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技术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科学的含义●本意:是知识和学问。中国初译为“格致”。●《辞海》:“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科学:1.科学是生产知识的活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其核心是规律。3.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知识积累生产的必然。4.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态度和方法。5.科学是一项事业(产业)。英文中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n,本意为知识、学问。在中国,科学一词是外来词,以前译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明末清初,来华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的《格致草》、汤若望的《坤舆格致》等书的名称就使用了「格致」一词。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使用“科学”一词。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并存的局面,新文化运动时又称为「赛先生」(science)。在中华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客观性。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这就是检验科学的基本原则。凡符合这三性的就是真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实践性。(二)科学的特征●理论性。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理论、概念或原理、学说。●发展性。它的发展变化没有止境。(一)技术的含义●技术的原意是指个人所掌握的技巧、手艺等技能或本领。●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为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它有5个要点(1)技术有目的性;(2)技术的实现要通过广泛的协作来完成;(3)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是硬件;(4)技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是“规则”,是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也就是软件;(5)与科学一样,技术也是成套的知识系统。●技术是人类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转换或加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实际问题,其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实用和带来何种经济效益。(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二)两者的联系(三)两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对象●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需要促进科学的发展。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以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技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科学技术一体化是科学技术日趋融合,密不可分的新现象。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性质●目标●扩散形式●研究领域第二节科学研究一、科学研究的概念二、科学研究的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开发研究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第一章科学技术观基础研究:以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基础研究工作基本上在学科前沿,并在实验室进行。不着眼于当前应用,也没有特定商业目的。应用研究: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基础所进行的定向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有时间限制,成果有实用价值,并具有一定保密性。开发研究: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为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目标明确,计划性、保密性强。开发研究是科技转化的主要环节。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第一章科学技术观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认识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回顾百年,我们发现20世纪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就是:1、两大理论的提出:2、五大模型的建立:3、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五项尖端技术:●量子论●相对论●粒子物理夸克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存贮程序-逻辑推演模型●板块构造模型●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基因重组技术(一)科学技术知识量的加速增长。(二)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三)科学技术事业投入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四)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五)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五次革命。1945-1955,原子能利用为标志,人类利用核能。1955-1965,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人类摆脱地球引起向外层空间进军。1965-1975,1973重组DNA实验成功,人类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75-1985,微机大量生产和使用,人类扩大了人脑能力。1985-1995,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人类进入信息革命。今后,纳米技术将引起新的产业革命。基本特点和趋势:第四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科学技术的双重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几种流行的反科学技术思潮第一章科学技术观●科技带来人类生产力革命●科技作为生产力主导因素的作用日益体现世界第一次生产力发展高潮,堪称中国古代的辉煌时代。世界第二次生产力发展高潮--产业革命。世界第三次生产力发展高潮--化工技术革命。世界第四次生产力发展高潮--电力技术革命。世界当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信息产业革命。①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者,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②科学技术可以革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③科学技术使人类的劳动对象范围扩大。④科技使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得以优化,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世界第五次生产力发展高峰--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1、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4、现代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5、现代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2、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1)更新生活方式与内容。(2)改革生育方式。(3)改进对疾病的治疗方式。(4)改变医疗检查方式。(5)改变死亡方式。3、高科技及其产业带带动了经济的发展。1、环境公害问题2、生态失衡问题3、资源危机问题4、伦理道德问题5、个体发展问题6、高新技术危害问题7、复杂技术脆弱性问题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1、海德格尔从哲学角度,把现代科技看作是人的对立物,是“最高的危险”,主张“克服”现代技术。2、马尔库塞对“病患社会”的批判。他从社会学角度批判现代科学技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一种新的控制方式,这样的后果是使西方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病患社会”,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3、美国哲学家把当代称作神学时代,从文化角度批判科学技术。认为十七、十八世纪自然科学取代了宗教思想成了文化中心,但科学不应该享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应该用哲学文化取代神学文化(科学文化)。4、我国的反科学主义思潮。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