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三讲后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参考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资料,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限,如果作业册空间不够可以另附空白纸。讨论题:要求:先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要选择医学?为什么又要“弃医从文”?(40分)参考资料一: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1881年,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参考资料二: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2.先复习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再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人生派和艺术派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郭沫若创作《女神》的“文化语境”?(30分)参考资料一: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成员还有冰心、朱自清、庐隐、王鲁彦等。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等,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因主张文学表现人生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其创作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特色。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叶圣陶的作品最具代表性。《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的特长。在他的小说中,教育界的生活占有重要比重,因此,他的小说又被称为“教育小说”,而《潘先生在难中》则是作者的“教育小说”在经历了偏重于批评教育方法之后,发展到偏重于通过教育问题来揭示社会问题的结果。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看,叶绍钧小说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对于灰色人生的描写,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在难中》中的主人公“潘先生”。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在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这篇小说则体现了作者冷静、客观的态度尽量让事实说话,用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总之,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不在《潘先生在难中》都要以找到,而且得到了最为集中和最为充分的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其代表作。参考资料二: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主要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主要刊物有1922年创办的《创造季刊》和以后陆续创办的《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以及《创造月报》等,因主张把文学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形式,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而被称为“为艺术派”,其创作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是创造社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两种主要形式。“自叙小说”又称“身边小说”,是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以作家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为题材,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等;“寄托小说”的特点是主要以古代或外国的人与事为题材,但其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古代的历史或外国的生活,而是借此来抒发作家自己的主观情怀,其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采石矶》、郭沫若的《牧羊哀话》等。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郁达夫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完成于1921年5月的《沉沦》是郁达夫小说的代表作,体现出郁达夫小说在显著的自叙传性质、浓郁的抒情格调、感伤的浪漫主义倾向等方面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沉沦》的主人公“我”有着作家自己的浓重投影,是一位患有严重忧郁症的留日学生,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长兄在官场上也很不得意,自己在学校又屡屡受挫,退学后便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终日郁郁寡欢,从小养成了孤独感伤的性格。到日本后,陌生的环境和民族的歧视,使他的性格更加畸形,不仅仇视日本同学,而且与仅有的几位中国同学也疏远了,于是便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避难所,在爱情小说里沉醉,然而,青春期所燃起的爱情之火,却烧得他无处可藏,他越是孤独,越是渴望爱情;可越是渴望爱情,就越是无法获得爱情,终于在肉欲的诱惑下,发展到窥浴、偷听、寻妓而不能自拔的地步,陷入了梦魇般的泥潭中,最后赴海自尽。参考资料三: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读小学时的“撕榜风波”,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的改良主义者的政论文章,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期间,他亲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既给他带来了失望和苦闷,也激发起他不屈的反抗精神。1914年,郭沫若赴日留学。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并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1916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开始了他最初的白话新诗创作,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找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1921年6月,差不多已经疯狂了的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3.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茅盾的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是否存在着矛盾?(30分)参考资料一: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茅盾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在新文学初期,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位业余的文学家;在30年代和40年代,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50年代以后,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茅盾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许多留学海外的作家不同,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经朋友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同时,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3月,他又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便同时活跃在文学和革命这两个领域,一面参加新文学的建设,一面从事革命工作。从1922年到1927年,茅盾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