时,0.15.0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