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职研究生优势【学院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人大哲学院不仅有全国配备最齐全的学科体系,也有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流动站,全国配备最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优势】1998年,哲学院成为国内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哲学专业博士后人才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院拥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师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新世纪人才10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名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以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青年教师为中坚、老中青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专业方向】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1、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为中国乃至国际的“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具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美学素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实战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高级复合型人才。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既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又有美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既有艺术实现创意的成功案例;同时又有哲学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最高的智慧。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实施课堂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基础理论课程板块·美学理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二类:专业必修课程板块·中国美学·西方美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中西美学与文化比较第三类:选修课程板块·国学的基本构成·哲学与人生·中西美学与文化比较·管理者的修炼·宗教智慧·审美与人生·宗教与佛教文化·宗教文化与艺术表现·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艺术精神第四类:应用学习讲座板块·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如何申报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大型电视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视觉艺术与文化创意·新闻出版经营与发展·艺术鉴赏·广告策划与营销·设计创意与印刷艺术·建筑艺术(古代建筑文化特征、西方现代建筑特征、园林艺术)·会展设计与展览运营第五类: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及精典案例板块·全球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及其应对·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划·城市形象设计与城市文化竞争力·中外文化创意经典案例·影视创意与产业经营·数字影视艺术特征与发展趋势·动漫产业发展及盈利模式·画廊经营与艺术经纪人·网络、电子发展与战略·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区域品牌形象传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招商与运营第六类:研讨、交流、考察、观摩、调研版块·组织学生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学习交流·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调研美学与环境艺术创意策划1、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美学素养、审美自觉,并具有一定思辨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实战能力的高级创意策划设计人才。2、课程设置“环境艺术创意策划”的课程设置超越单纯的技艺与各专业间的孤立划分,将是一种理论和实践跨界限的融合,是以原创性思维渗透到策划与设计的每一个细节、改变现状的一种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体现。以大文化观为指导,以大创意思想贯穿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思辨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其文化力,促进其生产力。课程设置既有环境艺术创意策划的理论及实操课程,又有美学作为环艺创意策划的基础课程,既有艺术实现创意的成功案例;同时又有哲学为环境艺术设计者提供最高的智慧。3、课程板块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根据环境艺术创意策划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实施课堂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第一类:基础理论课程板块第二类:专业必修课程板块·美学理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美学·西方美学·中西美学与文化比较·艺术哲学·西方现代美学·环境艺术概论·创意策划概论第三类:选修课程板块第四类:应用学习讲座板块·设计策略与定位·后现代艺术思潮·艺术策划理论与实践·环境艺术与风水学研究·设计理论及方法实践·西方当代艺术·发现与创造·策划思维与方法、·艺术与创新·当代时尚文化·空间视觉艺术·项目策划与实施·中国乡土建筑艺术·西方现代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及公共设施的和谐·设计文案写作第五类:理论研究及政策板块第六类:经典个案解析版块·环境理论与政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及发展趋势·艺术策划理论与实践·创意设计与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室内景观与艺术设计·环境空间及照明艺术设计·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家具及家居设计·装饰设计·公共环境与艺术设计·城市空间视觉形象·建筑景观综合设计第七类: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版块·到典型单位实地考察管理哲学专业1、课程设施课程类型课程名称专业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安启念)管理哲学专业英语(刘敬鲁)管理哲学专题研究(彭新武)中国哲学专题研究(罗安宪)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张志伟)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王鸿生)中国管理哲学(葛荣晋)西方管理哲学(刘敬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专业必修课东方管理哲学专题(李萍)中国管理哲学原著选读(彭新武)西方管理哲学原著选读(刘敬鲁)管理伦理学(李萍)领导哲学(万俊人,等)人力资源管理(郭海龙)组织文化研究(徐尚昆)现代管理思维与方法(徐尚昆)专业选修课纵横捭阖:《鬼谷子》与《战国策》中的谋略与论辩(彭新武)纵横捭阖:《鬼谷子》与《战国策》中的谋略与论辩(彭新武)知人善任的艺术:从《人物志》到《冰鉴》(彭新武)晋商研究(晁连生)徽商研究(杨晓民)海外华商的创业之路(马国柱)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胡大平)德鲁克的管理哲学研究(裴广一)当代管理前沿社会变革问题研究(安启念)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管理(姜璐)企业战略转型与系统变革(彭剑锋)中国民生问题的“前世今生”(周孝正)“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张兴胜)中国式管理”批判(张羿)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唐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李安)国学与卓越管理1、课程目标结合国学精髓,梳理自身思路,解决管理困惑;为学员创造具有突破性的新思维、新视野和新境界;通过学习,掌握管人、管事以及自我管理的“道”与“术”。2、课程设置第一类:基础理论课程版块第二类:专业必修课程版块·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道家思想及《老子》《庄子》精讲·儒家经典精解·佛教原著选读·现代新儒学专题·儒释道关系专题·《周易》与易学专题·魏晋玄学专题·诸子学专题·古代哲学家个案研究·《礼记》研读·宋明理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思想第三类:选修课程版块第四类:应用学习讲座版块·儒家文化与卓越管理·儒、墨、道、法与卓越管理·大国崛起时代的儒家文化与儒商精神·中庸与无为的领导艺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道家文化与卓越管理·易经与创新管理·东方谋略与卓越管理·法家智慧与和谐管理·孙子兵法与卓越管理·管理学中的博弈论·《鬼谷子》的纵横术·企业用人的“道”与“术”·易经与构建和谐人文环境·法家智慧与和谐管理·商道中的兵法营销·宗教智慧与佛教文化·李鸿章、曾国藩的用人艺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第五类:国学沙龙版块·以孝为先,以德服人·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墨家智慧与全控管理【授课师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国学及经济学、管理学教授、业界资深专家、知名企业总裁等权威授课专家队伍。【学制及学习时间安排】学制两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集中授课定期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每月的第三周或第四周的周六周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证书颁发及学位申请】学员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颁发“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结业证书,学员完成课程所规定的学分,符合条件的(学士学位满三年)可申请哲学硕士学位。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授予“哲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TEL:010—62515519010—82500681【报名及开学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限额60人。2011年9月开学【报名条件】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受教育背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大学本科毕业;(2)大学专科毕业(在工作中业绩突出并经推荐者)。【报名资料提交及注意事项】1、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2、报名所需材料:a.本人最后学历证书的原件和2份复印件(A4);b.本人学位证书的原件和2份复印件(A4);c.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份(A4);d.6张近期(蓝底)一寸证件照片,3张2寸近期(蓝底)证件照片;(注:要求同一版证件照片)e.填写完整的报名申请表;f.有论著者交2份论著复印件,无论著者无需提交;