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究世界的本质1高考导航本课考点复习重点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概念2.自然界的物质性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物质的概念哲学的运动概念4.运动和物质的关系5.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6.规律的概念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点内容解读1.世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___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物质的概念规律(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②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______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____________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物质世界物质人口因素物质性(3)结论。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_______。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__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物质性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深化拓展1.什么是物质2.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3.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例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②说法错误,故不选。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观点,故④不选。【答案】A【点拨】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6)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考点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___和________。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_______和存在______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_______。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变化过程属性方式承担者深化拓展正确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3)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解析】本题是哲理判断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试题材料并与相关哲理相对应。材料强调的是运动的无条件性、绝对性,而B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故B与题干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C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强调的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选。故选A。【答案】A【点拨】要注意区分以下三对关系:运动与发展;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考点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静止的含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_________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_______的运动。2.运动的性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________的、永恒的和________的。性质参照系特殊无条件绝对3.静止的性质静止是________的、暂时的和________。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_______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条件相对的不变论相对主义诡辩论深化拓展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的区分类别基本观点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形而上学运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例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由“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可知毛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其根则长达几千米,钻出地面后又迅速生长”表明毛竹又是运动的,A正确。B表述错误;C、D与题干指向不符,应排除。故选A。【答案】A【点拨】正确认识运动和静止。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并不是绝对的“不动”,而是相对的“不动”。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例2【解析】“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属于辩证法的观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故选A。【答案】A【点拨】许多学生因不能区分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而选错,如果把握这三者的基本观点,也就不难区分了。辩证法主张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形而上学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考点4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的、必然的、______的联系。本质稳定深化拓展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1)事物固有的联系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2)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规律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能够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无法直接感知。如种瓜得瓜是现象,背后隐藏的遗传才是规律。(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偶然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4)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2.理解规律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种关系(1)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它不等同于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规律和规律的现象。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深刻的本质联系,需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提示;规律的现象是浮于事物表面的联系,是多变易逝的,凭感官能直接感知。规律由现象来表现,现象背后总会有规律存在。(3)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规律是必然联系,体现着一种“必定如此”的趋势。而那些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出现可不出现的偶然联系不是规律。(4)规律和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并非所有联系都是规律,只有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例【解析】由题干可知,农民种地、樵夫伐木都要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即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故D正确,A、C与题干无关,B表述错误,规律不可以被改造。【答案】D【点拨】有人认为,规律是永恒存在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规律也是变化发展的。考点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______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_____,也不能被_______。2.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________、人类社会和人的_________,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意志创造消灭自然界思维3.方法论意义(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______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______。(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_____________,造福于_______。遵循惩罚客观世界人类深化拓展1.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2)联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③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正确认识错误倾向启发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在学习中,凡是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无视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凭规律摆布”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例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