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课程标准】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学习要求】1.说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第一个发展高潮•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1).国际因素: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国内因素:•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必要性•《共同纲领》②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③1956年初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56年初,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六年来,中国知识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0%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积极拥护或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拥护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在会主义劳动者。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内涵: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①这一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和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了国外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2)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3)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4)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5)意义:4、成就类别作品名称文学创作电影戏剧艺术精品《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雷锋之歌》《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5、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⑴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⑵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⑶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二)、文革时期的文艺――凋零1、“文化大革命”爆发2、“文革”期间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⑴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⑵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⑶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八亿人八个样板戏”。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1)爆发的根本原因:(2)导火线:1965年《文汇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政治色彩变浓,批判范围扩大。“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以文艺界为切入口。(3)“文革”在文艺界开始的标志:1966年2月的上海“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鼓噪“文艺黑线专政论”。(三)三中全会后――第二个发展高峰1、“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1)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中共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2、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的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意义:概括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工作的繁荣。4、文体艺术繁荣的表现⑴文化艺术再现勃勃生机名称类型鲁迅文学奖优秀文艺创作茅盾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电影荣誉奖金鹰奖飞天奖电视艺术大奖⑵体育成就举世瞩目•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五连冠”;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奥运会第一金;•1992年和1996年,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中国均夺得了16枚金牌,居金牌榜第四位;•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四)、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百花凋零万马齐喑万紫千红欣欣向荣贯彻破坏重新确定“二为”“双百方针”小结年份1949文革时期建国初期新时期1、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小结⑵主要原因:A、前者是建国初,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再加上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B、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工作的繁荣。2、新中国文学艺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⑴政治上: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如“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等,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事业的发展;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为这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⑵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⑶广大文学艺术、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阅读下列材料: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我国在什么领域实行的什么方针?它是哪一年由谁在上面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实行的“双百”方针,它是在1956年由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事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请回答:(2)材料中反映的方针必须在怎样的范围内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1.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是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B2.对党的“双百”方针的正确理解是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其主要形式C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AC3.“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方针B坚持正义的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C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D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百花齐放”是指艺术问题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请思考这段话反映了党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基本方针?“三红一创,山青保林”话剧茶馆剧照郭沫若《蔡文姬》剧照范文澜和郭沫若和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从什么开始”这一学术问题,他们有各自的主张,并就各自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vs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美学热。这股浪潮也冲进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先后邀请我国三大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到校讲学。他们各抒己见、彼此辩论,在其他多个学术领域学者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争鸣,气氛十分热烈……马寅初与《新人口论》书影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年份我国人口数(亿)19535.519566.0119596.619799.7◆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服毒致死;老舍:1966.8.24不堪凌辱跳北京太平湖自杀◆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翦伯赞:历史学家,1968.12.18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京剧《海港》剧照京剧《沙家浜》剧照《龙江颂》:丰收凯歌芭蕾舞剧《白毛女》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京剧《红灯记》京剧《智取威虎山》“八亿人民八个戏”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1982年设立,被视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先后共有二十二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百花奖金鸡奖金鹰奖梅花奖课标2.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要求】2.知道建国初期的扫盲教育和高等教育、“文革”对教育事业的破坏、1977年恢复高考;从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曲折历程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建国初期的教育1、背景:①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②新政权刚建立并不稳固,要彻底改造旧中国教育的双半性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具体措施及作用:(1)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法律保障:(3)制定人民教育方针。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3、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1954年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作用: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