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思想专题王瑜2012062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专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王瑜E-mail:wangyu1891@139.com目录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意义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教育思想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学法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意义1.增长知识,开阔眼界;2.提升思想,掌握规律;3.改进方法,增强能力;4.提高素养,促进成长。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国家主义”学前教育思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婚配和育儿都由国家负责,这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家庭的社会。学前教育的学制柏拉图把儿童从0—7岁作为学前教育期。0—3岁婴儿交给国家特设的养育院,由乳母养育,这时主要对幼儿用摇蓝曲、儿歌施以教育影响。3—6岁的儿童要集中到神庙附设的儿童场院,由保姆监护。6岁以后男女就要分开教育。重视音乐和体育。“体育是为了锻炼身体。音乐是为了陶冶心灵”(身心全面发展)重视习惯培养。“我所谓教育就是指对儿童适当的习惯所给予善端的培养”儿童模仿性强。儿童只应模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些合宜的东西,比如勇敢、虔城和自由的人物。认为儿童从模仿里就会弄假成真,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或第二天性,并且会在他们的身体、语言和思想上表现出来。重视儿童游戏。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游戏应遵循一种不得变更的模式,因为他心中完善的理念世界是永恒的、不变的,所以他就要求社会制度也应是永恒的、不变的。重视给儿童讲故事。认为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而且他还提出对故事材料一定要精选,尤其是童话材料。“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北齐文学家,建业(今南京市)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出身士族高门,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他以儒家学说为立身治家之道,根据自己几十年为官、求学、处世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注重早期教育。“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威严而有慈。“笞怒废于家,则坚子之过立见。”均爱而不偏袒。“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德艺周厚”,重视实用。强调除学习“五经”外,还应兼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儿童必须“与善人居”、“慎交游”、“交益友”。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教育思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1762年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论教育》,激烈反对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提出了反封建的自然教育理论。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论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教育三个方面的来源:即自然、周围的人们和外界的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儿童观:“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教育方法:教育要“归于自然”,应该是自然的、自由的和自主的;强调“儿童中心”,在活动中学习。他认为,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自然后果法”。他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教育思想弗里德里奇·福禄倍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的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创办的幼儿园和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对后世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教育原则,对二十世纪初的新教育思想也有直接的影响。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论教育的原则“发展”原则。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无限地发展着。人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人具有天赋的力量,对儿童进行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这种内在的力量得到发展。适应自然的原则。一是,为了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二是,教育要追随儿童的天性。“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的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养护和教育人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实。”福禄贝尔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应从儿童早期(出生—入学)开始认为儿童未来生命之树的胚芽,若在这时受到损害,将来要克服极大的困难才能使其成长。2.重视“活动”强调对幼儿好动的天性,不应横加干涉和束缚,儿童的各种活动不是对教师指令的消极反应,而它能激发幼儿内发的、自动的自我活动。教师应通过活动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3.“游戏”是儿童教育的基础活动福氏指出:游戏是人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自动性、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成人应允许儿童自由地、尽情地游戏,又必须注意观察和指导他们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增进幼儿的体力、智力,幼儿还会在与同伴共同游戏中发展语言、培养公民意识和意志品质,对儿童进行德育。4.儿童必须接触自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福氏认为,为发展儿童创造性,还要进行各种劳动作业及照料植物的初步服务。他主张建立儿童小园地,内有依照一定计划播种和栽植的集体小苗床,也有儿童随意栽种的个人小苗床。“恩物”(Gifts)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它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可使用。取名“恩物”,意味着“这是上帝赠给心爱的儿童的礼物。”恩物通常有六种:第一种,是六只柔软的彩色小球。福禄倍尔认为,它们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和数目;成人甩动小球或用它与孩子做游戏,还可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如前、后,上、下,左、右,以及肯定和否定——有、没有——的观念。第二种,是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使用这样三种材料进行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认识几种几何形体。第三种,是由八个同样大小的小立方体组成的一个大立方体。第四、五、六种恩物:都是一个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大小和数目不等的小立方体、长方体、长方板以及小的三角形板。这后四种“恩物”向幼儿显示了更多样的几何形体,还有助于幼儿认识部分和整体,认识这二者的关系。福禄贝尔全套教具幼儿园的游戏与作业游戏与作业:是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体系的主要教育手段。游戏,他认为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的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他曾由衷地赞叹全神贯注地进行游戏、沉醉于游戏之中的儿童,认为那是生活之中的一种十分美好的景象。因此,他主张让幼儿的生活中充满愉快的游戏。他激情地呼吁:“母亲呵,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呵,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他曾要求每个市镇都应为儿童设立公共游戏场,使儿童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得到发展。作业: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确定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作业的种类:有绘画、纸工(编纸、折纸、剪纸)、用小木棒或小环拼图、串联小珠、刺绣等,还利用“恩物”开展一系列的作业活动。作业的方法:福禄倍尔要求从简到繁,循序进行。重视语言发展:无论在游戏或作业的过程中,都可以结合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发展幼儿的语言。要求成年人经常与幼儿谈话,并不断增加新的谈话内容,认为这最有益于幼儿学会说话,并扩大其认识的范围、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重视劳动教育。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规定的作业中,还包括一些劳动活动,如初步的自我服务,照料植物等等。他号召成年人:“让我们为我们的孩子而生活吧!”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1870一1952),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年,作为一名医生,她关注于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他们设计出一套训练的方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她将进一步完善了的方案运用于正常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信念和幼儿教育方法。1909年《蒙台梭利方法》一书的出版,使其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各国幼教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第一个阶段是0--3岁,这时儿童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第二阶段是3--6岁,儿童的这种强大的吸收力开始变得有意识、有目的。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感觉发展敏感期:0--5岁;语言发展敏感期:出生后3个月之后;语言发展的颠峰期是在1.5--3岁,而敏感期则延续到5岁左右;秩序敏感期:1--4岁;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1--4岁;群性发展敏感期:2.5--5岁。蒙台梭利指出了多种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并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3.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蒙台梭利把从0--6岁划分为人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进而又将这第一个时期划分为0--3岁的“幼年前期”和3--6岁的“幼年后期”。4.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说一个完整的活动经过四个步骤:产生兴趣——进行操作——产生专注——完成活动。“工作”从产生兴趣——完成活动,而“游戏”只要走完过程的二个步骤即产生兴趣——进行操作即可。“工作”重点在促进孩子发展兼愉悦孩子的身心;“游戏”的重点在愉悦兼发展;“工作”是有准备、有导师指导的活动,“游戏”是有或无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孩子的发展不是主要通过以愉悦身心这样的“游戏”活动来完成的,而它的手段是“工作”。所以蒙台梭利所谓的“活动”不是福禄培尔所推崇的“游戏”。她认为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欢的活动,也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的教育目的蒙台梭利教育目的包括两种:一是,直接目的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她主张孩子应在有准备、有引导的条件下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二是,间接目的通过正常孩子的培养来培养新人类,以此达到和平、理想的社会,让战争从根本消失。蒙台梭利教育的领域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语言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表现等。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第一,有准备的环境。主要要求:秩序与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第二,教师——“导师”。主要角色: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第三,教具——工作材料。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其中,以其感官训练教具最具特色。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具有如下特点:①刺激的孤立性;②操作的顺序性;③工作的趣味性;④教育的自动性。感官训练教具教具1教具2蒙氏教具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⒈孤立的感官训练;⒉对创造力的忽视;⒊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⒋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原因分析:第一,自身矛盾。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至于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第二,外部矛盾。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教育,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原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长期从事师范教育与儿童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幼儿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留下近400万字的著作。代表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均写于192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