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预习讲义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第一节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考点: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其经济学含义;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几种基本情况及其图形表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中的作用;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某一工资率水平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上,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原因是市场工资率的提高会同时给劳动者带来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2.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闲暇的机会成本,因此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当工资率上升时,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二)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比较常见)2.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反映市场工资率的变动对于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完全没有影响的情况3.水平形状的曲线至少可以反映如下两种情况①可以反映欠发达国家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形;②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单个劳动力需求者即单个企业所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情况,它表明,企业只要能够支付市场“通行工资率”,便可雇用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低于此工资率,便一个人也雇不到。(三)劳动力供给弹性2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随着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计算公式: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1)当工时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1,劳动经济学称之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富有弹性;(2)当工时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时,劳动力供给弹性1,这种情形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缺乏弹性。(3)当工时变动百分比等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时,则称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单位弹性,数值为1。(4)在某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可能不会带来劳动工时的任何变动,这种情形可认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为零,即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弹性(垂直曲线)。(5)如果在某工资率下劳动需求者可获得任意数量的劳动力,那么此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可被视为无穷大,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无限弹性(水平曲线)。【例题1·单选题】(2006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增加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A.非劳动收入B.劳动收入C.市场工资率D.失业率[答案]A【例题2·多选题】(2006年)关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的变动规律B.它解释的是劳动力供给意愿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的变动规律C.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D.它反映了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随工资率的变动而变化的规律E.它表明工资率上升未必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答案]CDE【例题3·单选题】(2007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A.非劳动收入的增加B.非劳动收入的减少C.市场工资率的上升D.市场工资率的下降[答案]A【例题·4单选题】(2008年)如果某市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l0%,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0元,现在一定是上升到了()。A.24元B.25元C.30元D.35元[答案]A【例题5·多选题】(2006年)关于工资率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的陈述,正确的是()。A.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B.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C.工资率上升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D.工资率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E.工资率上升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也可能导致其减少[答案]BE【例题6·多选题】(2008年)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表明,()。A.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量必然增加B.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量必然下降C.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劳动力供给量必然增加D.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劳动力供给量必然下降E.工资率的变化未必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答案]A二、家庭生产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的周期理论考点:家庭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时期可能出现的两种与劳动力供给有关的现象;个人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特点及其原因。(一)家庭生产理论1.家庭生产理论实际上是把劳动者放在家庭背景下去分析他们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的一种方法。它倾向于将夫妻双方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看成是一种联合决策,而不是彼此独立的两种决策。2.家庭生产理论将家务劳动也看成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可以利用的时间总和可以被花费在三个方面:即除了工作和闲暇外,还可以把时间用在家务劳动上。33.通过家务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家庭产品既可以采取时间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花费较多时间而使用较少半成品或利用较少的辅助设备)来生产,也可用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花费较少时间而大量使用半成品或利用辅助设备)。4.一个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就要做出这样一种决定,即如何在市场工作、家庭物品的生产以及闲暇之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原则采取比较优势的原理,即每位家庭成员都应当选择他们个人的相对效率最高的那种时间利用方式。(二)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与生命周期1.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时期,可能会对家庭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并行的效应:(1)附加的工人效应: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比如丈夫)失去工作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比如妻子)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2)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在衰退时期,一些失业工人对于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从而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这两种效应对官方的失业率统计数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衰退时期,官方的失业率数字往往会低估,在经济恢复时期,往往又会高估。2.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一个基本原则是,当一个人得到工资报酬的能力高于家庭生产率时,倾向于从事更多的市场工作,相反,当获得工资报酬的能力比较低时,他们将从事家庭生产。一个人的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活动往往发生在早年或晚年,在这些年龄段中,时间的机会成本较低或时间相对较为便宜。【例题1·单选题】(2008年)附加的工人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的存在表明了()。A.劳动力供给是有生命周期性的B.劳动力需求是有生命周期性的C.劳动力供给是有经济周期性的D.劳动力需求是有经济周期性的[答案]C【例题2·多选题】家庭生产理论认为()。A.一个家庭可以将其所有可利用的时间用于工作和闲暇两个方面B.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生产性劳动C.家庭在确定每个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时,会依据比较优势原理来进行决策D.家庭产品的生产方式既可以是时间密集型的,也可以是资本密集型的E.社会化过程或风俗习惯是导致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生产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答案]BCE第二节劳动力需求一、短期劳动力需求考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劳动力边际产量曲线与劳动力总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及其形状;竞争性企业中的劳动力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决定;竞争性企业的雇用原则(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MPL):在经济学中,指新增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它同时也是最古老、最著名的经济思想之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思想:如果把一种生产要素逐渐越来越多地增加到数量固定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上去,那么不断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下降,甚至会变为零。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求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他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的规律。(二)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1.劳动力边际收益(MRPL):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益。与MPL的联系是: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即前者是后者的货币转化形式。MRPL=MPL×P(P为单位产品价格)42.不论工资率如何,利润最大化的雇用水平都是由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上MRPL=W的那一点所决定的。(1)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2)工资率与企业愿意雇用的人数,即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应是下倾的,即斜率为负,这就是说,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例题·单选题】(2006年)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A.将劳动力视为可变要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不变要素B.将劳动力视为不变要素,将资本(或土地)视为可变要素C.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可变要素D.将劳动力和资本(或土地)均视为不变要素[答案]A二、长期劳动力需求考点:长期劳动力需求和短期劳动力需求之间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需求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过程及其作用方式。长期劳动力需求和短期劳动力需求之间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分析短期劳动力需求行为时,一般假定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且资本量不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但生产要发展,企业不可能永远不增加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更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1)规模效应:又称产出效应,它是指工资率变动首先直接作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然后再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原理:工资率上升—→成本上升—→缩减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下降(2)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工资率上升时,企业势必会更多地依赖资本来进行生产,而更少地使用劳动力,向“资本密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原理:工资率上升—→增加资本需求,减少劳动力需求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即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因此只能是向右下倾斜的,其斜率为负。(工资率变动方向与劳动力需求方向相反)【例题·多选题】(2007年)在长期中,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是()。A.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B.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C.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D.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E.工资率的上涨总是会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答案]CDE三、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考点: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几种基本弹性类别;在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同的情况下,工资率变化对工资总量变化有何种影响;派生需求定理;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劳动力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其他要素对劳动力替代难易程度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与劳动力派生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派生需求定理在解释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方面的作用;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工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的含义。(一)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η)是指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比。公式为:η=劳动力需求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η的值为负数,但经济学通常重视的是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